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需要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民族地区的师专,培养出的人才绝大多数将面向小学,他们的素质与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  相似文献   

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生产力三要素着手,统筹城乡用地和节约集约用地;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从而改变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生产力三要素着手,统筹城乡用地和节约集约用地;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从而改变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村职教的根本任务,本文就农村职教的发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粮食生产保障水平的重大举措。通过对金昌市金川区高标准农田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农田总体质量不高;劳动者素质较低;地方财政配套和农民自筹资金的压力巨大等。针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田总体质量,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整合资金、增加投入等对策,为金川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了劳动力大量闲置的现象,其直接的原因是农业的经营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换及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的结果。而深层次原因则是劳动者素质的低下,即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低,在生产活动中缺少竞争力。要解决我国劳动力大量闲置,其根本的对策应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升劳动力的人力资本,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业不发达的基本国情,决定了21世纪中国农业将面临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实现我国家业跨世界发展目标,必须坚持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的方针,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围绕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这一中心,大力实施科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们通过对自身的生产和生活行为的反思及对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忧虑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以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手段,以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农村人口素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DEA框架下测算新疆兵团农业在特定环境压力下的生态效率,并采用截断回归和自举估计法分析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兵团农业的生态效率很低,在特定环境压力下团场之间的生态效率差异很小,管理活动中生态无效率和技术无效率密切相关.资源过度消耗和污染物过量排放是新疆兵团农业生态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提高兵团农业生态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陈述了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由诸多因素形成,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技术、市场、组织、行政、劳动者素质等。第一,技术因素。第二,市场因素。第三,组织因素。第四,行政因素。第五,劳动者素质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初、中级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成人教育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河南生产力的发展,河南经济的振兴,乃至河南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河南落后问题的一个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1 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振兴农业的重大战略措施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是,全国约有70%的早已成熟的农业技术成果没有得到推广应用;施肥的有效率平均只有30%;果树剪枝、家禽防疫这类最普通的简易技术也没有为广大农民所掌握;生猪死亡率达10%(而世界生猪死亡率只有2~3%);饲料转化率为5∶1,远远低于国际水平的2∶1,……如此种种,基本原因是农村劳动者(包括乡村基层干部)的文化和科学素质低,制约了新技术的推广,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已越来越取决于科学技术,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  相似文献   

14.
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对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具体表现在:劳动者一旦吸收和掌握了文化科学技术,其本身的素质便会发生飞跃;高素质的劳动者的科技成果一旦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便使生产力结构趋于知识化;现代生产工具和劳动资料中,凝结着大量高素质的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高素质的劳动者总是不断发现、改造和扩大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对劳动者素质又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劳动者的敬业精神不够是一种普通现象,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市场经济的主体原则、竞争原则要求劳动者具有良好的素质和较强的竞争能力,而敬业精神则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敬业精神属于职业道德范畴,培育劳动者的敬业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在劳动者中大力倡导和培育敬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江泽民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发展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问题要从政治高度、从全党工作大局来认识 ;二、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目标是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三、科教兴农 ,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四、发展邓小平农村商品经济的思想 ,提出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业劳动者必然面临职业转型,转型后的职业客观上对劳动者提出了较高的技能要求。农业劳动者职业转型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提升农业劳动者技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工匠精神要求农业劳动者在转型过程中提高职业技能,忠于雇主,诚实、勤勉、创造性地劳动。未来劳动法立法应转变理念,从保护不同农业劳动者合法权利,强化雇员忠诚义务,健全职业能力开发制度,完善工时、工资、劳动合同激励制度等方面,为农业劳动者工匠精神培育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保障和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8.
劳动预备制度是我国为了提高新生劳动者素质,由政府资助,对新生劳动者进行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制度。实施劳动预备制度,对提高农民工素质,搞好劳动预备制度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进城务工能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以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党中央早已明确指出:“要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生产力的高低;而生产力的高低,又决定着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我国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就是靠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靠提高了综合素质的劳动者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社会农业经济发展史上,特别是在农业现代化的条件下,农业劳动力的数量相对和绝对减少,而农业劳动力的质量则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量与质这两种相反相成的总趋势,是农业经济发展及其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其基本原因是社会分工和包括农业在内的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既要遵循上述一般规律,又要注意我国的国情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以解决我国农业中大量过剩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并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