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延安时期,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对宣传思想文艺战线讲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本观点。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求思想工作“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在‘三贴近’上取得新进展。”从此“三贴近”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战线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三贴近”思想的渊源,可追溯到建党早期毛泽东的宣传实践活动,红军时期毛泽东创建的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三贴近”的理论阐发。为此,拟对这一历史过程作一些回顾,以期我们更好地弘扬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坚持和发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2.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政权,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广大的乡村中建立了红色根据地,白区与红区的概念由此而生.  相似文献   

3.
谭政是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卓越领导者,其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他从工作对象出发,以人本思想为指导,探讨官兵政治工作、群众工作、敌军工作的原则和方法,为丰富毛泽东的政治工作思想理论做出了贡献,也为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谭政的人本思想,对今天开展军队政治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书刊简介     
国外有关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研究书目约翰·鲁:《在野的毛泽东,1927—1935》(1966年) Mao Tse-tung in opposition, 1927—1935. By John E. Ru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6. Pp. 378) 埃勒根特:《毛泽东的大革命》(1971年)  相似文献   

5.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创建了红色根据地。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包括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据地各项建设的物质基础。共产党人的经济思想,则是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理论依据。共产党在经济建设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发展、丰富自己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6.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进行伟大的斗争,并且不断取得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了马列主义、毛泽思想作为行动的指南,是与我们党一贯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分不开的。 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党一方面大力宣传马列主义,进一步推动马列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另一方面,在国共合作下的军队中首创了政治工作制度。 一九一九年,我国爆发了“五四”运动,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李达、蔡和森等一大批早期共产主义者,通过组织革  相似文献   

7.
从南昌起义、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毛泽东的政治建军思想逐步形成。古田会议决议集中反映了毛泽东的政治建军思想。毛泽东的政治建军思想内涵丰富,其核心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通过在连队建立支部,通过对士兵进行思想政治训练、建立士兵委员会等方式巩固和确保军队是听党指挥、上下齐心、为民打仗。毛泽东的政治建军思想及其贯彻,对于肃清人民军队内部的非无产阶级思想、破除军中的上下隔膜、确保人民军队始终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发挥了重大指导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政治建军思想,注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坚持政治建军这一人民军队最重要的建军原则和最具根本性的优良传统,开创了强军兴军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1927年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次会议,对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去向作出了原则性的决策。土地革命前期,毛泽东在从事中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将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进行了具体化: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土地改革政策;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党的思想路线;规定了红军的建军思想和作战原则;阐明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毛泽东提出的这些主张,解决了八七会议所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对八七会议做出了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9.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4年长征前夕这段时间,毛泽东是在惊涛骇浪中度过的。联系毛泽东在此期间所作的诗词,探索他人生经历中遭遇的一次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的心路历程,可看到当时毛泽东既有领导革命取得成功的喜悦,也有遭受处分、撤职的痛苦和悲愤,但无论困难多大,处境多险恶,他始终以革命利益为重,不屈不挠,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将中国革命带向胜利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萌芽时期的毛泽东建党思想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论述了从马列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到大革命失败以前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说明了萌芽时期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党的纳领、党的领导、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等方面,还分析了毛泽东建党思想萌芽的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革命失败后,我党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气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苏区的财政事业也开始产生、发展起来。从1927年10月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党的财政工作经历了由军队筹款自给到建立各种税收制度的转变过程,形成了不同时期财政工作路线和政策。本文拟就土地革命时期党的财政工作政策的演变及特点,作一简要叙述,以就教于经史学界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1927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怎样分析新形势下的中国各阶级,分清敌友,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十分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其中最关键也最难把握的是对资产阶级的分析.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资产阶级理论的探索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1935年瓦窑堡会议才基本确立对资产阶级的正确认识.本文拟就1927年~1937年毛泽东对资产阶级的分析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央宣传部是党的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领导机关,党的宣传教育领导机构的建立是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创立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建党初期,党的宣传领导机关建设经历了—个探索的过程,宣传部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促进大革命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大革命的失败,中央宣传部工作也处在低潮,革命工作被迫转入秘密状态。  相似文献   

14.
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总结了并提出了当时农民运动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同时也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最初的农村建设思想。2017年,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全党全社会农村工作的重大主题。正本清源,毛泽东提出的创新土地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综合发展农村事业以搞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等一系列农村建设思想,对当下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实施仍具有重大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罗荣桓同志生于一九○二年。在大革命时期,他做学生工作,并在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在湖北省南部通城组织农民参加了毛泽东同志所领导的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后,就跟随毛泽东同志上了井冈山,他经历了三湾改编,参加过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并参加工农革命军第一军政治工作。一九三○年任红军第四军政治委员。一九三一年任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以后调任第八军团政治部主任。一九三五年他跟随毛泽东同志长征到陕北。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抗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他任第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一九三八年任该师政治委  相似文献   

16.
1927年,在中国土地上掀起的规模空前的大革命,由于国民党蒋介石和汪精卫的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革命遭到失败。在中国革命处于逆境,革命形势处于低潮,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的生死考验之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善于从革命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为中国革命寻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进驻永新县的三湾村。在这里,毛泽东针对当时起义部队党组织薄弱及思想混乱、军阀主义习气严重等问题,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这次改编,其实质是对工农革命军广大指战员进行一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整顿,建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改编中,主要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和党代表制度,连以上建立  相似文献   

18.
罗荣桓同志是我党最早从事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杰出代表。在长期的军队政治工作实践中,罗荣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政治工作的思想和方法,其内容相当广泛,其特点也较为突出,为搞好我党的军队政治工作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且对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建设也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乌兰夫军队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民族地区的运用与发展。乌兰夫最初受到李大钊、邓中夏等同志的影响,树立了革命的世界观。乌兰夫在苏联留学时期,在中山大学接受军训,在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作战指挥以及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为他回国后组建抗日军队、指挥部队与日寇作战以及后来领导军队工作打下了重要基础。回国以后,乌兰夫先后将“老一团”、41军、蒙旗保安总队、新三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在乌兰夫为书记的中共西蒙工委三人小组领导下举行的百灵庙武装起义是乌兰夫军事思想的早期实践。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法律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方面,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独创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它是毛泽东等同志对有关法律问题的正确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至今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