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崔晓柏 《理论界》2014,(9):40-42
辽西的文化遗存沉重丰厚,辽西出土的数万件文物,构成了辽宁文化遗存的主体。但辽西文化不仅仅是以物质形态留存下来,更为重要的,作为千百年来中原汉民族与东北草原民族正面冲撞融合的熔炉,在东北草原民族把强悍的尚武精神熔入到中华文明体系的过程中,不仅熔铸了辽西硬朗的文化品性,也使之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2.
论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文化的诸种地域形态中,中原文化占据着主导性的位置,它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源泉.但是,正如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艰难的现代转型一样,中原文化作为一种起于家耕文明的文化形态,它的转型则不但决定着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形象的转变,而且也必然对建构当代形态的中华民族精神持续发挥着重要影响.据此,对于中原文化的研究,不仅具有整理历史遗产的学术价值,而且是为当代社会发展寻找精神动力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史道祥  郭敏 《殷都学刊》2007,26(3):142-147
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互动过程中,"中原"一词上历经方位概念、地域概念到观念概念的演变,文化传承关系超越地域从未间断。中原文化因具备了承载中华文化的主体内涵,其摇篮地位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深人人心。在新时期,中原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对中原文化的探索趋于理性和内化,研究范围上从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定位于当今行政区划内的"河南"本身,研究内容上从抽象的理论探索转向中原崛起背景下的文化软实力的支撑,研究重点从对传统文化的回顾转向对现实的解读和未来的展望……这既是对中原文化地位的重新估价,也是文化研究深化和细化取得的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4.
吴圣刚 《中州学刊》2006,(1):155-157
中原是一个地域概念。中原概念历史上的固定性形成了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必然产生一种区域性的精神生态,即文化生态。中原文化生态具有丰富的内涵,既包含中原人民创造、积累的物质文化,更包含文字文化、口传文化、技术、工艺以及文化传统等非物质文化。中原文化生态具有根基深厚、整体统一、稳固茂盛、动态发展、人地相关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英语成为一种国际上通用的交流媒介,它不仅仅是英美等英语国家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也是其他国家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中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文化全球化发展中,中原文化发展应与世界文化发展接轨,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中。在文化全球化视角下发展中原文化的对策包括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努力使中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之义,也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当代中国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化结构论,必须具备清醒的理论自觉意识。在学理层面,要坚持文化结构论是不可忽视的马克思传统;在方法论层面,要坚持返本、对话与开新的有机统一;在价值层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化自觉是人们在文化建构、文化评价和文化选择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种主体精神,把文化自觉的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通过"文化自省"理性认知与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积极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建构自身的文化自主地位,进而通过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和国家发展的文化战略需要,达成普遍性的文化认同,推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融合发展",深刻阐释了其理论与实践意义。"融合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思路,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地处辽宁中部的辽阳,民间口头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开发利用的程度相对较低。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辽宁民间口头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辽宁应当坚持融合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快民间口头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打破区域文化资源壁垒,实现资源开发模式从传统向现代、从单一向融合转变,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铸就文化新品牌,向文化辽宁坚定迈进。  相似文献   

9.
王成国 《北方论丛》2005,(4):96-100
唐代渤海国姓氏,除王族大氏而外,还有高、张、杨、窦、乌、李等右姓,以及几与汉族姓氏相通的所谓庶姓.从渤海民族姓氏构成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渤海是一个多元性民族,渤海姓氏,是渤海接受中原文化,渤海民俗文化汉化后在姓氏文化上的反映.渤海姓氏文化同中原一样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渤海灭亡后,其民族原有文化特征已经显现不出来了,完全被中原文化所同化.  相似文献   

10.
在今日的城市文化热中,人们多将目光对准上海、北京,但对苏州这样一个曾经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历史名城没有给予太多关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苏州经历了哪些变化?电影电视等大众传媒如何叙述和展现它?为何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影视媒介关于苏州形象的视觉再现,经常有一种浓厚的"怀旧色彩"?这些议题值得关注。本文试图对《小城之春》、《游园惊梦》、《橘子红了》和《凤穿牡丹》等影视媒介加以考察,探讨它们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社会语境中建构一套"怀旧诗学",并分析此"怀旧诗学"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如何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动。  相似文献   

