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才瞭望》2014,(1):73-73
2013年以来,我局以“保民生、促和谐”为抓手,采取多种举措.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积极宣传和认真实施《劳动合同法》,以规范用工管理为重点.继续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全市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有21.7万人.签订率为95%。开展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专项行动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春暖行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0%以上。二是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试点。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推动全省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工作。河南省人社厅决定于2010年3月初至5月底继续在全省开展以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率为目标的“春暖行动”。“春暖行动”以建筑业、采矿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为重点,着力推进小企业劳动合同签订工作。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和规范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勇 《人才瞭望》2007,(2):108-109
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自1949年底初建立至今己逾半个世纪。经不断发展、完善,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随着市场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劳动争议案件的日益增多,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也面临进一步规范、发展的必要。下面,笔者就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基本内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自己的粗浅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劳动关系的变革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必备要素。我国目前正在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期,劳动关系由身份化、行政化走向契约化、法律化,劳资矛盾日益凸显,劳动争议案件急速增长,已经严重危及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此,我们要引入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重塑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开设的面向本专科层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劳动教育课程有助于充分发挥课程导向价值——“以劳育人”。本课程旨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人才瞭望》2004,(6):54-54
人才瞭望编辑部: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好几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在具体处理中,如何认定劳动关系解除的时间?读者:王文王文读者:由于劳动关系与一般的民事关系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的建立、终止,是根据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履行一定的招工、退工手续来确定的。但办理退工手续的前提是劳动关系已经终止,从因果关系来说,先有劳动关系的终止,然后才有办理退工手续,开具退工单的问题。对劳动关系的解除,劳动法根据解除原因的不同,规定了好几种情况,因而确定劳动关系解除的时间应因案而定:1.对协商一致解除以及期限届满,条件成就…  相似文献   

7.
宋香花 《人才瞭望》2008,(6):104-106
一、突出了劳动争议仲裁,避了劳动争议诉讼 出仲裁程序的有利之处,在于可以进一步发挥这一制度的作用,为劳动争议的处理提供快速途径。但是,劳动争议处理是一个完整的程序,从国务院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到《劳动法》,都对劳动争议处理的调解、仲裁、诉讼三个阶段作了相应的规定。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从名称看,  相似文献   

8.
卢旺 《人才开发》2009,(6):26-28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以及人的劳动力三个方面内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效率。一方面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劳动关系.使劳动资源的配置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充分合理地利用劳动资源。劳动经济学三大规律之一就是劳动的合比例性规律。本文拟从劳动经济学角度看北京地区贸易信贷管理现状,并尝试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劳动关系的界定 一般而言,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自然.这不是对劳动关系的法学意义上的精确表述.充其量只是一种概括性陈说而已。学理意义上的(或者说完整意义上的)劳动关系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0.
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推动了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综合发展,它关系着社会生活能否正常、有序地运转,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新形势和新问题的出现,近年来事业单位内的劳动争议也越来越多,构建和谐的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已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笔者对事业单位劳动关系做了简要概括,详细论述了事业单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最后对如何  相似文献   

11.
周航 《人才开发》2006,(5):13-15
所谓会计人力资源,从人力资源载体角度看,是指一定社会区域内在适龄劳动人口和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综合。从人力(包括体力、技能和知识)的角度看, 是指一定社会区域内在适龄劳动人口和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所拥有的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包括已经投入社会财富创造活动的能力)的综合。会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就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行业内的有效性开发、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人的劳动为核心,是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独立人格,积极主动就业;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实现职业发展;激励大学生担当使命,不断修炼自我。而在现实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思想认知不到位、课程体系不完善、价值取向功利化等问题。因此,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高校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进一步结合,才能不断优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融入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实现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仑 《人才瞭望》2013,(10):38-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条、第三条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目的、原则做了明确的阐述: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笔者作为劳动仲裁委员会基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和参与处理了一些劳动争议案件,这些案件大多数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后结案,因此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及原则有了更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分析了了我国当前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人才瞭望》2004,(6):53-53
人才瞭望编辑部:我是一名职业经理人,2001年被一家外国公司中国办事处聘用,双方达成共识,该办事处每月支付我工资30000元,劳动期限为2年。但该办事处说他们没有录用员工的权利,故要求我与一家人才输出公司签定《劳动合同》后,再由人才输出公司派我到办事处工作。2003年6月,办事处无故将我解雇,我想依法维护我的合法权益,请问我的劳动关系该如何确定?读者:王志王志读者:你这种情况是在签定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与实际使用劳动者的用人单位不一致时,劳动合同当事人如何确定的问题。法律将劳动关系确定为签定劳动合同的双方,是为从劳动关系明晰的…  相似文献   

16.
德性是人类的伦理思想,它赋予人类生活以意义。对劳动关系进行德性伦理的规约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共识,但如何有效实现德性伦理对劳动关系的合理规约即实现劳动关系从德性应然向德性实然的过度是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最终意义是实现劳动关系双方关系和谐,推动劳动经济发展,获得幸福,这种终极意义是伦理的而不是经济的,劳动经济增长只有作为必要的基础条件和手段,与至善总目标保持一致,才具有正面的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劳动争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法律关系而形成的争议。就我国而言,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一方或双方是外国人或外国企业或者劳动履行地、劳动合同签订地在国外,则为涉外劳动争议。在处理涉外劳动争议时,既要考虑民商法律的适用,还应当考虑劳动者的权益应受到哪个国家的劳动法保护等问题,而后者往往在处理涉外劳动争议中起着更加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解决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存在的问题的客观要求。当前迫切要求从方方面面入手,建立起和谐劳动关系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深入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全面加快自贸区创新建设,着力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企业和就业人口数量快速上升.与此同时,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叠加影响,劳动争议多发易发,劳动关系协调难度增大,企业和职工对于劳动关系公共服务需求增多.苏州工业园区以深化构建 和谐劳动关系综...  相似文献   

20.
劳动争议是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关于劳动权利、义务的争执.因此,高效公平的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和公开简洁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是广大劳动者所呼吁的.然而我国的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及其处理程序却不容劳动者乐观,特别是劳动者欲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劳动争议时.一般的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直接诉之法院,请求法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对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必须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处理所设置的这样一个仲裁前置程序从<劳动法>颁布以来的众多的事实看,确实存在种种弊端,通过对仲裁前置弊端的分析,重建最利于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合法权益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是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