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咏梅  林卯 《学术探索》2012,(10):79-83
作为中国签订的规模最大、涵盖范围最广的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原产地规则作为FTA的核心,直接决定了FTA的实施效果。由于中国拟订FTA的立法技术还处于学习阶段,CAFTA原产地规则的制定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尤其是在"实质性变更"标准上,与其他较为成熟的原产地规则相比,规定得过于笼统,无法起到优化资源配置、防止区域内利益"外溢"的作用。对CAFTA原产地规则实质性变更标准进行完善将是CAFTA寻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与我国原产地法律规则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睿 《晋阳学刊》2003,(2):14-17
对产品原产地的立法保护不力,使我国很多民族品牌的发展遭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本文结合WTO原产地规则对我国原产地保护的实践问题与立法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完善我国的原产地法律规则提出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制定原产地规则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一国原产地规则差异性越大,外贸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成本和执行成本越高,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越大。目前中国在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原产地规则的构建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随着各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原产地规则的政策协调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原产地规则在定义、原则性规定、原产地认定标准、原产地认定程序等方面都与世贸组织原产地规则协议的要求存在差距。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这将对我国的原产地规则形成挑战。面对挑战,可以采取的对策就是从立法上修改、完善现行原产地规则;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在司法、执法活动中主动适用世贸组织协议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5.
原产地规则是确定货物是否有资格享受区域贸易安排优惠待遇的"守门人".原产地规则的限制程度与厂商的生产成本、利润以及区域贸易安排预期经济效应的实现和优惠关税的利用率密切相关.由此影响区内成员方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区位优势,并进而对区域贸易安排区内和区外FDI的流动产生影响.在分析区域贸易安排影响FDI路径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原产地规则影响区域贸易安排投资效应的传导机制,并进而提出区域贸易安排成员方利用原产地规则投资效应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多哈回合谈判失败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农业问题和非农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尖锐的利益对立和在这种对立之上形成的复杂的利益博弈格局;根本原因在于现存多边体制下的不民主和各国利益的不平衡。WTO规则主要体现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多边贸易体制不尽如人意,这必然会刺激自由贸易区(FTA)和双边自贸协定的进一步发展,并进一步以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面对这种局面,我国应加强自己的FTA战略,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借鉴多哈回合谈判的经验和教训。在我国的FTA战略中,构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那力  魏德才 《江淮论坛》2013,(4):120-125
地理标志问题是WTO中最为困难的谈判领域之一,TRIPS确立的地理标志多边保护规则并不完备。近年来,方兴未艾的自由贸易协议(FTA)给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使之成为贸易大国之间博弈的战场,特别是通过地理标志专门立法保护的欧盟与以商标法保护地理标志的美国,都在通过FTA扩大自己的保护范围与影响,彼此发生了利益冲突。我国应积极参与多边贸易地理标志谈判,密切关注贸易伙伴FTA中的地理标志条文,在双边FTA中谨慎对待地理标志问题,以维护我国权益。  相似文献   

8.
当前,环境合作已经成为FTA协定的重要内容.中国现正面临着严峻的贸易与环境压力,应该在FTA战略实施中强化环境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国FT战略中的环境合作,需要从细化FTA的战略规划、加强FTA的环境评估、推动贸易与环境法律协调、完善环境合作机制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中国FTA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宪法蕴含的七个理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验实证的角度上看,宪法是政治运行的真实规则;反过来说,只有政治运行的真实规则才是真实的宪法规则.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些真实的政治规则.着眼于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真正有生命力、活生生的中国宪法体系,实际上蕴含着以下七个理论模式:一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的绝对领导模式;二是弱议会、强政府的议行关系模式;三是咨议性质的政治协商模式;四是兼顾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司法模式;五是自上而下的权力监督模式;六是多元化的央地关系模式;七是公民的权利义务并重模式.这七种理论模式,既是中国政治的基本规则,也构成了真实的中国宪法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准则.只有深刻地理解、把握了这几种理论模式,才可能真正地理解当代中国的宪法.  相似文献   

10.
CEPA争端解决规则构建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EPA是我国融入区域经济经济一体化的一项举措,其一大缺陷在于根本不存在一个正式的争端解决机制,这为CEPA在未来的顺畅运行带来了隐患。而世界范围内RTA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趋势是以法律方法解决争端,我国对外已签署的两个RTA—CAFTA及中智FTA基本上建立起了法律导向的争端解决机制,为构建CEPA的争端解决规则提供了范本。CEPA应向CAFTA借鉴,构建仲裁模式的争端解决规则。  相似文献   

