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治县成立20年来,全县独立核算工业和个体经营单位 675个。其中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10个,500万元以下非国有企业及全部个体经营单位665个。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国有企业2个,股份制企业7个、私营企业1个。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23997万元,比上年增加54.16%。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16468 万元,比上年增长52.9%。实现工业增加值8076万元,比上年增长 3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15480万元,比上年增长35.29%。实现利润总额1218万元,比上年增长127.66%。实现利税总额 2465 万元,比上年增长51.79%,企业亏损面 40%。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  相似文献   

2.
简讯8则     
《民族论坛》2007,(10):64-64
<正>今年上半年,湘西州实现生产总值84.54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高居全省第一位,为历史增速最快时期。三次产业全面增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1.35亿元、37.76亿元、35.43亿元,分别增长4.4%、26.4%和13.9%,同期分  相似文献   

3.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成立30年来,认真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优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05亿元,是1984年的49倍;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77亿元,是1984年的73倍;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9.8亿元,是1984年的9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466元,是1984年的16倍.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做好永州市民族地区(包括民族乡,下同)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市民宗委近期组织力量对江华、江永、宁远、新田、双牌等县及其所属乡村进行了为期半月的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研究情况综述如下。一、在新一轮民族扶贫开发中采取的政策和措施2001年实施全国全省新一轮扶贫规划以来,永州市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步伐。2004年,江华瑶族自治县和21个散居瑶族乡完成地方国内生产总值19.08亿元,比2000年增长21.06%;完成财政收入9698万元,比2000年增长29.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比2000年增…  相似文献   

5.
<正>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处湖南省西南部,县域面积2210平方公里,辖7乡6镇4管委会和1个国有林场,总人口27万,其中苗侗等少数民族占73.9%,属比较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山区。25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科学谋划、全面推进靖州经济社会建设,创新构建生态优美、环境整洁、秩序井然、幸福安康的和谐宜居社会,靖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预计2012年底全县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16.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7.8亿元,分别是1987年的30.7倍、120.7倍、19.7倍、17倍和88.6倍。  相似文献   

6.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 ,1998年 ,沿我国陆地国境线分布的135个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国内生产总值规模(按当年价格计算 ,下同)826亿元 ,相当于全国总量的1 1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320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223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283亿元 ,产业结构为38 8∶27 1∶34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983元 ,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低36 3个百分点。到1998年 ,135个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共有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197个。当年实际利用外资9720万美元 ,实现出口总额167亿元。1998年 ,13…  相似文献   

7.
《民族论坛》2007,(12):60-61
<正>2003年2月,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战略部署,湖南烟草顺利进行了工商分设体制改革,成立了湖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和湖南中烟工业公司。以杨先杰同志为局长的新的局(公司)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坚持改革创新、规范经营,坚持科学、和谐发展,全省烟草系统一年上一个新台阶,每年实现税利以平均40%的速度递增,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03至2006年,全省共完成卷烟销量800.92万箱,烟叶收购955.59万担,实现税金81.37亿元,实现利润91.44亿元,出口烟叶2.2万吨,创汇8424万美元。  相似文献   

8.
2011年,恩施州GDP首次突破400亿元,由2007年的198.6亿元增加到415亿元,年均增长11.5%,同比增长13.5%;规模工业增加值从28.9亿元增加到97亿元,年均增长2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87.5亿元增加到300亿元,年均增长27.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10亿元增加到31.8亿元,年均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63亿元增加到156亿元,年均增长19.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年来,湘西自治州的工业发展较快。1987年全州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07亿元(不含村以下工业),净增1.6亿元。超额17.8%完成了年计划,比上年增长30.26%,增长幅度列全省13个地州市首位。但是在工商银行开有贷款户的13~5户国营工交企业情况却不理想。这些企业的产值增长12.2%,销售增长44%,利润增长24.3%,流动资金贷款增长25.3%,产值的增长幅度远远小于贷款的增长幅度和全州工业的产值增长幅度。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金融体制不健全,经营机制单一、僵化,且不合理,以至形成了银行包企业资金供应、企业吃银行大锅饭的局面,资金浪费现象极为严重,信用杠  相似文献   

