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北京1994年以来公共教育支出结构的系统分析,指出北京公共教育支出结构指标与北京经济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不完全相称,必须及时进行战略调整,确立公共教育支出的优先领域,并制定相应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2.
金戈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2,(1):188-204
本文将Barro模型关于内生公共支出的基本特征引入chamley模型,考察了经济增长中的最优税收与公共支出结构问题。利用两阶段逆向归纳法,分别探讨了社会第一优和次优的税收与公共支出结构的一般条件,并通过一个具体例子给出了最优公共支出与税收的显示路径。最后通过数值计算,对中国的最优宏观税负水平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看到学生作文时,只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一一写下,不分主次轻重,没有详略更没有生动细致的描写,只是把所有的内容平行的堆砌象记帐目似的,我们通常把这类文章称之为“流水帐”。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教育”为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培养管理型和技术型复合人才提供了新的路径。为了更好地推动公共管理专业信息化改革进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该文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师队伍、创新环境等方面,分析公共管理专业在信息化时代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路径,为公共管理专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公共管理专业教育信息化改革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浅论“公共空间”中的“文学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生活中的"公共空间"是多元存在的,其中也存在着一个文学空间.媒体所营造的公共空间中的文学空间是由作者、编辑出版者、读者共同参与构成的一个开放的"公共性"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可以进行自由的讨论争鸣,媒体改变了作者的创造状态.在新文学的传播中,这一空间改变了读者的审美趣味,消费习惯,这又反过来影响着报刊风格,及审美趋向.本文试图理清"公共空间"理论与文学研究的契合之处,对文学公共空间的一些理论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经济学的价格原理,“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不应同时存在,因为“看病贵”意味着价格高,应该出现供过于求,实际却是“看病难”——看病排队、拥挤、一号难求.在中国,造成“看病难”和“看病贵”同时存在的根源在于二元或多元的医疗保障制度.公费医疗或医保制度造成过度医疗,导致对医疗资源的过度占用,导致“看病难”;不享受公费医疗或医保制度的居民则既面临“看病难”,又面临“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虽然雅尔塔体系从没有规定美国单方面制定国际规则并单独向世界提供全球公共产品,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美国独一无二的实力和地位,美国成为战后国际体系的主导国(霸权国),进而成为国际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它也因此将国际公共产品视为自己的国际政治工具,尤其是为美国利益服务的工具。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权力转移,美国已经无法提供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在权力转移的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地位凸显,从国际公共产品的"消费者",逐渐成为国际公共产品的修正者、建设者,甚至是供给者、创新者。中国角色的变化源于中国实力的变化,既包括经济实力等的增强,也包括文化、价值观念、政策对国际社会的重要影响。"一带一路"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由中国提出并与世界各国共同建设的一种全新的国际公共产品,并且从多个维度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9.
10.
“日本屋(JAPAN HOUSE)”是2017年起由日本外务省主导的重要公共外交项目。2017年,位于巴西圣保罗的“日本屋”展示中心正式对公众开放,2018年,英国伦敦展示中心和美国洛杉矶展示中心相继开馆。“日本屋”项目兼具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作为日本战略外宣的重要载体,在宣传日本魅力、传播日本政策、吸引外国游客入境、推动日本地方创生、培养知日派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日本屋”项目的实施时间较短,国内对其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从媒体报道、访客口碑、到馆人数和运营情况来看,“日本屋”项目以其独特的日式美学获得了外国民众的好感,成绩较为突出,对我国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政治哲学和法哲学的理论背景中确立公法与“法治国”的关系,指出公法在德国“法治国”和英国“普通法法治国”中所处的不同位置和作用。德国的法治国是一种以立法理性为基础的治理,而英国的法治国是一种司法理性形态的治理。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很难撇开康德的“法治国家论”和黑格尔的“伦理国家论”理论谱系来进行公法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公法崛起的法学认知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公法崛起的必然性隐寓于其表征和原因之内,即公法法律文件的逐步完善,公法学术的迅速发展,公法向私法的渗透以及社会对公法的热切关注。而正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中国公法的崛起,这也给中国法学带来了三大机遇:拓展了中国法学的发展空间;推动了中国法律体系和法学体系逐渐趋于比较平衡的发展;促进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交叉互动。同时,公法崛起也给中国法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双向互动上,构建规制国家权力的严密体系。 相似文献
13.
Welfare expendi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rigidity, i.e., it goes up easily but is very hard to get down. We introduced welfare rigidity into a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that includes government expenditur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welfare rigidity and the composi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on economic growth and family utility. Our findings show that welfare sp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have a non-monotonic relationship that is negative or inverted U-shaped depending on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Higher welfare rigidity reduces long-term economic growth and household utility. According to the estimated optimal size of welfare expenditure, China,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has to do all it can to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but must at the same time weigh its limited resources so that its welfare expenditure does not fall into a “welfare trap.” 相似文献
14.
便民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相对集中许可权制度、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制度、行政许可的费用制度、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制度、行政许可的法律责任制度等五项制度之中。行政许可法中的便民原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体现,是行政机关“执法为民”原则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保障公共支出省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借鉴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的经典理论和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依据中国31个省份的年度截面数据对影响各省社会保障公共支出水平的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模型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各省级政府的社会保障公共支出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政府力量是造成各省社会保障公共支出水平差异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单位体制因素,再次是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权力缺席与权力失约--当代中国的公法漏洞及其救济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文章认为,当代中国法律中存在着明显的权力缺席现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观念的,也有体制的.观念的原因主要有国家主义法律观、强制主义法律观和管理主义法律观的负面影响;体制的原因则指我国现行立法体制(特别是由有关政府部门起草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法案)的弊病.权力的缺席是导致权力失约的重要原因,这主要表现为权力缺席使控权对象缺失,使权力制约失去了规范依凭,同时也使权力在法外推定有了"必要"和可能.而权力一旦在法外能够推定,则意味着权力扩张和权力失约成为必然.为此,作者提出要真正控权,就必须注重公法建设的主张.公法倘要克服权力缺席现象,需强调控权的立法宗旨、确权的立法内容、护权的立法技术和越权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7.
Zeng Linglia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7,38(3):140-156
The rule of law has international as well as domestic attributes, so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the domestic rule of law and the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Using the thinking behind the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to build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is both necessary and inevitable. China should put into practice the idea of the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at the institutional and the governance levels, and should at the same time participate in the UN’s rule of law activities and in international rule-making, thereby extending its rule of law discourse power and influe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sphere.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支总体上"收大于支",运行状况良好。但部分省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依然存在当期"收不抵支"现象,并且该统筹地区出现的养老金缺口呈现出扩大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健康运行。本文在总结分析这些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多元权利基础、公权力权威与良法之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进中国法治进程 ,并不仅仅是法律制度的简单植入或法律体系的建构 ,也不仅仅是“依法治理”对秩序的促动 ,而关键在于重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即大力推进市民社会自主性 ,以多元社会权利来平衡和制约国家权力 ,缩减国家权力职能和建立其合法性权威 ,并弘扬正义法精神以实现良法之治。只有这样 ,以权力制约和权利保障为核心取向的法治秩序才能最终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