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社区就业工作是从1999年开展起来的.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社区就业的政策,为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到社区实现再就业奠定了政策基础。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立后。社区就业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目前,全省已有3116个城镇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社区聘任劳动保障协理员6360人。7年来社区实体不断发展,累计创产值67.4亿元,创税利4.1亿元.吸纳下岗失业人员37,4万人。社区已经成为我省就业再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十五”期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99,7万人.其中社区新增就业35万人.占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15.2%。  相似文献   

2.
2004年以来,各地按照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的部署和要求.以城镇社区为创建对象,以促进各类下岗失业人员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帮助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对象就业再就业为重点,积极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进我省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和社区就业工作.省劳动保障厅决定对242个社区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的称号。[编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养老金实现社会化发放.超过60%的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目前,全国退休人员已达5000万人.预计2010年将达到7000万人左右,各种老年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完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加快公共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发展老年护理服务,兴建老年公寓,提高退休人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劳动理论与实践》2007,(3):F0004-F0004
在眉山实施工业强市进程中,眉山市劳动保障局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创新举措,锐意进取,突出就业再就业工作重点.狠抓社保扩面征缴工作难点,把握劳动保障维权工作热点,切实加强和改善服务软环境建设,积极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截至去年底,全市已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3.5万余名,城镇新增就业2万余人,组织劳务输出1.1万余人,社保扩面征缴目标任务全部超额完成,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取得了新进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广元市市中区宝轮镇位于白龙江下游.距广元市城区27公里,属国家级卫星小城镇,镇内有各类企事业单位168家,22个行政村.1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万余人。全镇下岗失业人员达6617人.其中“4050”人员112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00人,此外,还有濒临破产的企业6家.4000余人即将解除劳动关系进入社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特困企业多、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多、城镇特困户多、农村转入城镇的富余劳动力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攀枝花市仁和区大河中路街道有3个社区,人口3万余人,机关企事业单位68家,民营个体私营组织1100户,市属国有企业23家.职工12870人.待岗人员3772人.其中“4050”人员110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00余人。2003年5月,街道成立劳动保障所社区成立劳动保障工作站以来,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街道劳动保障所先后被省政府、市就业局评为再就业先进单位,所辖的大河南路社区被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所长杨方军被省就业局推荐参加了国家劳动保障部组织的《劳动保障协理员》教材编写。特别是该所成立的全市首家就业协会,为推动社区就业工作上台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攀枝花市东区密地街道人口近3万人,辖区有攀钢及市属企事业单位48家。随着企事业单位改革力度加大.下岗分流人员不断增多,离退休人员脱离单位进入社区.辖区现有失业人员1048名.离退休人员2230多人。针对辖区失业和退休人员多、居住分散、管理难度大的实际,密地街道于2003年成立了劳动保障所,并建立了六个社区劳动保障站。  相似文献   

8.
南江县南江镇杨家河社区是2002年原广旺矿务局南江煤矿依法关闭破产后由广旺能源集团公司移交给南江县政府后成立的。社区占地面积45万多平方米。现有居民1438户、5233人,退休人员660人,退养人员83人,抚救人员93名.失业人员407人。社区设有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服务中心和退管站,劳动保障工作人员3人。辖区内有南江煤电公司、南江煤矿劳动服务公司、南江镇九义校、  相似文献   

