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总结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髋内收畸形的效果,针对内收肌群痉挛的不同情况选择切断不同的神经节段,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并对其治疗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对596例伴髋内收畸形的脑瘫患者施行了SPR术或SPR+内收肌部分切断术.其中男364例,女232例,年龄3 ~ 24岁,平均9.8岁.根据术前内收肌痉挛的不同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第1组:整个内收肌群痉挛,第2组:以长收肌痉挛为主,对第1组行腰段SPR治疗,神经节段分别选择L3、5及S1后根和L4、5及S1后根.对第2组分别行一期SPR+矫形术和分期治疗,术后1周对患者进行观察评估,术后6个月和1年时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调查.结果 第1组术后肌张力缓解率为97.7%,髋内收畸形改善率为86.6%,第2组术后肌张力缓解率为97.6%,髋内收及步态改善率为85.3%.结论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够长期有效地解除肢体痉挛,改善肢体功能.神经节段选择L3、5及S1后根或L4、5及S1后根在改善髋内收方面无明显差异,SPR与矫形分期手术的效果要优于一期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对老年高危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选取标准化护理前(2014年3~10月份)于老年内科住院的589位患者进行调查,根据我院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评估单的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统计高危患者所占比例及发生跌倒事件的比例。试验组为标准化护理后(2015年3~7月)于老年内科住院的379位患者,根据我院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评估的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统计高危患者所占比例及发生跌倒事件的比例。结果标准化护理前:其中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6分的高危患者12人(其中60岁患者11位,60岁患者1位),占总人数的2.04%;发生跌倒2例,占高危患者的16.67%。标准化护理后:其中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6分的高危患者13人(其中60岁患者13位),占总人数的3.43%。发生跌倒1例,占高危患者的7.69%。结论标准化护理可有效减少老年高危患者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研究人员发现,检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的厚度,有助于及早发现罹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阿尔茨海默氏症是因脑部神经退化而产生的病症,也是最常见的一类失智症。患者通常是靠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查脑部是否缩小或脑神经是否受到损坏。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因此脑神经退化的迹象,也会反映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上。研究人员对141名年龄超过60岁的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与123名健康者对比后发现,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的厚度比健康者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平角涡虫(Planocerareticulata)脑神经节胆碱酯酶的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胆碱酯酶阳性细胞分别分布于脑神经节的吻端腹侧面、前腹侧面、中央腹侧面和后背侧面的细胞层中,各阳性细胞在脑神经节中均为左右对称分布.前腹侧面阳性细胞的突起向背内侧延伸,经交叉后进入对侧纤维网中;中央腹侧面阳性细胞的突起向中线延伸形成联系;后背侧阳性细胞的突起向腹外侧延伸进入同侧纤维网中.神经节中央的神经纤维网中具有丰富的阳性纤维,前部反应较强,后端反应较弱.由脑神经节发出的各神经干均呈胆碱酯酶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启民 《新天地》2017,(5):62-63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正呼吁人们对老年人如何融入社会的关注. 德国:6成退休后坚持工作 到2050年,德国20岁以下年轻人的数量将只占全国人口的15%,与此同时,80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也将占到人口的15%.老年人的不断增加,使得"老"这一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改变,"老年"的界定正逐渐往后推迟,60岁到69岁是老年中较年轻的阶段.在这个年龄段,德国人的心理特征多为满足、积极以及精力充沛,自我感觉和年轻人一样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微创介入治疗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本院收治的符合颈源性头痛诊断标准的患者26例,择期于CT引导下行翼腭神经节及相应颈椎脊神经节进行射频毁损治疗。观察其疗效、患者疼痛程度、发作频率和每次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15例(57.7%),好转9例(34.6%),有效1例(3.8%),无效1例(3.8%)。完全缓解率57.7%,总有效率为96.2%。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VAS)评分由7.86±1.05分降为1.08±1.02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每周头痛发作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陈声波 《老友》2012,(10):63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长寿的主要"杀手"。据有关资料报告,老年人癌症发生率比其他各年龄人群高出100倍。60岁以上老年人恶性肿瘤发生率达到12%。人一旦确诊为癌症,往往精神受到极大刺激,甚至出现情绪异常。常有患者家人前来咨询,面对这情况应怎样办?根据我50多年临床工作以及和病友、家属的接触与交谈,对待老年癌症患者,一定要帮助其调整心态,  相似文献   

