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2月30日,是穆斯林最重要的节日“宰牲节”的第一天,萨达姆的人生走向了终点。不过,伊拉克并未因此获得和平与安宁,小布什随后推出的新伊拉克政策又给这个国家的前途带来了更多的变数。“后萨达姆时代”对美国究竟意味着什么?小布什的新伊拉克政策到底隐含着怎样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阿拉伯国家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继1952年7月埃及革命成功之后,最突出的事件是1958年7月伊拉克革命胜利.当时我在埃及和叙利亚统一后的大马士革总领馆帮助调研工作,深深感受到这一事件对阿拉伯世界的巨大冲击,它导致了艾森豪威尔主义破产.现将有关情况追述于下,可能有助于对当前伊拉克和中东局势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阿拉伯国家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继1952年7月埃及革命成功之后,最突出的事件是1958年7月伊拉克革命胜利。当时我在埃及和叙利亚统一后的大马士革总领馆帮助调研工作,深深感受到这一事件对阿拉伯世界的巨大冲击,它导致了艾森豪威尔主义破产。现将有关情况追述于下,可能有助于对当前伊拉克和中东局势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15日,70%的伊位克选民投票参与了新议员的选举。“这一年伊拉克举行了3次选举,将选出阿拉伯世界的第一个宪政民主政府。”但是,议会选举部分结果刚刚公布,伊拉克就出现了“选举舞弊”、“选举不公”的指责。正在襁褓中的伊拉克“民主”能否顺利成长为中东“样板”?  相似文献   

5.
美国打击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后,在抛出“邪恶轴心”说的同时,矛头直指伊拉克,表示决心要推翻萨达姆政权,并派副总统切尼到中东游说,寻求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但是,从伊拉克的反对派力量、阿拉伯国家的反应及世界舆论看,美国要对伊拉克动武有相当多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1969年“9·1”革命以来,利比亚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1951年,利比亚获得独立。当时它是一个以农牧为主的落后国家,国贫民穷,教育事业十分落后。在一百七十六万平方公里(面积居非洲第四位)的土地上,没有一所大学;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对伊拉克国际制裁已持续10年。近年来,伊拉克开始调整解禁战略,加大了反制裁的力度,广泛改善与地区国家及俄罗斯、法国等大国关系,加快重返国际社会的步伐,其外交处境明显好转,国际制裁出现某种松动。但鉴于美国“遏伊倒萨”政策不会有根本性改变,其解禁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争爆发至今已三年,但学界对其进行的深入探讨实际才刚刚开始。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战略构想由来已久,并经历了从“遏伊倒萨”到“打伊倒萨”的过程。由于师出无名,这场战争始终存在着合法性危机。美国在不对称性战争中虽赢得了胜利,却最终使伊拉克丧失了和平。  相似文献   

9.
传媒览要     
美国密谋推翻叙利亚政府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12月18日近来,美国由于在伊拉克问题上屡屡受挫,美国“伊拉克研究小组”提出了在伊拉克问题上与伊朗和叙利亚合作的建议,希望叙利亚帮助维护叙伊边境,阻止外国武装分子进入伊拉克。鉴于此,美发出了改善与叙利亚关系的信号,叙美关系也开始回升。没想到,美国一手拿起了加强联系的“橄榄枝”,另一只手又举起了推翻叙利亚政府的“大棒”——美国政府正秘密支持叙利亚反对派,以推翻现任巴沙尔政府。  相似文献   

10.
中东地区历时千年之久的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冲突,日前再度成为举世焦点。2014年6月以来,一个叫做“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英文缩写作ISIS)的伊斯兰逊尼派极端组织突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他们出动武装,在伊拉克与叙利亚边境大打出手,接连以少胜多击败伊拉克政府军,先后攻陷伊拉克的摩苏尔等多座城市,兵锋直指伊拉克首都巴格达。7月初,该组织宣布建立“伊斯兰国”,剧烈变化的伊拉克形势,被世人再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自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来,海湾局势一直动荡不安,风波叠起.1998年1月以来再次发生严重的危机,由美国前海军陆战队上尉里特率领的33人武器核查小组于1月13日前往巴格达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行核查.但伊拉克以里特从事间谍活动及该核查小组被美、英垄断为由,拒绝他们对伊拉克的8个总统府邸进行检查.美英立即表示要不惜使用武力迫使伊拉克无条件开放所有场所,接受核查.1月24日,克林顿总统决定采取“沙漠惊雷”计划,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2月15日,克林顿分别与科威特和巴林领导人通电话,明确表示要对伊拉克动武,声称不管伊拉克“最后时刻”是否作出让步,美国都要对伊动武.为了实施“沙漠惊雷”计划,美国在海湾  相似文献   

