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安妮宝贝是中国一位极具个性的现代作家,创作出大量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文体自省疏离,风格清洌;作品题材多围绕城市中游离者的边缘生活,藉此思考宿命、自由、漂泊等命题,从而探索人之内心与自身及外界的关系。本文在研读其主要作品的基础上,总结出作品中的人物既是感情残缺的孤独者和观照内心的漂泊者,更是脆弱而又勇敢的理想者。  相似文献   

2.
安妮宝贝从各个方面模仿和接受了杜拉斯,文章主要从叙事与主题两方面分析她与杜拉斯的一致性,也分析了这种"接受"对安妮宝贝的创作造成的限制。安妮宝贝与杜拉斯之间的不解之缘,映照出21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3.
安妮宝贝:在寂静中感觉心灵的喧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妮宝贝的作品是一种“情调小说”。颓废而阴郁,与其说是她的作品的一种个性特征,毋宁说是一部分花季少女所特有的精神症状———青春期忧郁症。她的作品的重要意象是“等待”和“伤口”,这些作品情绪的极端状态源于叙述者或主人公的极端自恋。  相似文献   

4.
都市悖论下的人生困境--论安妮宝贝小说创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妮宝贝是网络文学界最近以来颇受瞩目的作家,其带有类型化作品构架中,蕴涵着一个共同的创作主旨,即表现都市的悖论和边缘群体的人生困境,这一主旨反映了她所代表的这一代人所独具的困惑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安妮宝贝是随着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而崛起于文坛的一位写手,无论是所凭借的传播媒体,还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以及艺术表现本身,都鲜明地显示出其小说与当今流行的"小资"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说到底,是当下流行的"小资"文化的繁荣发展成就了安妮宝贝。  相似文献   

6.
7.
长期以来,安妮宝贝被当成网络作家和小资写手,而她作品中反映城市边缘人漂泊流浪的生活,以及灵魂中对自由和人生的探寻,一直被人们所忽视。文章探讨她的作品对城市边缘人思想和行为的刻画,以及她对当下都市文学的贡献,分析了她被误读的原因,把握其作品的内涵和深意,希望能对她的作品进行重新定位和解读。  相似文献   

8.
安妮宝贝和安意如的"小资"写作在当代畅销书写作中具有代表性,一个是用消费文化符号来表达当代的"小资"时尚与格调,一个是借助传统文化素材的"再生产"来演绎当代"小资"优雅文化的需求,她们作品的畅销是大众文化分层中优雅文化消费需求在当代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焦虑与救赎——论新时期神秘主义小说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心理学的迅猛发展再次成就了"自由"的文学,在分析近二十年来频频出现的描写神秘现象的小说时,心理学的一些相关概念和理论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文本的内在线索。文章借用"焦虑"这一心理学术语作为立论的核心词汇,分别从"焦虑"的本体表征、动机意义及认知评价三个层面人手,重点分析近二十年来所谓"神秘主义"小说创作的三种基本模式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郑新 《南都学坛》2014,(1):63-66
乔叶的小说涉笔城乡,却不突显其尖锐的二元对立,而是用平实、细密的文学描摹底层人物在城乡间的真实生活状态;书写日常生活,却未陷入平庸、琐碎的窠臼,而是带着温情、理解的态度细究人生的多样、人性的复杂。乔叶笔下多是一些女性人物,但她淡化男女性别对立,以平和的心态回归女性生命本体,关注女性真实的生存状态。突破了单纯的局限于性别的视角,能够以一份更淡然的心胸、更开阔的视野既关照男性,又关照女性,这种清醒宽厚的书写态度更易抵达男女两性关系的真相。她深谙"文学是人学"之本义,把笔墨放于对人心灵的解析,从而使作品带给读者无限的感动与力量。乔叶的小说创作既直面现实又始终带着温情与暖意。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女作家徐小斌的小说中,逃离是女主人公在现实社会受挫后最重要的行为方式,而那些蒙着神秘文化面纱的宗教神话世界、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化外之境"和摆脱了历史束缚的自然爱欲世界,则成为对主人公进行精神救赎的皈依之地。从心理学的意义看,这种奇特的逃离方式具有对病态现代人进行精神疗救的形而上色彩。然而,拨去神秘的面纱后我们发现,现代人始终无法抵达真正的灵魂栖息地,获得心的归属与庇护。  相似文献   

