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唐时期杰出诗人白居易以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在文坛独树一帜,诗歌远播古代朝鲜。高丽朝与朝鲜朝文人对白居易的语言风格存在不同评价,高丽朝文人赞赏白居易诗歌通达流畅,朝鲜朝褒贬参半,一些诗家认为白诗艺术价值有限,与朝鲜朝主流诗学推崇的“中正”的艺术风格存在较大差异。这种看法主要受到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学审美价值取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独创性是艺术的生命。研究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也就是研究他的艺术的独创性。英国十八世纪有个诗人爱德华·杨格曾有一句名言:“独创性作家是,而且应当是人们极大的宠儿……他们开拓了文学的疆土,为它的领地添上一个新省区。”因为它“在令人惊奇之余使人赞美”,能用它的想象把我们引向“从这个地区到那个地区,从这种乐趣到那种乐趣;我们没有自己的家,自己的思想,一直到魔术家放下笔来为止”。①  相似文献   

3.
白居易是我国中唐新乐府运动的旗手。他的诗歌,不但体现了“为时”、“为事”而作的思想内容,而且在艺术形式,尤其在语言方面,形成了平易晓畅的新风格,从而雅俗共赏。广为流传。白诗语言风格的代表作《长恨歌》更是绘灸人口的上乘佳品。宣宗李忱吊白居易诗云,“童子  相似文献   

4.
艺术风格是作家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在风格美的创造过程中,人们不仅按照客观艺术对象和作品构成因素的审美特征进行创造,而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创作主体内在的审美个性来塑造。这就形成了风格创造过程中多种美学因素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一个审美关系的系统网络,影响、制约着风格的形成。因此,从艺术  相似文献   

5.
耶律楚材家族中,耶律倍有着强烈的追慕白居易的倾向,耶律楚材诗歌表现出学习白居易雅士情怀的愿望,耶律铸积极追寻白居易的生活态度,他们在诗歌艺术上也有与白诗相似的特征.白居易对这一家族产生了多层次影响.耶律家族的独特地位和他们对白居易的仰慕成为白诗在北方传播的重要源泉,而白居易在辽金的地位又对耶律家族慕白倾向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古今中外,凡是有着自己的风格特色的作家,他的作品,总是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但是,能以自己的独特贡献,在文学的某个或某些领域里,超越前人和同时代人,起着划时代的作用的,却只有极个别的作家。鲁迅就是文学史上这种罕有的伟大作家之一。他在除戏剧之外的文学所有领域里,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者和一代宗师。这里,我们仅就他的小说的独创性问题,作一简略论述。  相似文献   

7.
风格的独创,植根于创作主体的人格和个性,这就是风格的个体生成而言;风格的鉴赏,起源于人物的品藻,这是就风格的历史发生而言。由于这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风格对个体人格的依赖,决定了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因此,当读者进入鉴赏过程,要对作品作总体把握时,就不能不面对作品的艺术风格和作家的人格的关系问题。 历来的理论家和鉴赏家一般都把作品的风格看作作家人格的表现,并且主要用作家的才  相似文献   

8.
苏轼词的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熙载云:“诗品出于人品”(《艺概·诗概》),诗歌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和人品的生动体现。内在的思想形成外在的风格,是作家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的结果。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史上,不是所有的文学家都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也不是一个作家只具有一种风格。苏轼是宋词中独具面目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自从晁补之用“横放杰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引)、陆游用“豪放”(《历代诗余》卷一百一十五引)评苏词以来,后世没有异议。苏轼本人对豪放是怎样理解的?豪放风格形成的基础是什么?又怎样理解苏词风格的多样性?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先后有人在报上提议:学术论文的作者应当象文艺作家一样,要有各人的写作风格。这意见值得重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自然界的许多景象都是因为具有不同外貌和特点,才被人所赏识;如果大家的文章都是一种格调,千篇一律,读者的兴趣自然就降低了。事突上,认真做学问而又经常提笔的人,总有自己的某种风格。“文如其人”。绝对相同的人是没有的,绝对相同的写作风格也是没有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都有独特的鲜明的风格,毛主席的著作同样有独特的鲜明的风格,在这方面他们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0.
上海翻译界对文艺作品风格的翻译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其中风格是什么、风格能不能翻译和如何翻译等问题,都存在分歧意见。这里谈谈我的粗浅看法。文艺作品的风格,应该是指一个作家所有作品中经常重复出现的主要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的总和。每个作家不可能不受到他所生活的时代和民族环境的影响,因而同一时代的作家就具有一定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的共同特征;但又由于作家的世界观、生活经历和文学修养不同,在作品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1.
<正> 李贺诗歌“奇崛冷艳”的艺术风格,在中唐独树一帜,自成高格。李贺诗歌的这种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就此问题作些探讨。一“文如其人”,“风格就是人”。文学作品的风格与作家的创作个性是分不开的。而作家的创作个性又与一定的社会、历史、家庭及个人经历密切  相似文献   

