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哲学的内在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日的理念背景包括自由、自律、尊严、权威和普遍性等观念。哲学精神与大学精神最相吻合。哲学最清楚理性的限度。哲学的内在精神与实践问题有密切联系。哲学是严格的学术而不是意见和观点的集合。  相似文献   

2.
从政治哲学视域看,公共领域是一个与公共权力、市民社会、私人领域等诸多概念重合且具有多重意蕴的复合概念.它是一个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并调和沟通二者的意见地带;是以公众为主体,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以自由和公开的表达为保障的社会交往空间;它通过公共舆论对公共权力进行批评和监督,以实现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维护公共权力合理性和合法性的根本目的.这种政治哲学的解读对于解决学术界长期存在的对公共领域理解的歧义、混乱和矛盾具有多方面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曹希岭 《唐都学刊》2005,21(1):109-111
孙中山晚年的民主宪政追求与他的一个党、一个主义的主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他的直接民权理论与排斥个人自由的理念也难以相容。他期望用集权独裁的方式实现民主是不可能成功的。孙中山没有解决的政治难题 ,对所有东方民主革命家都是一个难以索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傅夫根 《江右论坛》2007,8(5):54-56
作为战国末期的思想家,韩非子是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一方面继承了法家思想,主张严刑酷法,以吏为师;另一方面,韩非的学说却本于黄老无为.两种不同路径的学说在韩非这里得到统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韩非的思想只能是一种政治学说,韩非学说的主要部分是他的"法术势",是为维护君权统治的一种政治学说.他的人性论和公利私利之辩共同构成了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从韩非的理论路径来看,具有鲜明的伦理思想的部分是人性论和公私之辩.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矛盾与出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是异常丰富的。古老的京剧、昆曲、越剧等传统剧目与当代流行歌曲、流行音乐和现代舞蹈同台演出;中国传统思想家的著作与当代西方思想家。甚至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著作陈列在同一个书柜中;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热”不断地变换着。从八十年代初以来,文化思考的主题不断地更新着,如“人道主义与异化”、“萨特与存在主义”、“港台新儒学”、“周易热”、“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新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萨伊德和东方主义理论”、“享廷顿和文明冲突论”、“人文主义精神热”、“自由主义”、“宪政主义”等等。实际上,各种文化思潮的纷然杂陈和文化热的迅速变换并不意味着文化研究的繁荣,而是处处暴露出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矛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究竟如何发展,这是当代中国人必须加以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实践哲学终结了西方近代的政治与哲学相对立的政治思想传统,实现了政治与哲学的联合.而这一联合以"实践"本身具有的政治维度为基础.政治维度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一个根本维度,从这一角度可以把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理解为一种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7.
吕嘉 《学习与探索》2006,2(1):74-81
政治哲学形成于对人类政治生活核心问题──人民根本利益的认识及相应政治形式的形而上探索。人民根本利益即人民──特定政治社会的社会基本成员──所需要的政治,最初形态为现实生活中没有而人民又迫切需要的形而上存在。使人民所需要的政治成为现实中的政治,涉及人类多种形式的探索与实践,政治哲学只是其中之一。政治哲学的社会功能是发现、论证时代所需要的政治规范与政治价值。政治规范将现实中没有而又“应有”的政治关系确定为政治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为政治社会奠定基础。政治价值以具有特定社会文化内涵的“人”及其本质特征为核心,为政治生活确定目标与标准,使政治规范获得正义与道义。政治哲学承担着性质一致但内容不同的使命──在不同的政治社会,人民所需要的政治的性质、实现程度不同,需要政治哲学解决的问题也不同。当代中国政治赋予中国政治哲学的使命是解决政治价值问题,即提出、论证体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强调朱光潜是一个有很深传统文化底蕴的人。他在留学西方之前已初步形成了艺术是对现实苦难的一种观照的观点 ,尼采不过是朱光潜审美人生观在西方圣哲中的一个“道具”。文章指出 ,朱光潜美学的根基是立在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之上的。因此 ,当他后来皈依马克思主义时 ,他很注意把马克思关于人生、人情、人道和这种传统精神结合起来 ,从而对马克思如何将实践观运用于解决美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当然 ,作者也认为朱光潜美学体系存在矛盾 ,但这种矛盾根本上讲还是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冲突在他体系中的一种折射。  相似文献   