11.
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视界中的东北地域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域文化是在同一地域生活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在不断的物质和精神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东北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本质特征,那就是不完全、不成熟性和世俗化倾向。东北文化的最大弱点是重感性而缺乏理性。经济发展形式迫切需要我们在研究并认识原有地域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改造并发展地域文化传统,以现代文化精神洗礼与重塑人们的文化心理意识。以实现经济、社会、政治、人文等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潘照东 《阴山学刊》2005,18(6):76-78
阴山文化是地域广阔、内容丰富的大文化。它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始于50万年前。阴山文化是以草原文化的原生文化为主干,以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在交往融合中实现的文化变异与创新发展为次生文化,以各个民族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为共生文化,三种文化共同组成的复合文化。阴山文化是在时代的发展中生生不息、创新发展的文化。塑造好阴山文化的品牌,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使这一品牌在包头地区细化。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主体意识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转型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强调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以及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协调合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农民的主体性缺失以及农民主体性实现缺乏应有制度保障、建构主体社会责任的缺失等问题。但以往研究并未对此给予足够关注。因此,可以考虑从建构主体社会责任意识强化、农民主体性实现及制度保障等角度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韩晓时 《理论界》2009,(8):77-78
文化形象就是品牌,辽宁的经济要有大的发展,尽快打造良好的文化形象是当务之急.目前辽宁正面临着振兴发展的大好机遇,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各种手段打造辽宁的文化形象,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就是辽宁实施品牌战略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2016,(1)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地区有代表性的产业,着重体现新技术和新产业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在东北的辽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推动辽宁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方向。本文从辽宁的新兴产业发展出发,设计发展路线,关注改革重点,希望有助于辽宁走上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十多年前,我在《中原文化圈与20世纪河南文学》(《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一文中,谈了自己对乡土文学研究的粗浅看法,认为对苦难的抗争与对中原文化的反思,构成了20世纪河南文学的两大创作母题。“苦难制造了愚昧,愚昧又恶性循环地加重了苦难”,几代中原人“决心结束苦难命运的果敢行动,构成了中原文化重获新生的精神支柱和雄厚基础。”中原作家创作中文化反思力度的不断强化,让我对创作前景充满着期待与憧憬。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本 《理论界》2000,(4):39-40
城市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既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 ,又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产业在产值、利税、就业等方面日益成为社会支柱产业 ,其经济性日益凸现 ,随着知识经济的逐步到来 ,文化消费将为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因此 ,加强辽宁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对于振兴辽宁经济、促进辽宁城市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深入开展城市文化产业调研 ,制订辽宁城市文化发展合理规划文化产业调研是优化文化资源配置 ,制订合理规划的前提。通过深入调研 ,在对世界文化产业、其他兄弟省市文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作为国家管理经济的一项重要职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然而,工商行政管理究竟是什么?它有哪些本质特征?它的活动应当遵循哪些客观规律?以及怎样对商品经济活动建立完整有效的工商行政管理监督体系等,在理论上都还没有得到明确的回答。特别是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作为今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如何通过治理整顿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不仅是工商行政管  相似文献   

19.
“松辽文化”是众多反映东北区域文化名词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松辽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从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 ,直至近当代 ,囊括了不同时期汉族及众多北方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多样性、多层次性 ,兼容并蓄、多神崇拜 ,以及刚健、磊落、激昂慷慨而悲壮的格调 ,洋溢着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乐观大度、淳朴豪爽的精神风貌 ,等等 ,铸就了松辽文化的地域特征 ;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对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及中华文化传统的形成、松辽文化对东北亚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影响 ,等等 ,决定了松辽文化的重要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0.
蒙藏的早期交往及西夏在蒙藏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公元13世纪以来的七百多年中,蒙藏两个民族的关系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上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从地域上看,蒙藏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促进了北方草原地带与青康藏高原的联系,而且加强了这两大地区与中原农业地区的交往,从经济上看,蒙藏关系的发展强化了从东北到西北、西南的少数民族以畜牧业产品与中原地区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通过贡赐和互市的形式进行交换的格局,从文化上看,蒙藏关系的建立和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及上升到占居主流地位,形成了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从陆路上环绕和屏蔽中原文化区的广大的藏传佛教文化区,对中原和西方的文化交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使得元朝以后中央王朝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