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林 《中国民族》2007,(4):26-26
近日,经国务院审批通过、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牵头编制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正式公布。这是国家民委按照国务院“十一五”规划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等部门以及各地方的大力支持下牵头编制的关于国家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专项规划。  相似文献   

2.
扎洛 《中国民族》2007,(5):11-11
国家将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作为国家的五年专项规划单独列出,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事业的重视力度加强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对中央各部委和各地方政府的工作均有指导、约束意义,有利于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因此,规划必定会对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产生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国家民委已经完成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草案)的编制工作。规划主要从改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条件、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特困和特需问题、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科技水平、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提升少数民族社会福利水平、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健全民族法制体系、完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营造各民族和谐发展社会环境等10个方面,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少数民族事业的主要任务。截至11月中旬,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仅仅完成了草案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发往各相关部门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规划提出要继续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投入、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这方面的工作国家一直很重视,但第一次以少数民族事业规划的内容确定下来,相信会有一个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家发改委:正在组织编制的“十一五”规划中,已把少数民族事业发展规划列入专项规划序列,并将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重点领域等重大问题予以深入研究。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等文件。199年8以来,国家安排5个民族自治区的国债投资累计达1117.亿3元,其中,中央国债投资942.亿2元。另外,每年还安排预算内投资10多亿元,对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灾后重建给予特殊支持。200年1以来,累计安排民族…  相似文献   

6.
2005年3月22日,国家民委编制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民委党组全体成员、委机关各司室、在京直属单位、委属各民族院校领导共17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党组书记、主任李德洙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党组成员、副主任周明甫同志就编制规划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下面即为李德洙同志和周明甫同志在会上的讲话摘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2014,(10):74-74
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民族工作三个国家级专项规划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民委副主任罗黎明出席并介绍民族工作三个国家级专项规划实施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罗黎明指出,国家民委联合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实施的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和少数民族事业三个国家级专项规划,是党和国家对民族工作领域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2007年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少数民族事业规划,它的颁布实施.不仅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一件喜事,国家民委副主任丹殊昂奔强调,必须充分利用实施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完善比族政策体系,解决好少数比族和民族地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努力开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牛志男 《中国民族》2012,(10):40-43
记者:党的十七大以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主题。请问,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举措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武翠英: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然包括推动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工作,采取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不断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一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和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国家在《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上明确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国家在编制和实施"十一五"、"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少数民族事业规划当中,明确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2009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族》2010,(10):4-4
国家民委委员全体会议9月1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要求和部署;在编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专项规划时要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倾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并在中国政府网全文发布。这是兴边富民行动开展以来编制发布的第一个国家专项规划,是全面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促进边境地区加快发展,巩固祖国万里边疆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对指导"十一五"期间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制定好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十一五"专项规划,抓住机遇,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证全面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十一五"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中办发[2006]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精神及《国家民委“十一五”工作规划》,切实做好“十一五”时期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国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2008,(11):21-21
2007年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经国务院同意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商属机构认真遵照、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作为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事业规划,其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以及任务和工程,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当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主要问题就是发展差距问题,规划提出以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特殊困难为切人点,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说明规划制订的很科学。同时,制订少数民族事业规划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假如仍按照老路子走,将很难追上发达地区,因此需要创新,制订少数民族事业规划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预期指标的确定,是规划编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民委规划财务司副司长顾群认为,经过科学分析和测算,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的预期指标很好地体现了规划的主线和重点。未来五年,按照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尤其是抓好具体项目的落实,这些预期指标是能够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县。作为湖北省仅有的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十一五”时期,五峰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家和省、市各级将进一步加大各方面的扶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黑龙江省的民族工作情况。认为 :由于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全省民族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新成绩 ,“兴边富民行动”有了新进展 ,规划确立了“十五”期间促进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为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现在,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过去是计划经济,现在转向市场经济,要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就需要有新的发展思路,需要在政策或项目上有一个调整。制订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就是一个好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秦和平 《民族学刊》2023,(9):106-116+164
《毛泽东年谱(1949-1976)》记载了毛泽东民族思想理论创新与实践。首先,拒绝“民族自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迅速实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其次,提出“民主改革”,废除了少数民族的旧制度,通过“民主建政”建设及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经过各族人民几年来的努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绝大部分都已基本上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共同进入社会主义。最后,中华各民族团结互助,“我们的方针是团结进步,更加发展”,不论大的民族,还是小的民族都要团结,中华各民族大团结,相互了解信任,汉族帮助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可以帮助汉族,相互帮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是整个国家的利益”,团结互助,合作进步。因此,“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障”,也是毛主席民族工作的光辉思想和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