12.
夏日的和煦逐渐显露,战争阴影也随之驱散。伊拉克重建取代战事和哄抢成为焦点话题,而另一场“非典”战役却依然处于白热化状态,如临大敌的人类搁置争议,摈弃分歧,共同寻求对抗疾病的方法,国际社会也暂时出现一片祥和。伊拉克明争后的暗斗有破就要有立,美英联军把萨达姆政权赶下台,又将伊拉克炸成一片废墟,势必要负责重建,其实这才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重头戏”。而重建过程中各方斗争的精彩程度丝毫不会亚于战前的“战与不战”之争。政治重建困难重重,伊拉克和整个国际社会都要求由伊拉克人自己掌握国家命运,美国至今在口头上也坚持这种承诺。那么。,萨达姆之后谁能脱颖而出,既能令伊拉克人信服,又能得到美  相似文献   

13.
陈解 《老年人》2003,(5):10-11
美国无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反对,于3月20日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美国打着反恐旗号,表面上是要清除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实际是为着推翻萨达姆政权,并在伊拉克建立亲美政权,进而在中东地区和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全球战略”。一个国家以种种借口对另一个主权国家发动战争,这种藐视国际法准则和粗暴践踏联合国宪章的行为,在国际上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美国的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行径,受到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们的强烈谴责。正在膨胀的美国单边主义单边主义是从霸权主义衍生而来的。冷战时期,美苏称霸,东西对抗。苏联垮台后,冷战结…  相似文献   

14.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成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高职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受到高度重视。如何提炼“和谐”精神,实现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每个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3年3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发动“倒萨”战争。客观地讲,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是典型的“有限战争”。但从政治层面来看,伊拉克战争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爆发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和观察家纷纷撰文,分析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深层原因。由于战争爆发时间不长,相关档案材料尚未解密,人们难以了解布什领导班子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真正原因。幸运的是,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伊拉克出席记者招待会时,伊拉克电视台记者蒙塔兹·扎伊迪将两只鞋扔向布什,成为新闻。布什在其《乔治·沃克·布什自传:抉择时刻》里,回忆了在伊拉克被扔鞋经历时说:“被一位记者扔了鞋,这算是我非同寻常的经历之一。”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选举委员会发言人阿亚尔,于2005年2月13日宣布了伊拉克大选的结果:什叶派政党联盟“伊拉克团结联盟”获得407.5万张选票,约占48% ,位居第一;库尔德政党联盟获得217.5万张选票,居第二位;阿 拉 维 领 导 的 政 党 联 盟 获 得116.8万张选票,居第三位。这么一来,在伊拉克过渡国民议会275个议席的分配上,伊拉克团结联盟将获得132席,库尔德政党联盟占71席,阿拉维的政党联盟占38席。 2005年1月30日举行 的伊拉克大选,是根据2004年3月8日通过的伊拉克临时宪法而安排的。此次选举产生的伊拉克过渡国民议会,将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选举产生新的…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大选之后的经历给伊拉克国内各政治力量留下了深刻教训,他们意识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需要一个有什叶派、逊尼派以及库尔德人代表参加的联合政府。2010年大选产生了一个联合政府,该政府将有机会实现国家统一,并向邻国传递积极的信号,即伊拉克不会对它们产生威胁,同时新政府也将面临巨大挑战。选举产生的政府将承担起领导国家走向主权独立的历史责任,并努力提高伊拉克在该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尤其是在2011年底美军撤出伊拉克之后。2010年12月21日,新内阁获得国民议会投票表决通过,从而开启了多党派联合执政的架构。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大选之后的经历给伊拉克国内各政治力量留下了深刻教训,他们意识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需要一个有什叶派、逊尼派以及库尔德人代表参加的联合政府。2010年大选产生了一个联合政府,该政府将有机会实现国家统一,并向邻国传递积极的信号,即伊拉克不会对它们产生威胁,同时新政府也将面临巨大挑战。选举产生的政府将承担起领导国家走向主权独立的历史责任,并努力提高伊拉克在该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尤其是在2011年底美军撤出伊拉克之后。2010年12月21日,新内阁获得国民议会投票表决通过,从而开启了多党派联合执政的架构。  相似文献   

20.
教育事业是国家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关键,而教师就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石。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要力争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学识、有爱心的新时代“四有好教师”,让党和人民都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