12.
“风格就是整个的人”,这是布封的名句。人们正是从这个“人”字出发来探索风格的“个性”,以为风格的“个性”就是作家的个性,认为风格应该到“人”的“个性”中去寻找,而且似乎只要挖掘出“人的个性”的差异来,也就摸着了风格的脉搏,找到了风格的特征。又由于以为特征就是“独创”,就是作家的“个性”的“与众不同”,于是“独创”就成了“自由个性”的代名词,成为作家追求风格的形成与发展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但首先是一个伟大战士。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他的小说艺术风格的特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人民强烈的爱和对敌人强烈的憎,是鲁迅的人格,也是他的文格,即他的文艺作品总的风格。这在小说创作里,主要体现为“忧愤深广”,凝结成一种沉郁的风格。杜甫曾以“沉郁顿挫”四个字来概括他自己诗歌创作的风格。现代学者中也有人认为:“我国古典文学民族风格的内涵,委实有很大的比重出入于沉郁顿挫之中。”这是由于我们民族屡遭忧患的苦难现实,以及有才能、有抱负的作家却穷愁潦倒,同被压迫人民比较接近的状况所决定的。鲁迅继承了我国古典文学的这一风格,并在新的现实基础和思想基础上有新的发展。用“沉郁”或“沉郁顿挫”虽然概括不了鲁迅的全部风格,但却可以概括他艺术风格中的一个主要特征。沉郁,不是沉闷郁结。沉,是深沉,沉实;郁,是蕴积,含蓄。由于蕴积深厚,发而为文,故深沉有力,“志隐而味深”。鲁迅自评他的《狂人日记》为“忧愤深广”,其实何止这一篇,他的大多数小说都是这样。他为我们民族而忱,为我们的人民而忧,为人民的沉迷不悟而愤,更为中外反动派的残酷统治而愤。这忧愤又何其深沉,深广。他不仅目睹现实,而且远瞩历史。他的作品不限于一人一事,而概括了极  相似文献   

14.
<正> 杰出的大作家,不论他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如何广阔,但必有其最熟悉和最经常表现的一个侧面。他在这方面的艺术表现最能显示出作家的艺术个性和艺术独创性,最能闪射出作家自己的艺术光彩。这就是冈察洛夫等俄国作家所一再强调的属于作家个人独有的艺术“领地”与“省区”。由此而决定,在人物塑造上往往会形成作家特有的形象系列。就拿屠格涅夫来说吧,他对废奴前后的俄国社会生活有广泛深入的了解和表现,但作为他最熟悉的、最经常表现的、成为他介人的艺术“领地”和“省区”的,则是十九世纪中后期俄国知识分子的生活,他塑造了从罗亭到巴札洛夫等一系列的俄国知识分子形象,通过这个形象系列,十分深刻地反映了从贵族革命家到平民革命者的思想演化过程。因  相似文献   

15.
文学艺术风格的形成标志着民族文学在艺术上的成熟。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是作家个性、审美观、艺术趣味、创作才能的高度统一。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景观的相近或相同,形成了共同的精神气质、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作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题材选择、主题提炼、人物塑造、手法运用、语言风格等方面,形成了共同的基调、神彩、情致、风貌,这便构成了一种风格类型。中国当代小说在其四十年间的发展中,大体上形成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风格类型,即喜剧风格、悲剧风格、诗剧风格、正剧风格和悲喜剧风格。  相似文献   

16.
一、艺术作品的风格美 文艺家总是孜孜以求在文艺作品中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人们欣赏文艺作品也总是喜欢那些风格独特的作品。这是因为唯有风格独特的作品才会放射出绚丽斑烂的美的光彩。如果没有各自独有的艺术风格,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是清一式的色调乏味,多么平庸啊! 风格的美,我们从那些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作品中是可以感受到的。荷兰画家凡·高的绘画作品有鲜明的独特风格。汝信在参观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馆时就充分领略了凡·高艺术的那种非凡的美。凡·高的具有其自己的个性的风格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  相似文献   

17.
谈文学风格     
每个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都不能离开一定的创作方法,这正象每个作家进行创作不能离开生活一样。但创作方法究竟是有限的,而古今中外的作家是难以数计的。那么,会不会由于许多作家采用了同一种创作方法,他们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就失去了独创性,而成为千篇一律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在文学发展过程中,除了在许多作家之间存在有创作方法的共同规律性之外,在不同的作家中间还存在个体差异性,还存在文学风格的规律性。也正由于这样,不同的文学家表现出不同的文学风格。文苑中也才呈现出千姿百态、各放异彩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文论早就注意到文与人的关系,特别在谈文章风格时,更是如此。苏轼本人有“文知其人”说。苏轼是宋代散文家中最具鲜明艺术风格特色的作家之一,其散文的基本风格,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平易畅达,雄健奔放。而这又同他本人的性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自幼就“奋然有当世志”,仰慕范仲淹、欧阳修等革新朝政的人中豪杰。当他怀抱儒家经世济时的理想登上政治舞台后,就对当时积贫积弱、江河日下  相似文献   

19.
作家和艺术家往往注意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创作中表现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以形成自 己的作品风格或艺术风格。棋坛高手往往以自己独特布局和棋路建树自己的风格,在风格 上先胜一筹。搁理论研究,恐怕要研究理论风格,在探索气度、学科鹰度、逻辑高度和皙理 深度等方面充分显示自己的理论风格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有没有本体论?针对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采用‘本体论’这个术语”,当然也就不复存在本体论这方面的内容。另一种则认为,虽然马克思哲学没有采用过这个概念,但却“包含有体体论’的内容”。其实这两种看法都不正确。马克思哲学既有本体论的内容,马克思也不止一次采用过本体论这个概念。问题是本体论概念歧义纷繁,我们怎样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的思想而不致走偏。无论是对本体论概念的运用,还是对本体论内容的阐发,这都发生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早期。就早期这一概念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