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往人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基本上是直观的,没有深刻理解其重大意义。只有结合语言逻辑分析才能深刻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在一定意义上都是“不可说的”,这促使我们去考察如何进行哲学研究的语言逻辑机制。语言的基本结构包含形式、内涵和外延三个层面,其间存在重合、透明和转换的机制,只有懂得这个机制才能解决西方哲学留下的“存在之谜”等许多难题。思维具有直观和反思两个维度。应当克服直观思维方式的影响,按照恩格斯指出的方向去推进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研究中国哲学不能套用西方哲学的研究模式,必须注意抓住中国哲学的特色。关注人生是中国哲学的特色之所在。西方哲学从存在出发,中国哲学从人生出发。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是主客二分,中国哲学的思维模式是天人合一。在中国哲学中,人生哲学以及与人生哲学相关的价值哲学、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比较发达,而对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宗教哲学重视不够。中国哲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指导人生、安顿价值,从来就没有成为神学的婢女。  相似文献   

3.
现代西方哲学是唯心主义否定之否定的发展。现代西方哲学放弃了单纯从时间和逻辑上论证精神第一性 ,不再在这两者范围内讨论形而上学问题。人本主义哲学从意义和价值上谈论精神第一性 ,科学主义则是从语言和实在的关系谈论精神第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都是对近代哲学思维方式的超越 ,但两者仍然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原则区别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自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原因,阐述了分析哲学和哲学解释学在这一语言转向中的各种得失,并通过哲学解释学对人、人的思维和社会生活的关注,说明哲学的发展特性  相似文献   

5.
"存在/是"不是哲学的中心概念,包含系词性与存在性的"存在/是"与特定语言句式、特定的语言系统有关,它可能在某一语言系统的某一时期是哲学思考的中心概念,它所涉及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但超出这种特定的条件,笼统地断言它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哲学的中心概念,有关它的问题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一些专家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一书的几点意见为导引,以澄清的方式进一步阐释了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的见解。第一,关于哲学思维方式与哲学家的基本哲学立场的关系。首先对哲学思维方式的含义做了限定,然后分析了哲学思维方式与由其所构建出来的哲学理论内容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了二者的重要性。第二,关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及西方现代哲学对它的超越。主要探讨了主客二分的含义、其在近代哲学发展中的作用和局限性以及现代哲学在超越主客二分上的成败。第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主要是有针对性地谈了两个问题:其一,当前学界在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上存在的主要偏向;其二,应当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联系和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7.
以恩格斯的"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理解直接导致不同的哲学为切入点,归纳并阐释了近代西方哲学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出发来理解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3条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总体上对西方哲学作了审视,认为:哲学曾有过辉煌的时代,但由于亚里士多德把哲学置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把哲学推进了孤立无援的死胡同,使哲学不仅脱离了具体的实验科学,而且脱离了人类语言活动的本身,以致于哲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哲学问题的合理性等问题不断地受到人们的质疑.当代西方哲学家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批判和反对,维特根斯坦不仅背离了西方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而且摆脱了传统哲学的思辨特征,为哲学树立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形象——哲学只是引导我们参与语言游戏的提醒物,这就终结了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整个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9.
语言在人类的劳动中一旦产生,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对思维及思维方式起着规范、引导的作用。不同的民族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思维的特征。不同思维模式形成的导因之一,即语言,特别是哲学语言对哲学思维方式有着极大的导向作用。以表音文字而显现的西方“确意语言”具有形式化、逻辑化、直接对象化和穿透性等特点,它对西方哲学抽象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从一个方面给予了导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关键是哲学思维方式不同。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和思路,即哲学关注的对象、关注对象的方式、关注对象的意义等方面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探析,概括出整体思维、直觉思维、践履思维三个不同于西方哲学的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特征。  相似文献   

11.
类哲学是关于现实的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性和类存在的哲学理论,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理论,是一种新的哲学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全球化的发展为人的自由本性的展现提供了现实基础,而对人的这一自由自觉的类本性的揭示与把握只能由辩证思维方式来承担.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荷尔德林诗的阐释,海德格尔揭示了在贫乏时代,荷尔德林诗在克服语言的技术化,把语言保存在其纯粹性之中,实现诗与思的合一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诗作为接受的尺度,意味着思想对语言的倾听.诗人是存在之家的守护人,只有在语言家园中,才能实现诗意的居住.  相似文献   

13.
类哲学是关于现实的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性和类存在的哲学理论,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理论,是一种新的哲学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全球化的发展为人的自由本性的展现提供了现实基础,而对人的这一自由自觉的类本性的揭示与把握只能由辩证思维方式来承担.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文化哲学的理论焦点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文化哲学是以人类文化作为全部哲学反思的对象 ,它超越了思辨哲学对人的理性和主体性的执著 ,企图站在更广阔的文化视野上去审视当代人类的各种文化矛盾。文化本体问题、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文明与冲突问题、大众文化及其批判问题、人的存在问题 ,这五大问题成为其理性思考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巨机器是芒福德技术哲学思想的主要概念,他认为人类社会结构就是一个巨机器。以单一技术为特征的巨机器成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因此,他从技术的起源这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巨机器进行了批判。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只有恢复人的主体性,回归生命的意义,人和技术才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体认象似观在语言哲学及在语言教育领域思潮中的作用日益得到认同。本文通过分析体认象似观使得语言研究视角变得更为辩证的三大原因:跨越了哲学界理性与感性两端,深化了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的辩证关系,并且在新兴语言学中突显了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思潮,解读了它在语言哲学视域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生存论转向”表达了现代哲学的理论自觉。在对传统哲学的“反叛”中,现代哲学正是从“生存论转向”中“坚定出场”。它超越传统的知识论路向,开启生存论路向;摧毁“实体存在论”,开显“生存论存在论”;解构永恒“在场”的“非历史性”,凸显人的存在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8.
康德先验哲学是古希腊哲学到现当代西方哲学的转折枢纽,是观念论(理念论)到现代哲学人类学的主体机能结构论的中间环节。从族类经验的“积累起来的遗传”开始,中经主体的先验性存在,终结于哲学人类学的心理结构论,这是先验哲学在人类心理历程中的运行轨迹。因之,研究先验哲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一般哲学(或后验哲学)的思维方式,在路向上是相反的。同时,康德先验哲学(含美学)是一个庞大、丰富而复杂的矛盾体系,其理路是“心理—逻辑”二重结构的波动与纠合,它的运行必然突破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与逻辑—贯性。“康德现象”就是各种矛盾冲突的相互纠集,共争互荣的现象。这正是康德哲学美学的内在生命力与多维的理论生长点,它构成了康德哲学美学的广阔的解释空间。这也是研究康德哲学美学之难题。  相似文献   

19.
旧哲学的自由观对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人的自由问题的解答的四种方式,都是人类认识的一个环节,都是一种非现实的解答方式。马克思哲学自由观是在批判旧哲学自由观和自身不断完善过程中形成的,揭示了自由是人在自然领域与社会领域中辩证的、历史的统一。自由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主体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是绝对和相对、具体和历史的统一。“自由王国”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能力的发展”的领域,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一个不断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哲学实践论自由观仍具有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主客体关系问题是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 ,不同时期的哲学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所采取的立场是不同的。近代哲学是一种主体性哲学 ,从笛卡尔到康德再到黑格尔 ,都致力于提升主体在哲学中的地位 ,从而使主体的地位达到了极致。后现代哲学家则针对主体性哲学的弊端 ,致力于消解主体 ,提出了“主体死亡”的口号 ,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类对主体的关注 ,体现了对自身命运的关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