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长生 《创新》2015,(6):27-32
通过对20012014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系列数据的分析,指出广西通过五轮创新计划的实施,区域创新能力有明显提升;在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等五方面还存在短板;建议实行扬长与补短并举、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制定第六轮创新计划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姚家育 《社科纵横》2006,21(5):101-102
《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是诗人艾青不断重写和开掘的结果,它的每一句,甚至每一个关键词都有特定的含义,而诗的情感内核是对苦难大地的深沉的爱。《我爱这土地》一诗可以看作是艾青抗战初期以“土地”为中心意象的系列诗作的总结,也是艾青诗集《北方》的压卷之作。  相似文献   

3.
山水诗:诗人审美移情的多重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淑芳 《学术交流》2003,(2):132-135
人与自然山水具有的一体性 ,使人与自然山水具有天然的亲和感。山水诗在诉诸人们的直觉与情感的同时还诉诸人们的悟性 ,使读者产生一种仔细思考后豁然贯通的喜悦。山水诗创造了诗人的巨大心灵空间 ,诗人通过描绘世界万象自由地展现生命活动 ,在俯仰观物中 ,把握最幽深最远阔的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4.
赵朝富  隋有实  梁玉军 《创新》2014,(4):120-125
近年来,南宁市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病人虽然仍以2040岁人群为主体,但是老年人携带者/病人的比例较其他年龄层的增长速度更快,艾滋病疫情老龄化趋势明显。尽管南宁市对老年人艾滋病防治工作采取了多种举措,健全了多项机制,但是具有针对性和特殊性的长效工作机制仍缺乏,加之老年人群体在意识上的欠缺,导致南宁市老年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成效仍不明显。对此,专门研究探讨针对南宁市老年人艾滋病疫情遏制与防治的对策、方法就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5.
家住长白岛     
正人到中年的时候,我移居沈阳。如果我是个诗人,我会放言:"啊!我的沈阳。"可惜,我不是诗人,没有诗人那种大气与豪放。于是,我的落脚点选择了长白岛。出生在燕山山区的我,儿时是个地地道道的山里娃,昂首是天,低头是山,除了会几句"东山火,西山火,日头出来照着我"这样的童谣外,再也没有什么可炫耀的。用出过山海关的父亲的话说:"山沟的孩子——小见识!"长到十八大九毛头小子的时候,我当兵去了新疆,那  相似文献   

6.
A2/O工艺水处理虚拟仿真综合实验涵盖了环境工程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要求,实现了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厂A2/O工艺流程动态演化。通过对该实验项目的实验教学过程与实验方法、交互性操作步骤、考核模式进行设计,可将实验项目应用于课堂教学、设计竞赛、课程建设等方面,以期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工程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南召县隶属河南省南阳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约五六十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南召猿人”破洪荒立足中原[1],已群居于今南召县云阳镇西北3公里的杏花山下。考古发掘证据表明,“南召猿人”与“北京猿人”的时代大体相当[2],是国内发现的七大古人类遗址之一。太山庙沈家庄东山旧石器地点(以下简称东山旧石器地点)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是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二级阶地上一处露天遗址。(图1)2021年2月26日至3月7日,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组成联合调查队,  相似文献   

8.
对19782012年广西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就业重心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广西经济重心与人口重心、就业重心的演变耦合性较好,相互联系较强。受经济力量分布的影响,广西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就业重心均往南偏移,移动过程中三个重心偏离度逐渐缩小,趋近迹象明显,但是相互间的耦合需要较长时间来衔接过渡并趋于一致,因此,目前存在就业重心、人口重心相对于经济重心移动的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9.
一在本文开始之前,我必须首先申明:诗歌不是一种存在。即使在诗人的精神世界中,也没有既定的诗歌形态存在,诗歌是诗人创造的结果。当诗歌没有被创造之前,它只是一些艺术的元素,艺术元素与艺术元素之间可能是毫不相关的内容。我们所说的“诗意”,如果放在诗歌的创造过程中来看待,应当是一个完成性的概念,它是与确定了的诗歌内容不可分割的。那么诗意的创造是诗人主观构拟的结果,它与客观现实世界有着天然的相悖性。作为一种文学文体,诗歌的主观构拟表现出强烈的自由个性,它有着比小说更激进的创造可能,小说在虚构中更重视反映生活的逻辑,而诗…  相似文献   

10.
前言要在一篇短文中详细评述印度各邦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做了些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这需要对印度的土地立法进行回顾和探讨,而印度的土地立法比任何一国都多,其制订过程也都有案可查。因此,我甚至不敢贸然对印度各邦土地制度改革或土地改革的进展情况作全面的介绍。不过,我还是准备试图就印度的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关系这两个问题作一些或能有助于了解问题的一般性论述。  相似文献   

11.
诗人在一片燃烧的光芒中,构筑起的是一个交叉的双元宇宙。“铁树的历程”、“远方的星”呈现着诗人面向外宇宙的沉思与激动;“亮了华灯”与“最后的玫瑰”,则敝开着诗人自审内宇宙的激动与沉思。两个宇宙交叉组合在一起,融合成一个更大的实体与世界,使其中的每个点都处在整一的网络上,连那些最细微处也呈现出了深蕴厚重的整体价值。 诗人面对刘少奇、张志新等“远方的星”禁不住激情四溢、百感交集。“历史,仿佛早已这样注定/只有她那样的生命才能象狂飙一样飞扬/只有她那样的生命才能为我们的生命流芳。 和历史同样占据诗人激情和沉思的是…  相似文献   

