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中华成语作为切入点,围绕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展开论述,认为:中华成语有着激活传统文化极大的创新空间;艺术地再现成语,可以让传统文化"活"在现实中,可以让一些成语"物化",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真真切切"活"在我们面前。这些都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走进我们生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成语典故是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浓郁的民族色彩。如何对不同语言文化中的成语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是翻译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本文在对汉英成语典故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汉英成语典故的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成语被称为"活化石",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蕴涵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服饰成语兼有历史和文物的双重价值,其源头大多是中国古代历史著作,在这些成语中,汉民族的古代服饰风貌、服饰观、服饰礼仪制度等都有轨迹可寻。对服饰成语的研究是探寻汉民族服饰文化的可靠途径和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4.
语言和文化不可分,而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民族文化的不同制约着成语的产生及意义的不同。本文试图从历史、自然环境、民俗、民族心理、宗教哲学等角度对一些英汉成语的归类分析来探索其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5.
成语是一个民族的语汇珍品,承载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浓缩的历史文化。电视是传播人类文明、宣传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媒体从业人员在节目中不仅要大力宣传传统文化中的成语文化,更要正确使用成语,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成语典故是语言浓缩的精华,是历史的产物,是文化的积淀。希腊罗马文化及圣经文化是西方文化的主要渊源,而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文章将《圣经》与《论语》中的成语典故、希腊罗马神话与三国文化中的成语典故加以比较,映射出英汉成语典故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色彩与差异。  相似文献   

7.
论成语的文化功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成语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创新功能三个方面。成语是汉语言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成语的教育功能不仅表现为成语本身蕴含着教育意义,同时成语也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媒介;成语本身包含着一定的旅游应用价值,在经济文化建设中能发挥一定的创新功能。  相似文献   

8.
由表及里,形具神生──对外汉语成语教学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又是文化教学。融文化知识于语言教学的始终.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共识。本文针对外籍学生在学习独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成语时所遇到的难题,介绍了作者的作法:从成语的字面入手,偏重于字面分析,抓住形式作文章,“说文解字”,由表及里,由形式而内容,步步推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有关汉语成语典籍中发掘森林文化成语并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森林文化成语起源于人们的森林图腾崇拜和物质文化实践诸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历史文化特征和得天独厚的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在古今社会文化交流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利用和传播。  相似文献   

10.
成语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地理、社会观点、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等。因此,在翻译成语的过程中,有必要在分析和比较两种语言中成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最大限度地用译语表达原语成语所体现的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