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是当代法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之一。她在进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深受巴赫金语言哲学理论和狂欢化文学思想的影响,并认为巴赫金的研究不仅阐释了文本之间的关联关系,而且预示着在诸学科之间建立间性联系的可能性。她借用巴赫金的研究成果以及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价值生成理论,在解释文本间性、现象文本与生成文本、过程主体、符号与象征等独特概念的同时,深入探讨了文本意义的形成过程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评析了巴赫金以对话为核心的美学与文化理论,以及巴赫金理论对当代西方文论的深远影响,认为巴赫金关于历史转型时期的文化理论,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既宏观又微观,结合了“历史与美学的思考”。巴赫金对文学本文作的语言结构和形式的意识形态分析,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方法的重要发展。巴赫金理论主要包括:复调、语言杂多、狂欢化现象;自我与他者的对话和主体性建构;言谈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对话主义不仅是对转型期文化的不确定、未完成性的一种理论概括,而且提供了思索、把握当代文化的历史视界。  相似文献   

3.
试论巴赫金的“文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确认"文本"是语言学、语文学、文学学诸人文学科的第一性实体,是人文思维的直接现实,巴赫金有力地捍卫了人文科学的"科学性",他通过确认"话语文本"是一种有声的超语言的表述,是主体间的交锋互动的事件,有效地坚守着人文科学的"人文性".通过确认"文学文本"具有"双声语"品质,巴赫金精辟地阐明了文学创作的"对话性"与文学接受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4.
巴赫金以“超语言学”命名的话语理论是在对以洪堡为代表的个人主观主义和以索绪尔为代表的抽象客观主义的语言哲学展开双重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建构的。在规避个人主观主义忽视社会性和抽象客观主义仅仅关注体系性的局限后,巴赫金主张以现实生活中以交际为目的的话语作为研究对象。由于研究对象的转换,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导致了语言哲学最为关注的意义观的转型。巴赫金以“超语言学”命名的话语理论的建构,其意义在于重建了语言与主体、语官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上,实现了主体性和历史性这种“被压抑者”的重新回归。  相似文献   

5.
巴赫金的对话交往思想,把人看作是交往中的存在,肯定语言是交往的中介,强调交往的主体间性,认为人的自由、平均的交往才是人的真正解放。巴赫金的交往思想不仅与马克思的交往思想有许多相通之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马克思交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本问题是巴赫金与洛特曼在各自的符号学理论中都论述到的一个重要问题,他们在文本语言的定位、文本意义的探求、文本意义的解释上,都有着各自的角度,但对文本语言特性的确认、文本间关系性的重视、文本意义的开放性解释,却有着共通之处.巴赫金与洛特曼之间的互动与应答,在文本系统内外形成了开放性对话,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文艺符号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拉伯雷研究>一书中渗透着巴赫金的狂欢诗学思想.巴赫金漂泊的边缘人生活使他终生寻找、建构与苏联官方意识形态对话的空间狂欢诗学.狂欢节生活、民间语言以及民间文化的边缘性是破译狂欢诗学之边缘品格的入口.中心与边缘在理性诗学与狂欢诗学的对立发展中共存与对话,这是巴赫金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8.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衍柱 《文史哲》2001,(2):51-56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揭示了一个观点多元、价值多元、体验多元的真实而又丰富的世界 ,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理论自身的范围。对话成为联结古今中外文化和文论的桥梁。它在文学作品中具有独立性、自由性、未完成性和复调性等特点。对话———独语———对话的不同形态 ,展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轨迹。对话理论、对话思维对中国文化、文论的发展 ,对推动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进步 ,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话是文艺学家巴赫金的核心诗学理念,同时也是思想家巴赫金对存在的独特表述。对话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语言的本质:人在言语中生存,在对话中与他人、与世界建立联系。世界在话语中得以显现,话语就是存在的家园。于此可以看到巴赫金思想与海德格尔语言存在论的异曲同工之处。  相似文献   

