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生产力经济学创始人熊映梧教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潜心研究生产力理论和实践问题,在1983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生产力经济学理论专著《生产力经济概论》之后,于1991年又出版了第一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证专著《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考察》一书,对当代中国生产力的纵向轨迹和横向结构,以及发展趋势和发展对策,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 1.开拓了新领域。生产力经济学是近十几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它一诞生就引起经济学界和整个社会的关注,被人…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会生产力的三要素说和二要素说,我国理论界从五十年代就开始争论,至今没有解决。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对社会生产力概念的涵义理解不同,尤其是缺乏对社会生产力起源做科学的历史考察和分析。我们认为,把生产力最基本的要素,归结为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比较符合马克思本意的。生产力的二要素说,来源于斯大林同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斯大林同志的提法是否科学与正确?应当如何理解社会生产力概念的涵义?本文  相似文献   

3.
我国生产力经济学界很少研究交换;许多同志认为,交换只是商品经济范畴,生产力经济学只有协作范畴,而没有交换范畴。生产力经济学不研究交换,否定生产力存在交换范畴,对于生产力经济学的发展,是有害而无益的。 一、否定交换范畴,是与生产力的性质不相容的 生产力的性质是什么?这是生产力经济学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占统治地位的理论观点,即把生产力看成纯粹是人对自然的关系,视为技术范畴。最近几年,理论界一些同志先后指出,生产力是社会范畴。有的学者更是明确地提出,生产力“是一个最基本的社会范畴和…  相似文献   

4.
论生产力概念嬗变的不同语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焦坤 《求是学刊》2003,30(6):47-53
生产力概念是古典经济学家以"财富"为核心首次提出的,它由经济学语境向哲学语境转换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马克思从社会历史观的高度,把生产力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以新的哲学范式结束了人们在黑暗中对历史之谜的求解。生产力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中的展开,体现的是"为我关系"和"为他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依附论"、"征服论"、"协同论"三个阶段。以可持续发展和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生产力,需要我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建立新的语境,解构附加在马克思名下的"传统"生产力概念。  相似文献   

5.
进入90年代,通过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学习讨论,生产力理论再次成为经济学的热点。客观形势要求把生产力理论研究提高一步,而要使理论研究上一个新台阶,就有必要开拓视野,克服局限性。 一、开拓视野,克服局限性 对于生产力理论,经济学界常讨论如下两个问题:第一,生产力有几个要素?二要素论与三要素论之争,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已70年了;第二,什么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有说是人,有说是工具,有说是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过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生产力因素问题尤为突出。这些问题之所以长期争论不休,在于受…  相似文献   

6.
今年10 月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生产力经济学主要创建人熊映梧教授70 华诞暨从教50 年。为此我刊发表熊教授的两篇论作,其中《天外奇谈》一文系其20 年前所作,谨向熊教授表示衷心的祝贺。  相似文献   

7.
一、生产力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在古典经济学家的著作中,最早使用生产力概念的,是法国重农学派的经济学家魁奈。1775年,魁奈为百科全书写的“谷物”款(后整理成《谷物论》)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和庞大的军队会把土地荒芜相反,大人口和大财富则可以使生产力得到很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概念的马克思主义人本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产力概念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西方主流经济学和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力概念的内涵、构成要素、发展实质的分析的最大缺陷是具有非人本性。马克思主义人本观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是人性的核心,因此,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即人类在精神支配下利用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获取利益的劳动能力;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生产力要素即劳动力;要以人的能力发展为本,因此,生产力发展的实质即人进行生产的素质、技能的发展,它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相似文献   

9.
一、要素论和系统论 长期以来,在生产力构成的问题上,我国经济学界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生产力到底有几要素之上,为此二要素论者和三要素论者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感到,用二要素或三要素来粗糙地解释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来指导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学当中 ,福利经济学也许是最富争议性的学科之一 ,不仅福利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而且连福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概念工具都成为人们争议对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福利经济学就是在福利经济学家和其他经济学家的不断批判中发展壮大的。本文目标是对福利经济学研究方法进行一番简要评述 ,对福利经济学最薄弱的环节同时也是最有争议性的焦点———福利或效用在个人之间究竟可否进行比较进行综合分析。一、福利经济学的性质和方法(一 )福利经济学的学科属性福利经济学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制度进行评价并提出各种政策建议的经济学 ,一般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