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分析走向综合是现代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 要,是解决困扰当今人类社会许多问题的根本途径。工程教育及其人才培养与现代科 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综合对工程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工程 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学科综合的四条对策,即以系统综合为导向,更新教育理念,以工业 界的需求期望为目标,重构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多学科的工程研究为先导,培养高素 质的师资队伍,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基础,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科技与人文视野下的工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教育中,加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地联系与融合是促进工程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关键因素。首先,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不断走向通识化、综合化和复合化。其次,应该注意到人文教育与工程教育结合的时代性、文化性和特殊性,提升工程教育的内涵和品质。再次,以通才教育和通识教育为抓手,在工程教育中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联系与融合;通过借鉴STS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工程教育中得到更好地结合。最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与工程教育自身的特点和属性推动着工程教育走向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视域下中外合作办学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合作办学成为实现教育全球化及提升教育综合能力、推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办学模式。尽管中外合作办学已逐渐走向成熟,但在教学效果评估、教育资源整合、教育主权把握等方面仍存在着突出问题。因此,要在教学模式上、教学理念上和教学管理上推陈出新,寻求发展。  相似文献   

4.
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中,预备党员比例很高,一部分学生将带着预备党员身份走向社会。切实加强预备党员教育管理,全面提高大学生党员综合素质,是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示精神,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的重大举措。我们要充分认识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前进方向,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的方法途径,真正把大学生预备党员培养成为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突出,思想上坚定的青年先锋模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生活德育要从理论走向实践,必须着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环境。生活德育环境构建的主体呈多元并存的趋势,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是众多主体中的核心部分和主导力量;其中心场域仍然在学校;生活德育环境构建既需要精神资源也需要物质资源;在构建途径上,重点应做好人本主义课堂的建设,校园环境中隐性课程的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周大仁 《中南论坛》2006,1(1):32-33,3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要抓好五大工程: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农村医疗卫生工程、农村文化工程、农民创业工程和村民自治工程。政府要转变职能,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地方高校从过去的学术型人才培养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必须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要适当压缩理论课、合理增加实验课、相应延长实训课,拓展教学空间,加强教学基地建设;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维度上,要从单一僵化走向多样灵活,注重先进教学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维度上,要从理论取向走向实践取向,更加重视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强调学生实践技能的系统训练和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8.
大工程观是以综合理性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是将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文化以及审美艺术、伦理道德等价值观整合起来指导工程实践的一种教育模式。在此理念下培养的工程人才要具备深厚的工程素质、广博的综合知识背景、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要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等途径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9.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开展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性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由封闭走向开放;在教学方式上,应抓好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两环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一世纪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社会上的产学研合作和高校内部的教科产结合。这种一体化进程中高校科技工作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对工程教育的促进作用;工程专科教育中目前强调基础知识的必须、够用为度及加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克服这种模式中的功利性,而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工程教育适应“两个转变”必须从工程科学教育向工程实践教育回归,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这种回归;当前的教育经费紧缺,要对教育资源优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 ,大学将被推向经济社会的中心 ,随着高等教育重大变革 ,植根于高等教育中的校园文化内涵、发展特点也要发生深刻的变化。其表现为 :大学校园中的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更加突出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发展将在大学中进一步贯彻 ;校园文化在走向社会和引导社会发展上的统一 ;为社会提供服务将成为大学所肩负的重要使命多层次、多格局的个性化校园文化日趋突显 ;高校校园文化将由相对封闭走向全面开放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工程教育是培养工程人才的主要渠道,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工程人才的客观要求,工程人才的公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人才的公民教育过程中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专业教育与公民教育的有机融合;发展继续工程教育,保持工程人才公民教育的可持续性;注重社会实践,强化公民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3.
治理延边城镇贫困人口的主要对策 :一、要强化领导干部责任 ;二、要完善再就业工程 ;为下岗职工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 ;三、要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四、要鼓励、支持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活动 ;五、要强化职业培训教育 ,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思想教育隐性艺术化的方法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要将思想教育融入日常管理,使之从课堂教育走向生活引导;融入具体人文关怀,使之从理论说教走向真情感化;融入心理健康辅导,使之从外部灌输走向心理疏导;融入现代网络技术,使之从直面教育走向隐形牵引;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使之从理论宣传走向氛围熏陶;融入各种实践活动,使之从理论学习走向实践锻炼;融入各门学科教学,使之从单向着力走向多维合力,才能解决传统思想教育显性有余而隐性不足的问题,进而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高等工程技术教育面临的困扰与思维惯性 高等工程技术教育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就其专业特点来讲,一是传授知识;二是培养工程思维能力;三是掌握一定的技能。这三个方面必需有机的统一起来,缺一不可。特别对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来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后两个方面,才能保证学生在业务素质上达到合格。 要做到上述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学校必需具有一定的条件。比如,从硬件上来说,要培养工程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就必须有相应的实验设备和实习场所。学校教育理应适当有所超前,实验设备和实习场所应该比工厂企业更先进一些。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16.
过程工业工程教育必须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通过教育综合改革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知识、能力、品质”三位一体的工程人才.为有效地推动过程工业工程教育综合改革,本文提出了包括更新教育观念、基于PBL的教学方法改革、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校企协同机制的建立、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强试点学院或试点班建设等六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社区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顺应着社区民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提上日程。文章提出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路径,首先要依托社区教育工作理念的逐步本土化;其次是国家公权力与社会介入的定位要逐渐趋于合理;最后是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自身素质要提高并走向职业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下的教育评价:趋势与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结合国内外正在进行的评价实践,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新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在评价主体上呈现出主客体之间渗透的互动过程;在评价目标上强调鉴别性与导向性并重;在评价方法上注重质性与量化之间融合的多元化走向;在评价途径上突出目标性和过程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满足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电气信息一体化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的模式:要从基础做起,培养学生基本的工程技能和工程感觉;建设科学系统的实训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实训和国际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注重提高教师的培养能力和服务能力,以及人文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代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轨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开始,到 1949年止,我国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并逐步完善。其发展轨迹:从其自身发展模式上看,近代我国研究生教育经历了概念酝酿—实践探索—法制化的过程;从政策规章上看,学位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完善,在近代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从边缘走向核心;从近代研究生教育的招生方式和培养模式来看,招生方式从自荐并接受审核走向公开考试,培养模式也从科研型走向课程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