10.
周启超 《浙江社会科学》2023,(12):143-150+161
理论之树也可以常青。世界人文学界对巴赫金的发现已走过一个甲子的历程,国际“巴赫金学”历经四十载风云,巴赫金理论的思想魅力仍不减当年。俄、英、德诸国“巴赫金学”专家仍在对巴赫金理论进行深耕。不论是对巴赫金之于叙事学的贡献所做的学术史梳理,抑或对“复调小说”与“复调音乐”的关系所做的学理性重审,还是从理论建构风格来看巴赫金“对话论”的文化哲学品位,甚或将“对话论”作为人文科学推重的一种理念,也作为人文科学适用的一种方法,这些探讨都在表明:“超语言学视界”与“多声部对话”路径,已然成为以多元文化互识互动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的世界人文学者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11.
巴赫金在批判结构主义对语言进行的抽象而又封闭的研究中,认为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符号,是人类用以交际传达思想的工具,因而语言永远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过程之中,离开了语境研究,就不能真正研究语言的意义.作为语言哲学家,巴赫金强调必须改变结构主义以来所形成的语言学研究方法,认为要在对话与交往中深刻认识语言本质,进而构筑了与结构主义不同的语言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2.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是Martin和White发展的评价系统中介入子系统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可以从语言哲学观、对话性来源、对话性的体现三个方面来系统归纳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基本内客,并进一步考察对话理论与介入系统的关系.介入系统和对话理论有相似的语言哲学观,它部分地借鉴了巴赫金关于对话性来源、体现方式的观点,并有一定发展;但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观点没有涉及,而这些方面对介入系统以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话语:从巴赫金/伏罗什诺夫、阿尔杜塞、拜肖到福柯 “话语”这个术语始于巴赫金,其后的伏罗什诺夫、阿尔杜塞、拜肖、福柯等人也对这上概念进行了自己的阐释。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表明,他不会囿于语言形式的分析,而是着重对语言的社会历史性的分析。正是在此基础上,他  相似文献   

14.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是用全民性的广场狂欢和加冕脱冕仪式来实现对权威的反抗和消解。鲁迅的《阿Q正传》就充满了这种巴赫金式的狂欢化因素。通过阿Q的行为与语言的狂欢,鲁迅把丑恶与善良、高雅与粗俗、悲剧与喜剧等因素融为一体,实现了对统治权威的反抗和消解。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5,(3):31-35
通过逻辑分析法与内省思辨法可以发现,语言的社会属性、主体间性和巴赫金的对话主义是语言评价理论的存在论基础。经验主义、主观性/主体性、主客两分、建构主义是语言评价理论的认识论基础:首先,经验主义是评价理论的认识论基础,这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经验元功能及其研究方法决定的;其次,评价理论中的评价都是指主体的评价,以主客两分为前提;再次,评价理论属于建构主义范畴,一方面,词汇语法构建评价意义,另一方面,评价意义构建社会意识形态。在价值论上,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以情感主义为基础,介入和级差系统以巴赫金的对话主义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巴赫金的研究中 ,现在所能找到的直接与果戈理相关的研究文章有 :《拉伯雷与果戈理———论语言艺术与民间的笑文化》、《讽刺》、《果戈理之笑的历史传统和民间渊源问题》等。从这些文章中我们不仅可以发现巴赫金的果戈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概貌 ,而且可以发现 ,巴赫金通过对果戈理的研究 ,深化了他对狂欢化问题的思考。这种深化性体现在巴赫金将狂欢化问题本土化和现代化了。在《费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中 ,巴赫金开宗明义指出 :要解开拉伯雷为世界文学留下的谜团 ,“只能通过深入研究拉伯雷的民间源头…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4,(12):115-118
学界对巴赫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理论的翻译、介绍以及理论本身,没有更多顾及巴赫金的理论背景以及他对其他理论体系建构的影响力。综合分析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的"主人公"与"复调世界"两大范畴,与小说叙事理论中的"人物"、"叙述者"、"叙述世界"等范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小说叙事理论中的"人物"、"叙述者"、"叙述世界"等范畴充实了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中的"主人公"与"复调世界",这两种理论形式共同指引着小说的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18.
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进入中国学术界以后 ,如同在苏联面世之时一样 ,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与误解。本文从讨论复调小说理论与语言哲学的关系入手 ,选取一个与传统文艺创作理论不同的解读视角 ,力图廓清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巴赫金的独具特色的语言哲学与行为哲学构成了复调小说理论的哲学基础 ,而从一定的哲学理论出发认识复调小说理论 ,先前存在的一些争议和误解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思想形象”是巴赫金复调诗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话语,也是构建他整个对话理论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它源自于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文本的精细解读和重要理论发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普适性。透过巴赫金的理论表述,我们发现“思想形象”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特点:可描绘性、现实性和对话性;弄清“思想形象”特点和内涵,既有助于人们对陀氏小说的准确阅读,又有利于我们理解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学界虽然肯定了巴赫金与叙事理论的关系,但对两者之间具体关系的研究不是很全面。表述是巴赫金表述诗学体系的核心概念,表述兼具表达之意与叙事之义,表述与叙事作为方法论的一个概念范畴,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从概念上讲,表述与叙事都涉及内容、结构、形式等范畴;从研究对象上讲,符号、话语、文本同属于两者的研究对象;从理论来源上讲,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索绪尔语言哲学都对两者产生过影响。因此,从概念、研究对象、理论来源三方面讨论表述与叙事的关系,可为巴赫金研究与叙事学研究提供一个新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