9.
《劳动者》2005,(2):41-41
2004年初,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全省新增就业岗位23万个,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2.5万人,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的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截至12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共25.3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O.3万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2.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均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0.
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3.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32.5万人,其中“4050”等困难对象再就业10.2万人,均为我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完成情况最好的一年。年末全省结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比上年末下降了0.1个百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实行养老保险最核心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保证每一个离退休人员能够按时足额领到养老金,保险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自1998年7月我省全面启动“保发放”工作以来,全省劳动保障部门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关于“两个确保”的决策,始终坚持把“保发放”工作作为劳动保障部门的首要目标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基金收缴,加大清欠力度,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大力推进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较好地保证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到目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率保持100%,做到了政策到位、资金到帐、保障到人,维护了社会大局的稳定。在确保当期发放的同时,还筹集资金补发1998年之前的历史拖欠,补发金额50578.75万元,补发人数232408人。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与档案管理 劳动保障部门的专业档案主要包括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险两项专业档案。劳动就业专业档案是指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就业管理、维护劳动权益过程中形成的专业档案。近年来就业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仅2005年1至3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0万,共有11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这其中,作为保障职工切身权益、记录职工劳动状态的企业职工档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全国情况看,虽然国有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普遍比较规范,但在大多数已破产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以及个体经营中.企业职工档案的管理基本处于随意状态,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分散、缺少监督机制,基础设施普遍较差,档案内容缺失严重,转递手续不健全等。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险专业档案是指社会保障部门在经办社会保险业务中形成的专业档案。有关数据显示,到2005年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参保人数达16554万人,失业保险为1041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12708万人,工伤保险7009万人.生育保险4488万人,而在相关专业档案管理方面。社保部门形成的件材料数量巨大且管理失衡,管理规章制度亟待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三台县劳动保障局坚持以全力巩固“两个确保”、扎实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中心.推进劳动保障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显成效。1至10月.全县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达3000余万元.扩面505人:医疗保险新增参保1877人.完成全年扩面任务的225%;离退体人员养老金做到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发放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4.
蓬安,川东北古县.名学家司马相如故里。人口68万.现有企业参保人员9421人.退休人员4258人。基本养老金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去年以来,蓬安县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按照“场地落实、人员配齐、经费保证、统一制度、统一职责、规范动作”的模式.建成了14个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79个互助服务组织.覆盖了所有城镇居委会和农村乡镇.覆盖率100%,  相似文献   

15.
标准化管理服务社区建设是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通江县坚持“统一领导、总体规范、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的原则。扎实开展标准化管理服务社区建设,县社保局退管中心依托城区6个社区和49个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立基层退管服务机构,形成了辐射全县的退管服务网络.将现有1.2万多名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社区管理率达到96%。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广安市针对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50万,就业和再就业十分严峻的形势,把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所(站)作为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服务平台。加大建设力度,有力促进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前,全市建立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54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62个。聘用专兼职工作人员286人,没有建立站、所的乡镇也都确定了负责劳动保障事务的工作人员,基本形成了市、县、街道、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在开发就业岗位,加快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进程.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巴中市劳动保障局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劳动保障中心工作,坚持“依法行政、热情服务、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宗旨。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观点,不断强化执法人员工作素质,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执法水平,依法制止和纠正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现象和行为,及时、稳妥地解决劳动争议。切实维护了广大劳动的合法权益.对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2002年到2005年的4年中.督促1127户用人单位参加了社会保险,依法追缴社会保险费3435.93万元.责成用人单位与19071名职工补签了劳动合同,取缔非法职介机构27家,清退童工125名,为劳动追讨工资1987.47万元,清退风险抵押金56.53万元,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052件,处理突发应急事件90起。  相似文献   

18.
2008年.泸州市江阳区劳动保障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快又好发展的丁作取向.以“三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以民生工程为主线.以工作创新为动力.扎实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截至11月底.城镇新增就业509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2748人.困难对象再就业1142人.消除12户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3.98%:城镇养老保险覆盖3.06万人.各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全部提前完成。  相似文献   

19.
宜宾市翠屏区东城街道东街社区突出抓好就业岗位开发、推进社区就业“人本”服务,走出了一条抓就业、促发展、得稳定的新路子。截止去年底社区登记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303人,已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295人。就业率97%,“4050”人员就业率91%,被省劳动保障厅授予第一批“四川省充分就业社区”称号。  相似文献   

20.
数据     
●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进展良好 1-6月,我省城镇新增就业35.9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5.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4.8%。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17.4万人.同比增加3.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2.5%。其中“4050”等困难就业对象再就业5.9万人,同比增加1.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4.3%。全省共帮助1.1万户“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至少有1人就业再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