12.
吕刚 《唐都学刊》2002,18(1):94-95
沙陵是活跃在我国现当代诗坛 ,有着长达半个多世纪诗龄的老诗人。其后期诗歌的精神指向大都集中在对生命自身价值及意义的反观与沉思 ;诗歌创作成为诗人进行自我生命拯救与突围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诗歌世界是人、自然物以及宇宙之间错综复杂的审美关系结构成的,至于它的把握方式,则是诗人独特的主题思路的一种延伸,属于采用什么体认角度去表现人、自然物与宇宙之间关系的艺术策略。一般说,诗歌世界中的人与自然物、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总是不平等的。若诗人的主题思路以人为中心展开,则他就会从以我观物的角度出发,用人化自然的方式把握诗歌世界。若诗人主题思路以物为中心展开,则他就会从以物观我的角度出发,用自然化人的方式把握诗歌世界。不过,当人与自然物共融于宇宙本体时,二者在诗歌世界中的关系就会变得平等,这是由于人与自然物在宇宙  相似文献   

14.
张其仔  许明 《国外社会科学》2022,(6):37-46+195-196
<正>后金融危机时代以来,美国经济恢复速度显著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美国长期享受中国价廉质优工业品的福利效应。2017年以来,美国援引其国内法中的“232条款”和“301条款”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加征产品涉及高技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日用消费品,美国逐步将中国从产业链合作伙伴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与贸易制裁对象,((1))美国的政策逐渐从相对单一的经贸制裁转向关键产业链供应链战略霸凌。  相似文献   

15.
诗人,是一个光源,他不只照亮自己,也照亮世中不同的物体。诗人,是一个生存的解读者,而诗人解读本文又构成一个谜,这个双重之谜的解答构成诗性的魅力、当思想的羽翼触及道体的辉光,当骚动的灵魂潜沉到生命的内海时,诗人就于当下体悟中感领到永恒和无限。走近《中国现代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清新诗意和隽永意蕴。解诗者漫步在中国现代诗歌之林,通过文学的力量揭示诗歌所蕴含的精神魅力。在这种对诗人心灵和诗思的追光摄影中,我惊诧于中国现代诗人在无诗时代呼唤诗的惨烈和刚烈,更感佩他们在生命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古希腊流传至今的"荷马与赫西俄德之争"出发,以赫西俄德在<神谱>和<劳作与时日>中的普罗米修斯神话叙事为例,结合荷马在<伊利亚特>卷八中宙斯决定特洛伊战争定局的相关篇章,揭示宙斯与普罗米修斯的纷争真相,从而探究两位诗人阐释古希腊神王宙斯的正义精神的异同,以及隐藏在赫西俄德反荷马背后的政治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7.
王辉斌 《唐都学刊》2009,25(5):14-18
杜牧登高诗中的所谓"伪作",其实大都为杜牧所作,如<登澧州楼寄京兆韦尹>、<题白云楼>、<登九华山>三诗,即为其例.从诗人所登之"高"而言,杜牧的登高诗,大致可分为登楼诗、登山诗、登遗址诗三类,不仅特点各具,而且是登高诗由盛唐而晚唐所产生变化的代表.以登高望远作表象,运用种种艺术手段,反复抒发诗人的"恋阙"之情,并于登高怀古中依然与"恋阙"关联而构成了一种强烈的恋阙情结.而这种强烈的恋阙情结,即为杜牧登高诗的艺术精神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一、什么是作品的灵魂?近些年,探讨什么是文学经典作品,怎样才能成为经典不朽之作的文章和研究多了起来,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当人们从多方面去探究和总结究竟有些什么重要因素与元件构成,在决定文学作品的价值大小与生死寿限时,千万不要忘记说来说去,一个作品究竟是生是死,是生气勃勃前程远大,还是萎靡不振恹恹欲绝,归根结底还得取决于这个作品有无灵魂,自身是否强健,像人一样,有灵魂人才能活,无灵魂人必然就死,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死了。”他说的是人之精神灵魂活着,人就虽死犹生;人若…  相似文献   

19.
屈原,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屈赋,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时值金秋十月,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光辉节日之际,我们和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师院楚辞研究室《楚辞研究与争鸣》特邀编委、我省著名楚辞学者赵逵夫同志一起在本刊举办这次笔会,应该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的。 近几年来,一些人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搞民族虚无主义,妄国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烂灿文化一笔勾销,他们崇洋媚外,极力主张什么“全盘西化”,对中国民族文化和一些千百年来被人们热爱的诗人大加污蔑,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说成“奴才诗人”,真是荒唐至极,数典忘祖。 最近,全国各行各业都在遵照党的四中全会精神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我们希望这次笔会能在深刻理解屈原爱国主义思想,进一步探讨屈原作品艺术价值的同时,通过学术研究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现实创作中古和今、洋和中、继承与创造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季爱娟 《学术交流》2006,(1):179-181
战乱、灾难、死亡,使穆旦切实感知到大地的黑暗与颤栗,人性变异的荒蛮。穆旦窥破了当时文化的种种虚伪与神话,从而转向内在思想“探险”与精神求索中。因此,他的诗歌想像力与西方浪漫主义诗歌和现代主义诗歌的丰富的宗教想像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他试图在诗中创造一个上帝,于是,在他的诗中一度出现了与自己相对的“神”、“主”、“上帝”之类的意象。而且,“上帝”这一意象的内涵相当丰富,他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含义露面,不断相互替补,给穆旦诗歌增加了深度和广度。同时,作为一个关注现实的诗人,他更痛苦地发现,上帝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可以说,当穆旦采用西方诗人的重构方式时,他却发现了信仰重构的渺茫。至此,他的“丰富的痛苦”的主题得以突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