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 ,即资本存量调整理论 ,引起经济波动 ,并由乘数和加速数的数值关系决定经济波动的特点和类型。中国是个二元社会 ,其经济波动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在经济中的过大比重决定了中国经济波动呈二元性。  相似文献   

2.
以乘数与加速原理相结合的理论为基本模型,对中国1978~1997 年的投资、消费和收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对模型变量进行反复调整。模拟数据表明,改进后的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改革开放20 年中国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增长,是一个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自凯恩斯理论问世以来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财政政策效应的主要指标是财政乘数,因而本综述主要讨论关于财政乘数问题的理论文献,其中主要涉及政府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对乘数的各种影响,目的在于判断财政扩张对经济产生刺激效应的条件。由于财政政策无非是通过作用于供给、需求和制度而产生效应,故本综述分别从财政政策的需求效应、供给效应和制度约束三方面阐明西方学者的主要研究文献是如何解释财政乘数的决定因素的。  相似文献   

4.
以新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在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来建立和分析一种被称之为劳动力管理经济(LME)的简单宏观经济模型。该模型展示一种乘数效应,此效应是公司具有垄断能力及非规范供应响应的必然结果。乘数的大小在LME条件下与在利润最大化经济条件下相同,但产生的过程不同。  相似文献   

5.
城市会展业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按时间效应可以分为一次性和持续性经济影响,按传递程度可以分为直接经济影响、间接经济影响和乘数效应经济影响。在理论辨析基础上,以地区生产总值为目标变量,构建操作性较强的会展业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评估模型,并对该模型应用的会展总收入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和使用投入产出乘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前在投入产出乘数分析中存在一些问题,要么夸大了乘数作用,形成虚假经济繁荣,要么低估了乘数作用,遗漏了某些应考虑的因素,或者在乘数分析的应用中错误地理解其经济内涵,有关指标界定不清,使模型计算出现较大误差。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运用投入产出乘数的基本原理,理清其倍加作用的传递机制,采用结构式凯恩斯乘数模型及考虑最终产品间旁侧效应的方法,密切结合现实问题,合理量化和界定相关指标,纠正应用中易出现的各种偏差,使乘数分析更加符合实际,提高乘数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建立了基于宏观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区域货币乘数模型和区域货币政策乘数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得出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因素,并结合中国现实分析了中国基础货币区域投放差异、区域货币乘数差异、区域货币政策乘数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货币乘数和区域货币政策乘数的双重差异下,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效果将显著大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些结论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宏观经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3SLS分别对1994~2005年现金比率、超额准备金率、定期存款比率和储蓄存款比率进行估计,然后建立货币乘数动态模型.结果表明动态模型可以合理地描述我国自1994年以来货币乘数的变化态势.并通过反现实模拟和动态乘数,分析法定准备金率、利率和经济产出的变动如何冲击货币乘数.  相似文献   

9.
收入差距、投资效率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效率的高低受到投资乘数、投资结构、投资的技术选择和人力资本形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差距的过度扩大必然降低投资的乘数效应,导致投资结构选择的偏差,加速资本深化的进程,并造成人力资本形成的不足,从而降低投资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阻碍经济的有效增长。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最终需求的经济和碳排放乘数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0年三地区中消费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最大而碳排放乘数几乎都是最小,出口的增加值区域内乘数最小,调出中间品的碳排放区域内乘数最大;资本形成以及调出中间品具有相对较大的增加值和碳排放溢出乘数,农林牧渔业及大部分服务业部门的区域内增加值乘数较大而碳排放乘数较小,增加值溢出乘数较大的部门多属于制造业,碳排放溢出乘数较大的部门多为能源密集型部门.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的比重、调整出口结构、改善能源密集型部门的碳排放效率、提升各地区之间的服务业贸易往来,是促进长江经济带低碳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演进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模式的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形成了各具特色而又相互联系的目标模式,即:1949-1978年以政治为中心的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目标模式,1979-1994年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目标模式,1995-2002年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兼顾社会增长的经济社会非均衡发展目标模式,2003年至今的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目标模式.2003年提出并经发展完善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就蕴涵着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目标模式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表现在其主导思想、经济结构与经济机制三大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上,与一般的市场经济有联系,但也有显著区别。这也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内容,凸显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动态发展性;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坚持自己主导思想的前提下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在具体的经济实践中创新与完善自身,在发展潜力、国际竞争力及担当国际责任上形成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3.
从宏观的视角分析了不同文明形态下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在采集与渔猎文明时期、农耕与游牧文明时期、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时期,人类分别采用了完全可持续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局部不可持续而整体可持续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完全不可持续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4.
基于消费升级的中国广告市场发展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投资和出口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的转变,消费升级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动力。被称作"经济晴雨表"的广告业体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也反映了中国消费周期的变化和历次消费升级的热点。消费升级经济背景下,中国广告市场呈现新型消费广告市场潜力巨大,农村广告市场暗流涌动,广告活动从产品竞争走向品牌竞争,新能源产业广告市场有待挖掘的特点。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广告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区域发展不均衡带来的广告产业发展不均衡,城乡经济差距形成的广告区域性梯次化,居民收入偏低制约广告市场扩容以及企业广告观念不够成熟等。  相似文献   

15.
经济问题是经济哲学走向成熟的范式平台.如果确立经济问题为经济哲学的共同范式平台,可以解决经济哲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流关系、经济哲学与经济学的学科正常渗透关系、经济哲学和经济实践的开放式互动关系、经济哲学自身发展的动力等目前影响经济哲学走向成熟的"四大难题".  相似文献   

16.
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综合不同的理论观点后选定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四个重要模型即新古典增长模型、知识驱动内生增长模型、人力资本模型和公共支出模型逐一分析检验,认为研究山东经济增长应当以Romer内生增长模型为分析重点。发现,山东经济增长除具有资本推动这一主要特征之外,城市化进程的贡献也比较突出;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人们的期待并不相符;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目标,国际化对经济增长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发展中的人口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非线性理论,针对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中的非线性现象,根据城市化发展中的人口和经济这两个主要因子的制约关系,建立了人口-经济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运动稳定性和动力学特性的分析。人口-经济模型的建立,可为城市化发展中的人口与经济增长问题提供定量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形成了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揭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特点的同时,总砧概括了其主要优点和创新性特质,为尝试走不同经济发展道路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重要的榜样。  相似文献   

19.
需供管演进假说:探索经济史研究新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勇勤 《南都学坛》2006,26(1):100-111
构建经济史研究新体系涉及确定经济史的生产流程,并且使它分别与经济思想、经济史料、经济哲学、经济假说等相关联;还需要思考需供管系统的合力分解问题,目的是弄清需求、供给和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经济思想向经济理论升华的过程中,经济史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如果把“新体系”应用在理论经济学研究中,一方面应当了解需求力、供给力、管理力的历史合成,另一方面也应当注意科技力分别作用于物质力和思维力。“新体系”在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涉及探讨计划经济下的需供管和市场经济下的需供管两个问题。对“新体系”进一步发展的设想是建立“历史→理论”数学模型,提出建立需供管数学模型的基本思路,以及作为该模型先导的哲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是通过引入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中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考察1978-2002年陕西省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运用经济计量方法而进行的,并因此而回归出陕西省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这种模型对于测算陕西经济增长的诸要素贡献率、分析过去25年间陕西经济增长源泉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