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冶方同志曾经说过,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也是孙冶方同志整个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对于这个理论,不仅在孙冶方同志当时提出时人们很不理解,就是到目前为止,人们的认识也不一致。因此,我们学习孙冶方同志的经济思想,有必要再认识一下他的价值理论。 孙冶方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仍有三大作用:(1)价值规律就是商品(产品)价值由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即生  相似文献   

2.
孙冶方同志是我学习政治经济学的老师。在我们接触中,他经常强调的一个论点是:“讲经济,就要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去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最小最大”论点,是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条红线。这个思想是完全符合马克思关于时间节约规律和列宁关于“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为我们留下的经济论著是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弃旧图新,志在改革,积极寻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因而孙冶方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独立的、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和建议。正因为这样,学习和讨论孙冶方同志的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设想,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体制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孙冶方同志关于国民经济平衡问题的理论观点,至今还没有文章评介。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孙冶方同志一直关注的领域。他不仅自己研究,而且在他就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领导职务后,他还于1958年亲自在所里筹建了国民经济平衡组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从孙冶方同志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看,他是在考虑国民经济平衡问题中遇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从而致力于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而在致力于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后,又把国民经济平衡问题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在他设计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第三篇,即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中篇,  相似文献   

5.
孙冶方同志,是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他在经济科学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崇高的共产主义品质,他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他那探索真理和坚持真理的勇气,都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的逝世,是我们学术界的一个很大损失。 为纪念孙冶方同志,仅就他的价值论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孙冶方同志是一位享有崇高声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他在理论研究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针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弊端,探索其理论思想根源,寻求改革的出路,进行理论创新,于是逐渐形成了具有独创性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虽然他的某些理论观点,还在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有待于他的后继者为之修正和  相似文献   

7.
孙冶方同志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统计学家和统计工作领导者。他的统计思想,是他整个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计思想、理论上曾提出了一些卓绝见解,将为指导和加强我国统计工作作出重大的贡献。孙冶方同志统计思想中有两个最重要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孙冶方同志以他的独创性研究和不屈的斗争而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理论财富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于社会主义流通的理论。由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些资本主义不发达或很不发达的国家内取得了胜利,这些国家的人民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解又往往深受到自然经济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用自然经济的模式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的传统经济理论。他们中的一些人不懂得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趋势,把社  相似文献   

9.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用毕生的精力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探索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和体系,倡导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富有创见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科学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仅对孙冶方的社会主义流通理论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它的理论特色以及加强对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的研究等问题,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尊重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的遗言,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三月四日联合举行了“孙冶方同志经济理论讨论会”,会议由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社科院副院长孙怀仁同志主持。 孙怀仁同志说,孙冶方同志是模范共产党员,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在他近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一贯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唯上,不唯书,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11.
争鸣与信息     
我国僵化体制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我国原有经济体制模式是照搬苏联的,孙冶方、刘国光等同志都认为这种僵化的体制模式是在自然经济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王琢在《社会科学战线》今年第2期发表文章认为,僵化体制模式的理论基础不是“自然经济论”,而是产品经济论。把产品生产的计划经济模式搬到社会主义阶段来,把产品经济论奉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金科玉律,起决定作  相似文献   

12.
孙冶方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建国后,他长期从事经济工作和经济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人虽然去世了,可是,他的经济学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九七九年五月他应邀来沪所作的《谈谈改革“复  相似文献   

13.
接着 ,辅兄对孙治方的经济学与卓炯的经济学进行比较研究 ,分析两人的“相似之处”与“很大差别” ,然后得出结论说 :“孙冶方同志的理论无疑有重要的意义 ,他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但应该说 ,卓老的理论与当今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更切合。所以 ,卓老也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这里我不可能对卓老的经济理论作展开的评述 ,但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 ,卓老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史上 ,同孙冶方同志一样 ,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功不可没。”“卓老的经济理论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珍惜 ,要继承。”这是 16年前 ( 1988…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九月于无锡市举行的“孙冶方经济理论讨论会上,孙冶方同志的老战友、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国家计委顾问薛暮桥同志作了《孙冶方同志论价值规律》的学术报告。现将薛暮桥同志谈他和孙冶方同志对价值规律认识异同的内容摘要如下:一、价值规律的涵义:薛暮桥认为,价值规律就是指各种商品的价格必须符合于它的价值,即社会必要劳动量的规律,以保证各种商品能够以同样多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互相交换。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就是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运动的规律。对价值规律应同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联系起来研究。这种价值规律,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消灭以后,自然就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15.
孙冶方是一位党龄很长的老同志,原名薛萼果。1923年他16岁,在无锡高小读书时,经张效良老师的介绍,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上海地委派董亦湘同志到无锡建党,孙冶方转为共产党员,被选为无锡市第一个党支部(共6人)书记。当时他正在无锡公益工商中学读书,这学校便成为党中央在无锡的联络点之一。孙冶方同志在无锡办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实践与理论的“矛盾” 孙冶方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工作的许多主张和建议,例如认为用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效果,是社会主义经济活动的最高准则;必须十分重视节约和合理地使用资金;倡导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强调搞好流通;重视技术进步和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7.
这是孙冶方1962年上半年到1963年上半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研究班讲授《社会主义经济论》的一个专题讲稿。在这个专题下,孙冶方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般原理,论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固定资金周转的特点以及固定资产的损耗和补偿问题。孙冶方还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批评了解放初期从国外移植过来的那套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制度,对企业折旧基金的管理、折旧率的计算,提出了改革主张。这份讲稿是研究他的国家、企业权责划分理论流通理论的重要材料。我们首次公开发表,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8.
孙冶方同志对固定资产再生产理论有多方面研究,关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应考虑无形损耗的问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今天在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过程中,我们重新读一下孙冶方同志的这方面论述,更可认识到他提出这个理论的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以多长为好?这在我国是一个争了近三十年的问题,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既要考虑它的有形损耗,也要考虑它的无形损耗,由这两个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孙冶方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以及现实意义。孙冶方社会主义流通理论是在对自然经济论的批判中逐步形成的.理论基础是产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研究了资金的循环、周转.以求用最少的垫支资金取得最大的有用效果:研究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建立的基础,以求有计划的组织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供产销经济往来:研究了等价交换的原则,以求正确处理各核算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研究了各种流通的具体形式。孙冶方流通论提出要改变自上而下压指标的计划方法,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果。另外,他提出整个社会的流通规模要同进入流通过程的产品总量增长相适应,要按商业原则组织生产资料流通对发展社会主义流通、改革流通体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企业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要不要以按资金价值量区分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作为它的理论的,政策的界限?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中,有着不同的看法.还在五十年代,已故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提出必须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时候,就主张以此为界限来确定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权力和责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经济管理体制中的一个大问题是扩大企业自主权.但企业权力扩大的界限在哪里?我认为应以简单再生产为限,即原有的资金范围以内的经营管理权,折旧全部留给企业.扩大再生产部分,即新的投资应由国家管."另外一些同志不赞成这样的意见.薛暮桥同志说:"如果企业把全部利润上交(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发生在企业从所得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