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古代早对分数有深入研究,我国对分数的研究成果是我国对世界数学的一项伟大贡献,约公元前四世纪《管子·地员》中提到分数算法,“宫”音管长“三分而损之以一”便得着“征”(Zhi)音管的长度,(那时的宫、商、角、征、羽五音相当1、2、3、5、6),这说明我国在公元前四世纪以前就知道分数的应用。我国古代很重视历法的研究,秦  相似文献   

2.
3.
本文试以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为实例 ,探讨科技旅游发展的特点与可行性。富阳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的创立 ,通过再现、游览古代造纸街 ,让游客在知识宝库中寻觅各类精美的古籍和进行实践操作 ,“寓知识于游玩之中” ,达到旅游与科技的完美结合。这种探索充分体现了科技旅游的社会功能、科普宣传功能、经济效益功能和实践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人物画深受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影响,强调"成教化、助人伦"的功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通过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画论等有关材料的分析解读,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对古代人物画在选材、表现的内容及在造型、空间、构图、比例和色彩的处理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是促成中国古代人物画独特图式形成的重要因素,它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5.
一、从两类翻译论谈起我国文学翻译家草婴同志于一九八二年来兰大讲学时,曾提出一个比较新颖的论点,我把它概括为“两类翻译论”,听后很有启发。他的论点是:“翻译的种类很多,但可简单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非文学翻译,一类是文学翻译。科技书刊、社会科学、新闻、外交等方面的翻译,都是非文学翻译。小说、诗歌、散文、文艺理论等文学性作品的翻译,都是文学翻译。为什么分两大类?因为翻译的性质与要求有明显的差别。”这  相似文献   

6.
比拟或比较是俄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它在俄罗斯文学和科技作品中被广泛地运用着,掌握了它的语言表达形式和句式结构的规则以及操练方法。有助于提高翻译能力和写作水平.在俄语中要表达人或物的形象性比喻,进行完美的刻画,可通过比拟句中某一个形象化的事物来比喻说明另一个事物,在两个相比的共同性事物中点拨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行为状态现象。实现表达这种形象化事物的语言手段,构成的比拟句,通常借助于比拟词、形象性词组和比较短语。在句中相比词之间的语法联系则按句法要求进行词形变化。  相似文献   

7.
虚拟语气(SubjunctiveMood)是英语动词的一种特殊形式,用来表明说话人的主观愿望、请求、意图、建议等未能或不可能实现等情况,或说明在说话人看来实现的可能性很小等情况。其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这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归虚拟语气的纳了十八种特殊表达方式,供学生们学英语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本文通过对古人主食、肉食、食器及食俗的考证 ,分析古代中国人吃得广泛和追求美食的原因 ,并论述了食文化的积淀  相似文献   

9.
猪公冠军超吨:曾参加台湾三峡师庙猪公大赛获得特等奖的神猪令人震惊:净重达一千多公斤。这头得到三峡师庙猪公大赛获得特等奖的神猪,比十几个大汉加起来还重,只能躺在地上,由主人喂养。在台湾当地的民俗中人们常把神猪代表吉祥。因此,公猪奖赛引起不少民众围观,主人一家更是得意,因为这代表他们在今后,可得到神明祝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引用大量的史料,从中国古代的环境意识、环保机构和环保措施等方面考证我们的祖先如何高度重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古代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内容,对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典型的现代白话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相似文献   

12.
陈蓉 《山西老年》2013,(11):36-36
我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证,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为官员们颁发的“鱼符”。鱼符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其形为鱼,分左右两片。鱼符里面刻有官员的姓名、在何衙门任职、官居几品、俸禄几许、出行享受何种待遇等,比隋代仅有姓名、官品的“身份证”要完整得多。唐太宗还为五品以上的官员另备有盛放鱼符的袋,称为“鱼袋”。到了唐武则天时,鱼符曾一度改外形为龟的“龟符”,其用途与鱼符相同。宋代时,鱼符被废弃。但鱼袋仍然使用。  相似文献   

13.
远在古石器时代,我国民间就有用绳子束发的习惯。到了黄帝时代,纺织业有了发展,人们开始用纱、罗、布帛束发。至春秋战国,出现了“缁布巾”。后来汉武帝也用巾束发,群臣纷纷效仿,逐渐普及。至南北朝时,周武帝为了武士用巾方便,把巾制成四个角的东西,称“幞头”,这就是最早的冠,即帽子。到了唐朝,幞头发展为软脚幞头、长脚幞头、硬脚旒头等多种形式,不仅比春秋战国时的薄纱高冠使用方便,而且比扎头发的巾更实用。于是幞头取代了巾,逐步发展成为现在千姿百态的帽子。中国古代的帽子  相似文献   

14.
说起体育运动,中国人自古就喜好,虽然古代没有这个名词,但却很早就举行过诸如足球、马球、击剑、舞蹈、游泳、摔跤、围棋、武术、拔河、跳绳、踢毽子等比赛项目,其中不少已成为大众化运动项目,至今不见衰退,像拔河、跳绳、踢毽子大概人人都玩过。  相似文献   

15.
一宗教是历史的产物,但它的发生,却在遥远的原始时代。原始时代,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艰苦地与大自然展开搏斗。然而他们对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不能理解,对大自然所给予的灾害,无法抗拒。因而他们对自然现象神秘化,幻想在自然现象之外,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着它们的变化,也幻想这些自然现象使人们所受到的灾难与恐怖,也是出于神的意志。列宁曾指出:“神是恐惧心理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一、对生死的认识 人有生必有死,这是十分自然的事。但事实上,死却是一个极难解释的问题。我们的义务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死亡绝对平等地摆在每一个人面前,并在被赋予的生命的有限期间内充实地生活。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较为可观的人鱼传说,与舶来的人鱼故事相映成趣。哪本书的人鱼最多?最为密集的人鱼形象来自《山海经》,比如《山海经·海内北经》载:陵鱼人面手足鱼身,在海中。郝懿行注日:查通奉使高丽,见海沙中一妇人,肘后有红鬣,号日人鱼,盖即陵鱼也。海上见闻的注入,使人鱼的形象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古代监察官的沿革、职能、选拔、考核和升迁,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均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作者认为,封建统治者对待监察的态度是认真的;古代监察官在历史上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有限的,它既是封建专制政治的必然产物,也是古代监察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灯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照明用具,又是室内外环境必需的装饰艺术品。每个时代的灯具,都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标志,是艺术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结晶。因此,灯具的发展史,是文化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最早的灯具是什么样子?产生于何时?这是中国灯具史研究中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目前考古上还没有发现春秋以前可以定名为灯具的实物。殷商甲骨文中也没有灯字,只有“烛”字,其形似一个人跽坐执烛。“烛”字在周代文献里使用颇多,如《周礼·秋官司寇·司烜氏》云:“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郑注:“坟,大也,树于门外曰大烛,于门内曰庭燎,皆所以照众为明。”贾疏:“庭燎与大烛亦一也。”《仪礼·燕礼》云“宵,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作文》2014,(12):38-39
“回家过年”溯源为何过年时一定要回家?这可能与传说“年”是个恶兽有关。传说,“年”长着四只角四只足,力大无比,在每年的最后一天,即除夕便会出来作祟。当时生产力低下,个体对付“年”的能力不足,人多力量大,于是全家人守在一起,等着“年”的来到,合力把“年”赶走。所以不论怎么困难,有什么样的理由,在外的家庭成员都要赶回,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