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著传统知识的权利主体具有集体性,而国际知识产权侧重个体权利的保护,因而集体权利问题构成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土著传统知识的主要障碍。但是,无论从相关国际条约还是从国际社会的实践看,国际知识产权制度是开放和创新的体系,能够突破集体权利障碍而有效地保护土著传统知识。  相似文献   

2.
旖旎 《人生与伴侣》2013,(11):24-25
【馅饼砸头岂有不接的道理】 蜜月后回去上班,意外得到自国外考察回来的上司召见。上司一改平日的严肃,脸上带着难得的笑容,先是恭喜我大婚,后鼓励我好好工作,公司一定会给我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从出土文物看 ,在中国最古老的古人类发现于云南。彝族祖先生息繁衍于云南滇池周围地区 ,以后向北进入巴蜀盆地 ,形成以滇池周围和成都平原为中心的两个生息繁衍区域。以后随着历史的变迁 ,形成了后来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4.
澳洲土著艺术作为"梦"的象征表现,是一种相对静的艺术。它产生于相对平和的心境,因而具有精于细节的审美特质,这使"点"成为土著艺术中最常用的形式语言。由"点"缀成的艺术作品符合澳洲土著艺人追求精细的"梦"境,是人类艺术中最感性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5.
印第安问题是当今加拿大人谈到印第安人时最常用的字眼之一。解决这个所谓的问题也是加拿大政府长期以来印第安政策的核心和指导原则。然而,如果我们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进行深一步的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印第安问题并不是印第安人的问题,他们更不是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而是这个问题的受害者。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加拿大白人政府所一直奉行的白人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6.
土著者说     
在今日文化全球化的大浪潮中,幸存下来的少数民族族群和文化,其之所以能免遭强势文化的彻底冲击和毁灭,就在于它们的文明自成体系,而且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达成一种和谐的关系。"西南土著文明论"认为,原始文明也是一种文明,而且自成体系,可能永远不再进化。要从根本上认识民族文化的优劣,必须通过长期不断的田野调查以及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比较、感受和体会,才能认识到其民族文化的优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1930年代,面对国内外压力,澳大利亚联邦开始积极介入土著事务。1937年4月,联邦政府召集各州土著事务官员召开了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土著会议,称之为土著福利会议。与会代表就各州土著状况和土著政策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西澳内维尔和澳北区库克成为会议的主导人物。会议通过了吸收混血土著的决议,不仅认可和批准各州推行的土著政策,也包含了预示土著政策转变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广义文化概念出发讨论澳大利亚土著文化的起源、发展与现状,并论述其滞后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土著在白人殖民者到来之前已经形成并发展出了独特的、光辉灿烂的文化。然而,这一自然历史进程被白人的入侵所打断,土著种族与文化甚至一度濒临灭绝的边缘。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实行的多元文化政策为土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转机,但也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土著文化在与主流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面临被同化的危险。本文指出多元文化背景下土著文化保护既要注重精神层面的传承又要注重物质层面的沿袭。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土著保护试验始于19世纪30年代.随着殖民过程的完成,19世纪6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各殖民地(州、领地)相继颁布法律,建立土著保留地或布道所,任命土著保护官或组建保护委员会,救济和控制土著居民,全面确立土著保护政策.保护政策是在土著“注定灭绝”的观念下实施的,其目的在于试图将土著隔离在保留地或布道所,任其自行消亡.然而,人们期待中的土著灭绝不仅没有发生,土著人口反而不断增加.这迫使澳大利亚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改变土著政策,逐步实施文化同化.但是,保护政策时期所确立的土著管理方式却延续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  相似文献   

11.
清代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土著妇女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她们不仅是耕织的主要承担者,而且在公共性社会活动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并由此决定了她们在婚姻家庭中享受较大的权利。她们与汉族移民的联姻,又加快了不同族群间的融合步伐,促进了台湾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788年英国殖民者在澳大利亚建立罪犯流放地,从此打破土著在澳大利亚的宁静.为了夺取土地与资源,白人殖民者对土著进行剥夺、屠杀.殖民者带往澳大利亚的疾病与瘟疫(主要是天花和性病)也不断侵袭土著部落.这些导致澳大利亚土著人口锐减、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的破坏.白人殖民对澳大利亚土著种族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彝族内部文化现象例证说明彝族自古就是生息在西南地区的民族,它不是外来民族,也不是北来、西来、东来的民族。特别是过去认为北方氐羌南下形成彝族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彝族族源源于羌,也源于濮。濮在西南分布广泛,百濮为西南土著。彝族的基础为外来羌与土著濮的融合,濮是彝族族 源的一元。至今,我们仍可在彝族习俗中看到濮人的遗俗:龙崇拜,竹崇拜、“衣著尾”。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作家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在她的土著题材作品中,努力克服种族偏见,对土著民和土著文化倾注了同情、理解和尊重;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她还对土著女性的不利生存地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这使得她的土著题材作品既有反对种族主义的一面,又有关注性别歧视的一面。本文结合《库娜图》等四部作品,探讨了澳大利亚土著女性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殖民时期所遭受的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  相似文献   

16.
三国蜀汉土著豪族初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汉末三国巴蜀土著豪族势力空前发展:他们垄断经济、干预政治、武断乡曲;以宗族关系为纽带,拥有数量众多的奴婢,控制、参与各级统治,并基本垄断文化教育;掌握武装,拥兵自重;彼此联姻,形成宗亲、姻亲交错的关系网。蜀汉政权建国之后,从根本上抑制、打击土著豪族势力,经济上进行掠夺,仕途上排挤、限制土著豪族,客、主矛盾尖锐化。土著豪族发动武装叛乱,威胁蜀汉政权。魏军攻蜀,土著豪族坐山观虎斗,任蜀汉灭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结合澳洲土著作家的作品与经历,探讨美国黑人文学对澳洲土著文学的影响。澳洲土著人受到美国黑人最大的影响就是汲取了他们对压迫的战斗性抵抗精神。正是美国黑人在社会、政治和文化上取得的权力强烈地激励着澳洲土著人,影响着当代土著人的文学感悟力。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中国境内的古代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指导下,逐渐对植物资源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经过长期的认识积累与经验总结,人类生活燃料的范围在扩大,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从自然植被扩展到人工植被,地域范围也不再局限于森林、河流、湖沼地带,农耕区内的各种植被都可成为生活燃料的重要来源.特别是春秋战国以后,在各诸侯国大力发展农业、拓展农耕区的过程中,生活燃料更多的是从人工植被中获得的,因此森林资源的开发得到了一定控制,而生活燃料知识的产生正是自然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叙写“南洋”土著形象的篇章,由于“南洋”民族生态的复杂多样性,每位作家作品中展现的“南洋”当地人群像也各不相同,然而却几乎同一标志性地呈示出某类相同的文化性格形象图谱,其中“纯性”与“热性”是其主要通约化文化性格类征之一,作家分别赋予了其多重丰富的生动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20.
贵州赫章可乐汉代土著墓葬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讨论了土著墓的时代和随葬品的文化内涵。我们认为原报告对可乐土著墓葬时代的判断不够准确,通过统计和比较分析得出其时代应在汉武帝开拓西南夷前后至西汉晚期,少数墓可晚至东汉初期。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随葬品因素构成所反映的这时期土著文化与滇文化、巴蜀文化和汉文化之间不同内容和性质的文化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当地多元文化格局的内涵、特点、变迁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