11.
论欧盟及美国在反规避调查中的原产地标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 《学术界》2006,(6):286-290
原产地标准与反倾销的反规避调查直接相关。确定进口国组装、第三国境内组装产品的真正的原产地,实际上决定着对该组装行为是否构成对反倾销措施的规避的判断。欧盟和美国针对反倾销的反规避调查,制定了比其一般原产地规则更为苛刻的原产地标准,这实质上相当于对基于一般原产地标准所获得的原产地资格的一种否定,也是对“规避”这一不正当贸易行为的采取更严格的限制措施,这一做法对我国现行反规避调查中的原产地标准之完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定性地分析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地分析了FTA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出口导向率对总产出有促进作用,进口渗透率对总产出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净出口额增量占GDP比值对就业人数增长率有积极的拉动作用。表明FTA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世界双边FTA的发展与我国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通过商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双边FTA)推进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增长,已成为当今国际经贸发展的重要趋势。双边FTA之所以蓬勃兴起,既有经济性原因,也有政治性原因。就经济性原因来说,在多边贸易自由化进展缓慢的情况下,各国积极参与双边FTA,不仅可以获得贸易创造等静态效应,还可以获得扩大市场规模、提升经济的竞争性、吸引国外投资、改善贸易条件等动态效应。就政治性原因来说,各国政府热衷于商签双边FTA,目的是为了扩展区域间的合作或希望通过建立经济纽带来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政治联系,进而提高本国在WTO多边谈判中的地位或者通过建立盟友关系达到其他地缘政治的目的。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双边FTA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主要表现为:双边FTA不再受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在遵循“先易后难”原则的前提下,双边FTA签署的步伐加快,其涉及的内容大大增加,不仅包括传统的货物贸易,而且也包括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甚至还包括了环境标准、投资、农业、竞争政策等等敏感领域。我国近两年来在参与双边FTA方面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正式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谈判,签署了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和中国———巴基斯坦优惠贸易安排,加入了《曼谷协定》等。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推进我国双边FTA取得更大的进展,今后的工作思路是:规划好参与双边FTA的总体战略,加强双边FTA的组织协调工作,确定商签双边FTA目标国顺序,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驾驭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赵星 《河北学刊》2007,27(6):177-180
在国际营销研究领域,原产地因素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城市食品消费市场上,相关研究还较少。本文试图揭示中国城市消费者在食品消费时,是否出现原产地效应,以及原产地效应的影响变量问题。本文抽取北京、昆明、南昌三市共600个消费者样本,运用参数检验法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在中国城市食品消费市场上,原产地因素对消费者的品质认知及购买意向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变量主要有性别、收入等。  相似文献   

15.
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是目前东亚区域制度建设的主要方式。这是由于东亚各国为了实现本国特定的地缘目标而缔结双边FTA,双边FTA因其对国内政治的冲击最小并且能够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发展迅速。然而,东亚双边FTA的发展将有可能形成FTA的轮轴模式,它将增加经济往来的交易成本,并将产生对多边自由化的抵触,同时也会给东亚权力结构带来风险,使东亚一体化更加举步维艰。因而,东亚各国应统合其国家利益,达成区域合作共识,以正式的制度安排来排除双边FTA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和粮食安全的战略性使国际农产品贸易往往充斥着保护主义因素。贸易惯例和规则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对不同产品的影响又存在着差异。为此,本文考察了双边和多边自贸区及WTO对全球和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推动WTO发展,对中国和全球农产品进出口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WTO谈判进展缓慢,制度更新止步不前,严重制约了其对农产品贸易促进作用的发挥。当前发展迅速的双边和多边自贸区的建立,对WTO形成了有效补充;从各国及细分产品来看,双边自贸区建立,由于其针对性的贸易规则和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并很好地适应了各国对于农产品差异化定制需求;相反,多边自贸区建立的政治意图强烈,且针对农产品专门性的贸易规则不足,致使目前多边自贸区建立对全球及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有限,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未来,应不断规范贸易规则,更好地发挥WTO和FTA对全球及中国农产品贸易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经贸领域中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作为WTO的新成员,须在WTO规则的框架内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其中按照《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要求,对地理标志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与WTO接轨而履行的义务之一,同时也是利用地理标志国际保护制度促进我国民族产业发展、提高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弘扬民族文化遗产及振兴民族经济的有力措施。一、地理标志(原产地名称)的起源及其发展与保护1883年巴黎公约是最早保护货源标记和原产地名称的国际性公约,1925年海牙会议修订的《巴黎公约》将“原产地名称”作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区域生产网络的视角来研究中韩m建立的可行性,并通过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建立FTA对促进双边零部件贸易以深化两国分工与合作的影响.文章以零部件贸易来反映区域生产网络内的分工情况,通过对1998-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韩两国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内的分工合作程度是不断提高的,同时分工的地位又是不平衡的,这为建立双边FTA提供了可能.随后本文通过建立双边零部件贸易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建立FTA有利于双边零部件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两国在区域生产网络中进一步深化分工.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和东亚区域内,FTA变量的回归结果有所不同,对于中国是东亚区域内的FTA的影响大于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而韩国则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19.
张正怡 《江淮论坛》2022,(1):131-139
数字贸易正在数字经济时代快速崛起。国际社会就数字贸易规则的探索正在快速推进,但达成数字贸易多边规则仍存在制约因素。美国、欧盟以及中国模式及其实践形成了与数字贸易有关的典型数据立法,也反映出数字贸易国际法律规则构建中有关数据本地化、规则侧重领域、规则构建路径等方面业已存在的价值冲突。未来,中国应更加主动参与数字贸易规则构建,以保障数据安全作为前提,及时提升数字贸易配套,倡导试点区域贸易协定,坚持推动多边贸易谈判,力争深化达成数字贸易全球规则的共识,为数字贸易国际法律规制形成诸边或多边框架。  相似文献   

20.
从自然的贸易伙伴假说出发,我们对中国与已达成及正在谈判的FTA伙伴国/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密集度、距离因素及贸易互补性进行分析,通过计算贸易密集度指数发现,中国与主要FTA伙伴国/地区的贸易密集度指数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而引力模型的分析显示,贸易距离成本仍然是影响双边贸易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从贸易互补性看,中国与所有已达成和谈判中的FTA伙伴国/地区之间的综合互补性指数均大于1,显示出中国与这些国家/地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补性。尽管其贸易互补性有下降的趋势,但是由于贸易紧密度在不断提高,说明中国与FTA伙伴国/地区的贸易正从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贸易的转移效应还是比较小的,而贸易创造效应会比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