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4,(32):16-16
正8月8日,河南新郑市发生一起"深夜强拆"事件。然而戏剧性的是被强拆者张红伟12日突然表示:"自己有错误,对不起政府"。张红伟态度的重大改变,引发公众的强烈关注。对此,《新京报》发文质疑:是什么力量让被强拆者态度急转?而对于"委托强拆"新华网评论称:公权"撑腰"的强拆必须叫停。  相似文献   

2.
神回复     
中学时代,我是个无可救药的接话强迫症者.这其实是个高难度技术活儿,可惜老师没有前瞻眼光,我多次被当众批评就不表了,还曾被驱逐出教室. 我怎么不晚生十几年呢?进入网络时代,接话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技术,贴吧、论坛、微博、豆瓣、知乎、淘宝……到处都有接话爱好者的领地.它现在有了更时髦的名字:神回复. 比如,一人在微博上抱怨:这么多年,我从未见过哪个男人跟女生吵架能吵赢的.这仅仅是男人的问题吗?  相似文献   

3.
《领导文萃》2006,(12):40-43
垄断,近半年来一直是公众讨伐的重要对象。从“垄断行业高福利”到“垄断企业高利润”,从“霸道收费”到“企业高层腐败”,再到反垄断立法引发的反垄断期待,公众从不同角度持续对种种垄断现象展开批判。新闻媒体也把矛头指向垄断。垄断容忍已到临界点新闻评论员曹林分析认为,垄断如此为公众所讨伐,这表明中国社会许多年来对垄断的容忍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正因为公众潜意识中有这种忍无可忍的“临界点意识”,所以大众媒体和知识精英都把矛头集中指向了垄断。为什么公众对垄断的容忍会到临界点呢?首先在于,一系列的现实使公众意识到:垄断扼着…  相似文献   

4.
《办公室业务》2013,(5):40-40
那些提拔速度异于常规的干部.被网友戏称为“火箭干部”。在他们“连升”的背后,网友经常发现有不同寻常的爹妈。有媒体盘点称,近年来,经网友曝光、媒体报道并引发公众质疑的“火箭提拔”的年轻官员有18人,其中11人被指父母或者其他亲属有官职。  相似文献   

5.
山东济宁曲阜市、嘉祥县机关单位设立马上就办办公室的消息引发网民围观。理解支持者有之,冷嘲热讽者有之,马上办迅速成为议论热点。公众对马上办的关切和疑虑,折射出对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和提高办事效率的期待。马上办到底是咋回事?记者实地调查了解到,为转变干部工作作  相似文献   

6.
正为何有的政策在颁布后会相对顺利地走向执行环节,而有的政策在颁布后未经充分执行即告夭折?首先,颁布的政策可能引发的争论可被视作正式议程之后的二次议程设置过程,其源于理论上作为前决策过程的系统议程因政策制定系统的制度结构及公众注意力分配等原因而被推延至政策制定与颁布之后。其次,大众媒体对政策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最近发生的重大社会紧急事件中,出现一种企业被"逼捐"的现象,即许多企业由于捐款达不到公众预期而引发公众的批评和抵制,这与以往文献中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权力的假设相违背。本文运用扎根理论,通过收集分析公众对热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网上评论的帖子,构建出"期望—满意—行为"理论模型,解释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认同和行为反应模式;并运用社会交换理论、隐性契约理论和亲社会理论分析形成这种模式的深层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反腐败问题上,公众为一种"无解"的悲观情绪所笼罩,虽然常有高官落马,常有窝案现形,高层在反腐问题上也从未懈怠,却遏制不住前"腐"后继。让公众焦虑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反腐败似乎一直没有走出"谁来监督监督者"这个怪圈,纪委监督官员,可谁来监督纪委?当纪委官员自身不正时,如何有监督的底气和能力?在官本位的体系中,监督常被视为一种权力。其实,监督很多时候不是一种权  相似文献   

