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低碳发展的核心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社会契约理论、低碳发展中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市场调节“外部效应”的桎梏以及纳什均衡理论的挑战要求政府对低碳发展进行正确的调控和引导.政府调控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政府调控法治化;二是转变政府职能,运用积极的财税政策推动低碳发展;三是确立政府低碳发展的责任机制;四是营造社会参与低碳发展的政策氛围.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时代的高校社会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必然选择,高校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更应充分发挥其在研发技术、培养人才、倡导低碳文化、参加法制建设和建设低碳校园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承担起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全球碳排放量快速增长,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威胁,因此,如何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低碳经济要求企业生产更多的低碳产品,尽量减少碳排放,并实施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肩负起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与企业环境责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解决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必然选择。企业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积极履行环境责任是低碳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同样,发展低碳经济所要求的技术创新、法律制度创新也将推动和保障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必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低碳经济嵌入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都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属性,二者始终密切联系.基于低碳经济的嵌入来考察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的互动与策略对接,是寻求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对低碳经济、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三者的影响机理进行精确的阐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发展低碳城市与政府的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低碳城市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低碳发展的相关概念,在总结发达国家低碳城市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明确政府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系统提出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外20世纪的政府发展中,责任政府、政党政府、责任政党政府先后进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但是概念的混用给政治学研究带来了困境,也增加了国内对于政府建设与政府发展的相关认识.事实上,责任政府、政党政府、责任政党政府强调政府发展的不同阶段,责任政府强调政府对人民的责任;政党政府出现在政党诞生并垄断选举以后的责任政府;责任政党政府就是对责任政府和政党政府的双重超越,是责任政党过程在责任政府过程中一种积极延伸,是以责任政党保卫责任政府、是进入国家政治过程中责任政党和责任政府结构与功能重组的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8.
责任政府与政府改革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扶松茂 《学术论坛》2002,2(1):58-61
本文通过对政府责任、责任政府的概念进行分析 ,说明责任政府是与民主制度、法治和公民自由相联系的政治理念。并且阐明只有在责任政府的构架内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责任 ,政府才能对其行为负责任 ;责任政府从责任形式上可分为角色责任和义务责任 ,从责任机制上可分为行政、政治、道德、法律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存在构建责任政府的制度环境和政治保障 ,探讨了责任政府理论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结果,是政府权力与责任对等的制度安排。政府责任的实现,既是指积极意义的责任履行,也是指消极意义的责任承担。政府责任的实现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制度制约,这是一种外在约束,是政府责任实现的根本条件。二是责任伦理,这是一种内在约束,是政府责任实现的必要条件。政府的责任伦理既强调对政府行为的目的和结果负责,也强调对政府行使职能的手段和过程负责。责任伦理不仅表现为政府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而且体现在他们的责任行为上。政府的责任伦理的基础是政府的代理信用,它强调的是一种预防性的责任或前瞻性的责任。政府的责任伦理的维持既是"自律"的结果,也需要"他律"来推动。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开发利用"低碳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是我国能源和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社会的目标。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发展低碳能源。在低碳经济理念下,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低碳)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确立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能源法理念,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实现能源的低碳化、清洁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低碳社会",实现能源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与碳金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碳金融是低碳经济中的一个关键,发展低碳经济必然离不开对碳金融的研究,但在我国关于金融如何支持碳经济却是薄弱环节。低碳经济正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分析低碳经济发展及碳金融交易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低碳经济及碳金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教训表明,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充当着主导的角色。政府担负着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保证循环经济制度供给的责任,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3.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正在受到国际社会的日益重视,并成为我国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导向.在此背景下,上海培育发展低碳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着眼于发达国家和大城市的经验,上海要结合城市特点,体现具有自身特色的低碳经济内涵,并从低碳实践区和低碳试点区这两类重点区域切入,在低碳城市建设上走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4.
论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及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作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都是人类反思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矛盾的结果.我国在现阶段单独推行循环经济或低碳经济都存在无法突破的困境,实现两者的系统整合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难题.通过从发展背景、目标、推动力、运行环境及实现途径系统地考察两者的异同,厘清两者的辩证关系,有效整合两者的异同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思路对策,实现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低碳化发展,无疑是走出循环经济或低碳经济单行推进困境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96,自引:1,他引:96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挑战.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工业化进程滞后、低碳技术创新不足、对外引资的战略等决定了高碳经济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实施低碳发展战略,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建立碳交易市场,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等.  相似文献   

16.
17.
低碳经济观念与生态文明价值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毓春 《北方论丛》2012,(5):136-139
低碳经济观念包括低碳文化观、发展观和创新观.以此为逻辑起点,可以从新的维度阐释生态文明的价值内涵.低碳文化观可以推动社会生态自然价值实现,促进民众生态道德意识养成,推进社会生产关系协调发展;低碳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为生态文明提供产业依托,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可以为生态文明提供物质条件,促进消费方式转变为生态文明提供民众基础;低碳资源创新可改变资源利用方式,低碳制度创新可以推动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低碳技术创新则为低碳文明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完善法律保障。尽管我国为发展低碳经济已进行相关立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对此,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法律体系应合理设置低碳经济立法的基本原则;加快国家战略立法,适时推出低碳经济法;构建以能源基本法为核心的能源法律体系;加强财政金融立法,充分利用市场激励机制发展低碳经济;加强科技立法,促进低碳经济科技的创新;加强消费立法,促进低碳消费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语境与绿色政治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氧化碳的无毒温室气体性质将使碳减排决策中出现民主失灵,从而使低碳经济面临全球性公地悲剧,由此引发新的特殊语境。低碳经济语境的深层诉求在于人类必须理性地节制和掌控自己的欲望本能。低碳经济语境中的绿色政治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应当由提倡基层民主转向提倡全球民主,从民众觉悟假设转向强调理性引导,从安于法治基础转向创建德治基础,从依赖国际组织转向依靠国际制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