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9,(12):54-58
本文基于公共服务补救、权利感知建立了公众满意度、公众感知质量和政府公信力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服务正向影响服务质量感知和公众满意度,公共期望负向影响服务质量感知和公众满意度,公众满意度在服务质量感知和政府公信力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服务补救、权力感知分别正向、负向调节公众满意度与政府公信力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提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措施: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来提升公众满意度和政府公信力;提升服务补救,降低权力感知,坚持执政为民,让人民满意。  相似文献   

2.
以公众为核心的电子政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的建设作为政府改革的组成部分,必须同服务型政府建设紧密结合,遵循"以公众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加强宣传,让社会各界形成对电子政务的正确认识;建立统一高效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以公众服务为中心来设计电子政务系统;制定符合本地区实情的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的发展、演变为视角,着力探讨了公众舆论与外交政策的互动机制以及其作为影响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变量所具有的理论内涵;并对公众舆论是否具有理性,是否具有真实性、价值性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生态系统进化的标度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必须形成一个适应环境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其服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电子政务生态系统,是指政府组织、社会公众、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服务系统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功能性整体.其本质是人工事物系统,其核心是行政规则.电子政务生态系统进化的标度在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有序度,它既反映了电子政务生态系统结构的有序性,又是系统演化的一种标度;电子政务服务系统的结构适应度,它是系统与环境相互耦合中呈现出来的一种性态.电子政务生态系统的进化趋势为:从单一组织形式的变革向组织、制度以及文化等方面全方位转型;从"以服务为中心"向"以多元治理为中心"转型.  相似文献   

5.
论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气象服务属于公共事务,涉及广大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公益性是公共气象服务的本质属性之一,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着地方气象部门对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重视程度不够,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领域不宽,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水平不高等问题。公众参与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意义在于:保障公众的气象权,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公众满意度;提供服务信息,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的最终目标;维护公共利益,有效防止气象部门的权力垄断;增进理解互信,共同面对气象预报风险;扩展均等服务,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6.
北京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反映了公众对当前食品安全客观状况的主观认定,是一个重要的食品安全指标。本文根据社会调查结果,分析了当前北京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食品安全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公众对政府和科学家的信任、食品安全事件的相关经验、对食品安全事件的风险感知、教育水平等。  相似文献   

7.
黄克亮 《探求》2003,(3):25-30
发展电子政务是世界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重点,是我国应对加入WTO后的新形势,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模式的需要。发展电子政务,必须了解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明确电子政务的应用范围,实施具体策略,突出“政务”建设,建立切实有效的电子政务平台,积极推动政府管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服务业劳动关系和谐度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构建意义。首先从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切入,结合我国服务业劳动关系的现状,分析测评指标体系的概念及功能。然后借鉴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基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生存和发展,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提出了服务业劳动关系和谐度测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对服务业各类型企业测评劳动关系状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梁皑莹  王可炜 《探求》2013,(1):63-66,116
党的十八大对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基于职业差异性的五维度科学素养测评模型进行进一步的论证,以中医药从业者为对象,分别从"职业差异性"的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对科学素养水平的影响进行检验,证明了职业对科学素养水平存在显著影响,有效验证了基于职业差异性的科学素养测评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张振波 《阅江学刊》2022,(5):127-138+175
用于描叙经济收入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伊斯特林悖论假说,在生态环境领域愈益显现出其内涵的现实映射:虽然微观上个体民众的确会对环境质量改善展现出更高满意度,但宏观层面上环境更优区域内的公众环境获得感并不必然高于环境较差区域。本研究基于城市内空气质量区域差异及其所造成的公众环境获得感落差,剖析环境相对剥夺效应对公众环境满意度的影响,从而验证环境伊斯特林悖论的存在性并解析其生成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公众环境满意度对空气污染具有高度敏感性,但同时空气质量的区域差异也愈发成为影响公众环境获得感的重要因素,且会放大空气污染对环境满意度的负面效应。机制分析和异质性检验发现,环境区域差异的相对剥夺效应会挫伤公众环保参与的积极性,并催生更多邻避思维;低收入人群、低教育水平群体等社会脆弱群体受到环境相对剥夺效应的影响程度更高。本研究验证了环境伊斯特林悖论的存在性,并提出环境相对剥夺效应是导致区域环境质量与整体环境满意度之间呈现非一致性关系的诱因。基于此,地方政府应合理优化区域内产业与功能布局,重点关注高污染区域的环境有效治理,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公众环境获得感的整体改善与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伍  魏立勤 《创新》2011,5(2):37-41,126,127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实施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府",推进政府办公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全面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政务公开,已成为各国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从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社会风险。公众的食品风险感知可以有效解释他们的食品安全心理和潜在行为,这方面的研究对食品风险治理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沟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为了深入研究公众食品风险感知维度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在西安市部分居民大米风险感知实证调查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识别出居民食品风险感知的主要维度,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对食品风险感知及其维度与社会心理影响因素、人口统计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张华民 《社科纵横》2010,(2):76-78,84
要进一步深化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就必须更新理论认识。现代服务型政府应该是一个代表公众利益、提供公共服务、接受公众监督、承担公共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公众有效的参与、价值追求在于公众权利的实现。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理念包括:公众参与、权利至上、法治优先、服务为本。  相似文献   

