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本届评奖的基本情况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办法(试行)》的规定,中国社科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于2007年举行。本届院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是在2006年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评奖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获得所级一等奖或相当于所级一等奖的成果,才具有被推荐为院优秀科研成果奖请奖项目的资格。  相似文献   

2.
省社联党组: 社联《关于我省开展首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活动的报告》暨《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条例(草案)》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开展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活动,年内结束。 二、同意由二十一人组成的“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委员会”及其成员名单,由韩志德同志任主任委员(名单附后)。  相似文献   

3.
在2002年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活动中,共有122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5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研究员史金波、雅森·吾守尔合著的《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传播——西夏和回鹘活字印刷术研究》荣获一等奖。在同年度举行的第二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中,有21部学术专著荣获这一中国史学界最高奖项。其中一等奖1项,民族所史金波、雅森·吾守尔的《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早期传播》等6部著作获得二等奖。  相似文献   

4.
社会科学园地里的一朵新葩──《社会科学评奖概论》评介凯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知识和人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奖励有贡献的知识分子及其科研成果,已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使广大知识分子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十多年来的社会科学评奖活动,充分调动...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在这次优秀科研成果评奖中获奖的同志表示祝贺。你们的研究成果代表了全院近几年来在科研工作方面的整体成绩,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成果、更多的同志获得社会的认可,为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对优秀科研成果进行奖励,是科研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极大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广大学者多出高质量的优秀成果,从而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奖的评审和颁奖活动已于日前结束,此次评奖是本院历届评奖活动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相似文献   

7.
加强成果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成果管理,是指围绕已经取得的成果而展 开的一系列诸如成果的出版、评价、鉴定、登记、分类、统计、评奖、推广、应用等科研管理活动。科研成果的管理是否科学,是否有成效,对于推动社会科学研究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对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这里仅对科研成果的登记、统计、转化和推广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七年二月十七日,省档案学会召开了在兰理事会议。会议通过了学术部主任张俊禄同志关于优秀论著、科研成果评奖活动的具体部署,通过了优秀成果的奖励办法,并对奖励的类别、项目进行了调整。为了加强对评奖工作的领导,确保成果的质量,会议决定成立由薛鼎纲、张克复等七位同志组成的“省档案学会档案学优秀论文评审小组”。  相似文献   

9.
最近,广东省党校系统科研工作会议在惠州市举行.会议首先举行了颁奖仪式,表彰了全省党校系统第一次科研成果评奖评出的获奖论文作者.1994年底全省党校系统第一次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活动,共评出获奖论文228篇,其中一等奖13名,二等奖50名,三等奖165名.这是从1990年至1994年五年间全省党校系统教研人员的3500多篇论文中评选出来的.在获奖论文中,全国性刊物发表的或全国性研讨会入选的有33篇.多数论文探索研究的是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难点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研成果是科研劳动的最终产品,管理得好可以使其得到公正的评价,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益,忽视了管理就可能造成人、财、物和时间的浪费,同时也会挫伤研究人员的科研积极性。科研成果的管理包括许多内容,如成果的收集统计、鉴定评估、立档管理、宣传应用、评奖激励,等等。如何科学地界定和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是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各位专家、同志们: 甘肃省第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大会今天隆重举行,我谨代表省委宣传部向大会和获奖作者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参与这次评奖工作的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 这次全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奖活动,是在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精神,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新形势下进行的,是对一九八九年五月以来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一次大检阅。评奖活动自始至终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导,把侧重点放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七届科研成果评奖中,请奖成果共166项,涵盖了马列、哲学、经济学、文学语言学、史学、社会政法、国际问题和翻译8个学科和领域。经评选,最终三等奖成果98项,二等奖成果24项,一等奖成果5项。本文关注的问题是,在这些请奖成果中,除了成果内容差异之外,作者的年龄、职称、成果创作时间、成果形式、创作形式等方面的特征差异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对科研成果的获奖与否产生了影响。对此问题的探讨与分析为今后制定更为科学的科研管理制度以及促生更多的学术精品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3.
本次科研成果评奖,是我院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评奖活动。去年七月,院党组向中央政治局汇报工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在政治上的指导和经费上的支持,除了批准增加我院科研经费之外,还专门批准了一笔奖励经费,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很快得到了落实。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对社会科学的重视,对我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对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尊重和期望。全院同志深受鼓舞,深感温暖。院党组指示科研局和计财局一定要用好这笔钱,用出竞争激励机制,用出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大家欢聚一堂,在这里举行我省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颁奖大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奖的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并借此机会,向潜心钻研、辛勤工作,为我省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的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这次评奖共有445项成果入选,不仅数量多,而且成果质量有明显提高。特别值得庆贺的是本次评奖评出了两项特等奖,这两项特等奖,一项是历史问题研究成果,一项是邓小平理论研究成果,可以说都是精品力作,代表了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前不久,省委召开了全省学习邓…  相似文献   

15.
经过院所两级评审委员会的认真评审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活动于 1 0月 2 0日揭晓。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高增杰等著《当代日本社会思潮》、王新生著《现代日本政治》、冯昭奎著《日本经济》分别获得了各自所属类别的三等奖。日本研究所三项科研成果获奖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要尊重科研规律,正视科研成果转化难、转化慢、转化率低等问题,分析背后存在的科研开发观念不强、成果质量不高、立项选题不准、转化渠道不畅、转化激励不够、转化投入不足等原因。围绕科研生产力发展,必须推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选准课题;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提升研究质量;改革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以疏通转化渠道,注重利用互联网构建科研成果的共享平台,重视成果的二次开发,改革科研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以形成正向激励。  相似文献   

17.
作者董鸿扬,1942年生,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担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兼社会保障专家组副组长,黑龙江省政府妇儿工委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学会理事,黑龙江省社会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职。学术专长为文化社会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曾担任“七五”、“八五”期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两项重点项目、一项年度项目负责人。在全省社科优秀成果评奖中多次获奖。1996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主要科研成果有:《东…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期刊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提高期刊出版质量,鼓励和表彰优秀期刊,激发期刊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于1998年12月15日开始组织该院优秀期刊评奖工作。为做好期刊评奖工作,该院制定了《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评奖办法》,成立了优秀期刊评奖委员会,确定了“严格把握期刊政治理论导向,全面衡量期刊综合质量,宁缺毋滥和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奖原则。  相似文献   

19.
以2002-2010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为研究对象,分析获奖的届次、单位、学科、成果类型和获奖者分布。结果表明:成果奖奖项数稳定;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是主要获奖单位;社会学科获奖多于人文学科;获奖成果以著作为主;社科研究以个人研究为主,出现了一批多次获奖的优秀专家群体。建议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大社科成果奖评奖的投入;健全社科优秀成果转化机制;加大社科成果奖宣传的力度;完善社科成果奖评奖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五年是我省社联成立的第一年,要办的事情很多。其中,最为迫切的是,建立健全社联的办事机构,制定《学会工作条例》,整顿学会的组织,加强学会的管理工作,组织科研成果评奖活动。具体要点是: 一、建立健全社联的办事机构。 省社联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产生后,急需有一个办理日常工作的机构。从社联的性质和工作任务出发,拟设办公室、学术部和编辑部,办理日常工作。只有尽快建立健全了社联的办事机构,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