12.
从形的视觉力与“神态”的关系出发,论析形的“力象”和画面整体的“力的样式”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以及艺术家对形态力的知觉态度和情感个性同观察与表现的关系.指出这种个性持征同创作灵感的引发、内心精神与情感的描述、形式风格的变革创造,乃至文化内涵的表达等深层意义之问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进而,对视觉心理学与中国画形神关系理论的对接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在米沃什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展现出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即时间和拯救。面对时间和时间带来的一切——变化,破坏,屠杀和死亡,米沃什感到惶恐,困惑,悲伤,甚至无能为力。但他没有忘记、也不曹放弃他诗人的职责:他所要做的一切,就是努力恢复过去和现在的联系。他的着眼点不仅仅是揭露罪行,而是探讨20世纪的历史和人性中善与恶,这就是他的诗中有着那么多的追问,并不断对自己进行反思、自责甚至忏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人忧虑,因心理障碍产生的悲剧时常发生,针对现状,高校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唐传奇《离魂记》是关于王宙与倩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这部作品在元代被杂剧作家郑光祖改编成喜剧《倩女离魂》。两部作品除男女主人公的姓名以及一些具体情节上有所变化之外,大体结构没有变化,都是同一系统的爱情故事。可是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两部作品时就会发现,两个作家在两  相似文献   

16.
乌托邦文学从其呈现出来的特点来看,可分为唯情式与实事式两种类型。唯情式乌托邦将审美作为最高功利性,力求通过“艺术化图景展现”方式,去改造人的精神进而改造现实世界;实事式乌托邦着眼于对社会形态与制度的关注,体现着理性建构秩序的“救世”情怀。反观上世纪40年代文学地图,孙犁小说所表现出来的“轻灵”审美旨归与赵树理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救世”理性追思可以算是这两种乌托邦类型最具代表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17.
异化与审美之间存在一种二律悖反的关系,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反相斥的,但在客观现实中又是可以统一的。审美,作为一种体验,是人在心理上超越了异化的存在状态;作为一种实践,是人类在精神领域反抗异化的主要方式。若没有审美对身处奴役中的人所实施的拯救,异化世界中的人若失去了自由体验的滋养,异化的现实中若没有审美的发生,人类将在存在的虚无和恐惧中、在对自我拯救的绝望中趋于疯狂和荒蛮。诗人作为审美创造的主要参与者,在反抗异化的历史征程中,必须坚守自己作为自由与诗意的捍卫者与守望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18.
民事诉讼救助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主要体现了民事诉讼费用的保障功能,它既不是对诉讼平等原则的背离,也不必然排斥民事诉讼费用制度的惩罚功能.在比较法的视野中,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救助制度的显著特点是实现方式具有多样性,但它还应在法律渊源、申请主体、申请要件、审查裁判和裁判撤销等五个方面实现改进.  相似文献   

19.
张世英《婴儿课》对我国古代胎教、婴儿护理知识和及早对婴幼儿施教思想进行了通俗而富于生活性的总结概括,全文以三言为体例,浅显易懂,便于践行,对于当前孕妇胎教和婴儿护理及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张世英; 《婴儿课》; 教育  相似文献   

20.
《到灯塔去》的情感拯救主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伍尔芙在其代表作品《到灯塔去》中,用意识流的创作手法,深入揭示了情感与理性的对立,指出了情感的价值,认为情感使生命具有尊严。同时指出了理性崇拜对人性的践踏,认为情感是拯救干瘪的灵魂、抵制异化及无所不在的物的暴力的重要途径。伍尔芙的目的不是批判理性,而是旨在揭示被忙碌的人们所忽略的情感真相,让工业社会中被异化的人们从中得到启迪,以镜鉴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