14.
推行电子政务,实现电子化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将电子签名适用于行政法领域,将成为电子政务及政府电子化的必然趋势.为此,本文将从理论上对电子签名的行政法意义,电子签名在行政法领域的适用和行政法制构建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促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吴兢 《浙江学刊》2008,(2):196-198
在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与演变,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开发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水平无论从技术到理念上都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相距甚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距甚远.依据我国目前电子政务建设水平和国际先进经验,按照"十七"大精神指引的方向,电子政务应向着电子化政府方向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发达地区已具备了建设电子化政府的条件下,可以在一些大城市率先进行电子化政府的试点,从而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与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所引发的政府管理创新,推动了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正在成为传统行政模式向虚拟政府模式转变的推动力。它促进了信息社会、官僚制政府和市场机制三者之间的调适,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巨大的机遇。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转型期。1988年我国政府机构改革首次提出转变政府职能,这标志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由结构调整进入到体制创新的新时期。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的要求。可以说,推行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熊彩  俞懿 《探求》2022,(4):47-55+86
环境的有效治理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在简析环境行为A-B-C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线性回归和多元Logistic分析发现,居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和参与行为之间存在差异,参与意愿主要受到对个人内生环保态度的影响,宣传等外部条件的影响较小;而能否实现参与行为,除了要有积极的参与意愿之外,还要具备环境设施设置和有利的政策配置等外部条件。在倡导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如何调整外部条件变量以将居民的高环境参与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是实现环境有效治理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8.
构建责任政府视角下提高政府公信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现在民主行政的价值取向从政府本位转向社会本位,由官本位转向民本位,它要求建立积极回应公众要求,向公众负责的责任政府。政府的公信力是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能力,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核心,是政府责任行为的外射,是责任政府权威的重要来源,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变量.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途径应从提高公民的认识能力,培养公民和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几方面入手,但基于对时代社会、政府和公众三方面原因的分析,政府方面的因素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主要应从政府角色出发。  相似文献   

19.
根据目前科学素养理论研究和测评现状,以职业从业人员作为评测的主体,采用具有权重的科学素养五维度测评体系,根据不同职业的特点进行科学素养水平的测评。文章主要对广东省制造业从业者的科学素养开展了抽样测评,从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技术职务等因素对制造业从业者的科学素养水平进行分析,从而验证了职业人群测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在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的背景下我国居民对核电的认知状况与接受意愿。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对核电相关知识了解水平较低,但关注度和兴趣都比较高;公众对核电的感知价值、感知风险和接受意愿也比较高。根据本文的分析,公众对核电的感知价值对其接受意愿有促进作用,提高感知价值的主要途径包括提高公众对核电的卷入程度和信任度;公众对核电的感知风险对其接受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降低感知风险的主要途径在于提高公众对核电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