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建华 《决策探索》2005,(10):60-6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岛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首意义十分重大,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与核心。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必须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目标履行检察职责。做好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战略提到全党面前。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无疑指明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目标,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指南。那么,怎样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  相似文献   

4.
中央举办这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目的是集中研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特别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问题。这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下面,我讲四个问题。一、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  相似文献   

5.
钟益娟 《决策与信息》2011,(12):147-147
本文主要介绍了加强党的廉政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政治基础方面的内容,以及对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强 《决策导刊》2005,(2):16-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五大执政能力建设之一,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的伟大决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各项职能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特别是在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检察机关应着力营造“六大环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社会目标,是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亮点之一。它标志着我们党在执政治国方略和思路上认识的深化,是我们党列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论的重大贡献。2005年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中,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举措。  相似文献   

9.
马正其 《决策导刊》2005,(12):11-13
今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下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规划。这是党中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基于对国情、民情的深刻洞察而作出的重大部署,对推进我国礼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敏 《决策探索》2007,(1):21-22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决定》,明确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向.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足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执政55年之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坚持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表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即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在这五大能力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进步,富裕安康,稳定有序,充满活力,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贯穿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社会全体成员既是这样一个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又是这样一个和谐社会幸福生活的拥有者和享受者。整个社会处于繁荣、健康、充满活力、安详和谐的状态,具有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领导科学论坛》2007,(1):F0002-F0002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曹咏 《决策探索》2011,(20):35-36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密切相关、紧密相连的。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社会理想,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生动体现,我们必须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在干部。只有不断提高各级领导者的和谐领导能力,才能不断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当前,主要应提高以下三个方面的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17.
《决策咨询通讯》2005,16(2):1-1
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19日上午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8.
朱岩 《领导科学》2006,(23):4-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本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决定》的要求,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将之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要适应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要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就要求基层组织工作,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