9.
张俊相 《求是学刊》2001,28(4):35-40
韩非继承和发展了黄老之学的理欲观。他以“生”与“治”为人生最大的希求 ,从而构建了以法、术、势为统治术 ,以圣无欲体道 ,众有欲循理 ,而宗归自然之道的道、法合流的理欲观体系。其中含有诸多富有启发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政治和道德:一种政治哲学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俊峰 《唐都学刊》2008,24(5):22-26
从西方政治哲学史的发展来看,政治与道德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政治并非一开始就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政治的道德化过程、政治与道德分离过程、道德政治化过程,最终在消解经济的道德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因此,从政治哲学的视野对政治和道德关系进行考察,对进一步深入把握政治和道德的关系、推进和谐社会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生产力的内在矛盾运动及其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唐都学刊》2004,20(3):98-100
生产力系统自我运动最深刻的源泉来自自身内在的矛盾运动,即主体的需要以及不断发展着的需要与客体不能完全满足主体需要的矛盾和人的天然器官功能的有限性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无限性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生产力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周兴杰 《探求》2011,(2):39-43
从非学科化的问题预设出发,葛兰西实质上将“哲学何谓”的问题转化为“哲学何为”的问题,从而使哲学研究政治化、批判化。葛兰西也无意于建构一种新的、经院式的哲学体系,而是要使哲学适应新的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批判。由于克罗齐的影响,更由于列宁的重要影响,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在葛兰西那里主要体现为一种“伦理政治学”。  相似文献   

13.
彭敏 《唐都学刊》2004,20(3):87-89
先秦时期,思想家们对政治生活进行反思,以确定政治思想,并求得治国安邦的大政方针,这就产生了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是由中国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具体体现在中国哲学的主题、世界观和社会功能诸方面。  相似文献   

14.
论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富斌 《求是学刊》2013,40(5):23-32
怀特海哲学观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坚持哲学是宇宙论,试图对世界作综合性的研究和说明;同时又坚持哲学是形而上学,试图通过一系列形而上学概念和范畴来把握和说明现实世界。怀特海坚信,哲学的主题是普遍原理,哲学的功能是提供一般观念。  相似文献   

15.
16.
施特劳斯政治哲学思想的基本精神在于其独特的隐微-显白论,这个理论揭示了哲学和社会之间的深层冲突以及由这种冲突导致的哲学写作的双重教诲特征。面对政治哲学的当代困境,施特劳斯试图通过重振古典政治哲学找回失落已久的古典文明理想。这种文明理想既有对政治现实的清醒认识,又不甘于沦入政治洞穴,因而矢志不移地通过哲学追问揭示政治的不完善性。  相似文献   

17.
施密特与政治哲学的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密特的政治哲学的影响日益显著,被视为足以与当代西方主流政治哲学之自由主义对峙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政治哲学取向.本文通过与韦伯思想的异同对比,展开对于施密特的基本政治观的阐述,并最终深入发掘施密特的独特的政治神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政治哲学在知识的景观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一方面 ,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它涉及一般的理论问题 ,避开了诸如怎样管理社会安全保障体系这样的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 ,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在现实世界中 ,政治哲学总是人类活动领域中的组成部分 ,而人类活动根据定义多半是要与实在世界打交道的。这种政治哲学的主题在政治学的基本约定与哲学家不断地解约之间存在着一种张力。在何种程度上说 ,政治哲学是从仓促而粗糙的政治学中分离出来的呢 ?在母语是英语的世界中 ,政治哲学的主题已经习惯成自然地讨论某些一般概念和原则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实证主义的政治科学研究方法,国内学界对政治哲学的研究方法较少涉及.本文从近年几篇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的整体设计入手,初步探讨政治哲学研究方面的一些常用技能,概括为:善于宏观联系、洞悉本质的想象力;从微观层次做起的相同与差异分辨比较技能;将思想片段纳入某一理论流派演化过程之中加以考察的历史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