9.
一种所谓的"公众焦虑"开始在"被问责官员复出"问题上形成定式,就如同近几年来"被问责官员复出甚至擢升"几成官场定式一般。从"跨省追捕"的当事人重新上岗,到重大矿难责任人低调履新等"悄然复出"都曾引发过公众这种"满腹狐疑"的焦虑。更有人戏称其为"潜水式问责"。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公民的政治诉求意识不断增强,这对政府公共决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大众不仅希望自己的切身利益能得到维护,而且希望政府部门进行公共决策时能够扩大公众参与,特别是在一些事关公共利益的议题上让公众有机会参与决策过程。然而,由于种种现实原因,目前公众参与公共决策还存在诸多障碍,公众对于一些公共项目的政府决策极为不满,并由此引发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矛盾甚至冲突。近年,诸如厦门PX项目引发的市民集体上街"散步",不久前四川什邡钼  相似文献   

11.
近期,不断有因媒体采访引发的公众事件,这在掀起舆论轩然大波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亟待探究的现实课题,那就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进程中,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应对媒体采访,正确引导公众舆论。  相似文献   

12.
1998年的那场世纪洪水已经在人们的记忆里渐渐淡漠了。比那场洪水消退得更快的是1999年由曝光国家部委财务违纪案件引发的审计风暴。在这两个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水利部曾经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尽管关注的含义并不相同。如今公众的兴趣已经转移到了别的地方。但是那场惊心动魄的审计内幕,似乎没有被人们真正了解。至于事件所牵涉的各方责任人,以及带头奔赴各地“集资”的一些部门高层领导,至今仍各安其位。一场风暴就这样平息了吗?  相似文献   

13.
正听证会为什么总开成涨价会?公众意见应该怎样被表达?随着近期各地针对自来水价格等公共事务的听证会的召开,听证会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举行听证会的目的,在于倾听多  相似文献   

14.
人类在遇到灾难的时候最相信谁?科学家、医生和工程师在面临人类的重大事件的时候有什么样的作用?这和科学家平时的公众形象密切相关,与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和态度密切相关.而科学家的形象与他们的话语权重相关.形象在引起公众注意进行有效的科学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的形象越吸引人,公众在重大事件发生的关键时刻倾听科学家的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5.
人类在遇到灾难的时候最相信谁?科学家、医生和工程师在面临人类的重大事件的时候有什么样的作用?这和科学家平时的公众形象密切相关,与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和态度密切相关。而科学家的形象与他们的话语权重相关。形象在引起公众注意进行有效的科学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的形象越吸引人,公众在重大事件发生的关键时刻倾听科学家的意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已成为政府决策者需要审慎处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与长期以来决策者习惯于在封闭环境中做出决策相比,目前决策者日益面临着如何在公众参与的环境下有效进行决策的挑战。决策阶段对公众参与的排斥往往会引发随后抵制性的公众参与最终导致决策流产,因此,需要发展出一套管理公众参与的策略来帮助决策者提高其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7.
肖国吉 《领导文萃》2013,(17):23-23
武汉大学证实教授邓鹤翔生于1985年4月,不久前被引入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或是该校最年轻教授。化学学院称学校没有破格,而是根据学术成果及人才引进办法,评其为正教授。对比"80后官员"屡屡爆出丑闻且被公众质疑,28岁就被评为教授的邓鹤翔反而得到了公众的肯定和追捧。为什么同样是年轻人,教授的遭遇如此不同?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08,(1):21-21
2007年岁末,媒体曝出一起因言获罪的新案例:2007年初,山东高唐县董伟等人因在"百度贴吧——高唐吧"发帖子被刑事拘留。他们被拘留的原因是涉嫌"侮辱"、"诽谤"现任高唐县委书记孙兰雨,从而成为一年多来的全国第五个"文字狱"案例。  相似文献   

19.
黄柯杰 《决策探索》2008,(11):70-71
2008年4月17日,一张百度吧吧主的求助帖引起了网民的高度关注。吧主说,他因未删除贴吧里侮辱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副县长董桂英的帖子,被息县公安局网络监察大队带走,并且做了询问笔录。  相似文献   

20.
1月15日,民政部召开全国民政系统视频电话会,一直到县一级。对近期的舆论批评,部长李立国在会上坦言,民政工作发展不平衡有制度建设滞后、安排缺失的不足,也有民政部门在接受公众和媒体监督中存在的一些不适应之处。他强调,民政系统一定要在公众关注和媒体监督中解决问题、推进工作。这个会议也使一个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又一次浮现在公众面前:政府与舆论,如何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