10.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处湖南省西南部,县域面积2210平方公里,辖7乡6镇4管委会和1个国有林场,总人口27万,其中苗侗等少数民族占73.9%,属比较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山区。25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科学谋划、全面推进靖州经济社会建设,创新构建生态优美、环境整洁、秩序井然、幸福安康的和谐宜居社会,靖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预计2012年底全县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16.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7.8亿元,分别是1987年的30.7倍、120.7倍、19.7倍、17倍和88.6倍。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全国一样,乡镇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迅速崛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总格局中的“半壁江山”。以湖南慈利县为例,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8亿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64.7%,上交税金2202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48.3%,分别比上年增长60%和40.7%,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慈利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从整个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经济效益来看却远不如沿海发达地区高。因此,发展乡镇企业,不仅要增加产值,更要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2.
湖北西南部、恩施东南隅的鹤峰,东眺江汉、西望巴蜀、北邻长江、南接潇湘,这块神奇的土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演绎了辉煌灿烂的民族历史。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30年来,鹤峰各族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光辉照耀下,在历届县委、政府的带领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日趋改善,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截至2013年底,鹤峰实现县域生产总值39.5亿元、增长11%;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4.7亿元、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7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1元,分别增长10.8%和15%。  相似文献   

13.
观发展     
<正>初步核算显示,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15902.12亿元,增幅为14.5%。其中,工业对我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1%,成为湖南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1月25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10年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张世平通报湖南2010年主要发展数据。  相似文献   

14.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之一,辖七县一市,均属中央或省级扶贫对象。经济运行总量小、速度慢、质量效益低,截止2004年末,湘西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8.77亿元,仅占全省存款总额的2.11%,贷款余额106.73亿元,仅占全省贷款总额的2.38%。尤其近几年来,受“抓大放小”政策影响,金融机购曾一度掀起“寻大户、傍大款”热,但随着部分大企业的停产或破产,金融业信贷风险逐步显现,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震荡。一、贷款垒大户基本情况1、银行贷款垒大户情况。2004年末,湘西州共有法人企业1300户,贷款额度居前5位的企业(湖南三立…  相似文献   

15.
<正> 在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转变增长方式的过程中,贫困地区应该怎样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地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本文拟以湘西龙山县为例作一探讨。 龙山县位于湖南西北边陲,地连湘、鄂、川三省,与三省9个县(市)交界。1995年末有人口49.89万,少数民族人口占61%。境内群山耸立,峰峦起伏,全县总面积31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仅占10%,山地占80%。1996年县内生产总值8.8亿元,比上年增长2.5%;财政税收1.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乡镇企业总产值5.1亿元,比上年增长35%;农  相似文献   

16.
首市位于武陵山区中心腹地,是湖南省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县级市,国家“西开”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吉首市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推进扶贫攻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调节、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综合性措施,强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02年,全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万余人,实现劳务输出收入1.11亿元;在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劳务输出的收入占22%。劳务经济占有较高份量的第三产业成为吉首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全年完成增加值8.21亿元、同比增长10%,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劳务输出不仅促进了全市…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不久前,我们会同统计部门对郴州市13个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郴州市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状况据统计,2004年郴州市13个少数民族乡镇主要经济指标比上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实现生产总值3.7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幅分别达到14.8%、24.7%和24.5%,二、三产业增加值增幅大大超过第一产业;实现财政收入0.13万元,比上年增长7.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亿元,比上年增长36.4%…  相似文献   

18.
<正>古丈地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是一个面积1297.45平方公里、人口13.85万的小县,土家族、苗族占总人口85%,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占GDP22.4%和14.7%,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分别为6532元和439元。这样一个地处偏远、工业薄弱、普遍贫穷的地方,如何通过发展新型工业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跃式发展,笔者不揣冒昧、略抒拙见。  相似文献   

19.
(一)湖南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的差距比较 1、湖南民族地区农民收入与全省比较.长期以来,湖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几年来,民族自治地方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一点,我们可以将这几年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2001年,湖南民族地区人均纯收入是1365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265元,民族地区占全省水平的60.26%;2002年,湖南民族地区人均纯收入是1401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398元,民族地区占全省水平的58.42%;2003年,湖南民族地区人均纯收入是1487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533元,民族地区占全省水平的58.70%.  相似文献   

20.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综合经济实力上了一个新台阶。粮、油、禽蛋等主要农副产品大多丰足,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观,内外贸易增长较快,交通邮电通讯事业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民族自治地方各族干部群众的努力之外,离不开国家的大量投入。1996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119.06亿元,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长了十几倍,而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固定资产投资从1978年的0.79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15.09亿元,也增长了18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