8.
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对缢蛏和长竹蛏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两种蛏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相似,均由脑神经节、脏神经节和足神经节各1对以及脑脏和脑足神经索组成,其中左右脏神经节及足神经节分别愈合.各神经节均由表面的神经节被膜、周边的胞体层和中央纤维网构成.胞体层分层和分区现象不明显,神经元胞体发出的突起均进入中央神经纤维网.胞体根据其大小可分为直径30—45μm的大型细胞、15—30μm的中型细胞和6—15μm的小型细胞3种类型.缢蛏3对神经节内3种类型的细胞均有,且均为大型细胞的数量最少,其中脑神经节内中型细胞最多,脏神经节和足神经节内小型细胞最多.长竹蛏脑神经节内的神经元胞体主要为中型细胞,小型细胞很少,无大型细胞;脏神经节内中型和小型细胞较多,大型细胞较少;足神经节内中型细胞较多,大型和小型细胞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老年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病房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的老年患者6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观察患者带状疱疹的护理效果。结果 65例老年肿瘤并发带状疱疹患者中,治愈43例(66.1%),好转20例(30.8%),未愈2例(3.1%),总有效率达96.9%。患者平均结痂时间5.94±2.79天,平均止痛时间6.95±3.04天。结论对老年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在减轻疼痛、早期控制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上、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们评估了41例老年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并与77例脑梗死后无抑郁同龄患者比较,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康复科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147例。纳入标准:①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死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  相似文献   

11.
2001年3月至2006年2月,我科应用阿昔洛韦联合泼泥松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在减轻和预防后遗神经痛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选择具有典型症状的带状疱疹患者196例,其中男100例,女96例,年龄50~83岁,﹤60岁80例,60~70岁66例,﹥70岁50例,病程2d~4w,均有不同程度神经痛,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外用联合TDP照射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方法我科自2010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用龙胆泻肝汤外用配合TDP 照射并联合应用抗病毒、维生素治疗,对照组45例应用抗病毒、维生素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疼痛开始减轻时间及皮损开始结痂时间分别为2.42±1.62天、6.21±1.44天,对照组分别为7.05±1.74天、7.85±1.78天,有显著差异,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龙胆泻肝汤外用联合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并针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的特点精心护理不但能够提高疗效,而且可以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3.
王豪 《老友》2008,(10):55-55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等。本病好发于春秋季节。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为肝胆湿热内蕴,复感毒邪,循经发于肌肤所致。治以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之法。我经多年对此病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总结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165例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患者是否规范治疗、外在危险环境因素和早晚危险时段密切相关。结论强化老年高血压患者对潜在发生脑卒中的危害因素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预防能力,对住院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治疗干预,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老友》2014,(2):63-63
正最近,有患者来信诉说脖子一转就能听到"咔咔"的响声,但并没有疼痛或其他感觉,去医院检查后被初步诊断为颈椎骨质增生,如果发展严重有可能演变为颈椎病。患者询问这是怎么回事,该怎么治疗。这里根据有关资料,作些解答。骨质增生也称骨刺,是关节软骨退变后出现的代偿反应。40岁以后,人体内几乎所有承重关节如颈椎、腰  相似文献   

16.
2009年5月21日,我科收治高龄老年晚期肾癌患者1例,入院后给予NK细胞治疗及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91岁,主因"右肾癌术后15年,右肾上腺转移癌术后4年,全身多发转移3年余"于2009年5月21日入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手术和术后辅助化疗对老年卵巢上皮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连续选择79例卵巢上皮癌近期住院患者,她们分别进行了手术治疗和卡铂联合紫杉醇辅助化疗,并在出院前接受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结果老年卵巢癌组(≥60岁,49例)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关系、环境影响等部分得分及总生活评分、总健康评分与成年组(<60岁,30例)测试结果接近(P>0.05)。结论与成年患者一样,手术和术后辅助化疗对老年卵巢上皮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及临床各种治疗需求变化。方法选择93例择期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全部入选对象在手术前3d内;第7天接受了韦氏成人智测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Revised China,WAIS-RC)评估。结果老年食管癌患者(年龄≥60岁,52例)术后1周内发生POCD21例,患病率40.38%,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年龄<60岁,43例)(χ2=5.073;P<0.05)。WAIS-RC智测成绩中,老年手术组的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数字广度、词汇、图形排列、填图和图形拼凑等分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中、青年患者,(P<0.01,P<0.05)。术后临床医疗各种需求比较中,老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住院总时间、住院总花费、术后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心电监测时间、血压检测时间、血氧饱和度监测时间均明显多于无POCD患者(P<0.01,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经历手术后经常出现较明显的认知功能变化,临床治疗成本和时间增加。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逐步老龄化和医学的发展,老年胃癌手术患者日益增多。而老年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相对低下,基础病多,手术相对禁忌症存在,术后并发症多,因此老年胃癌患者围术期治疗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总结1996年12月至2007年3月我院60岁以上胃癌患者106例的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1.创建老年友善医院的背景1.1北京市严竣的老龄化形势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截至到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7%。根据《北京市老龄事业与养老服务发展报告》,截止到2016年底,北京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约329.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4.1%,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位~([2])。北京市户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