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语》中共有四处用到“绝”字,即“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在陈绝浪”(卫灵公)“人虽欲自绝,何伤于日月乎?”(子张)“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尧日)大多数论者均认为前三个“绝”字是“继给”或附绝”之意,然仔细推敲,这种观点不无可商榷之处.我认为第一个“绝”字,即“子约四”的“绝”字不能作“断绝”讲,何以见得呢?众所周知,孔子一生不断总结人生经验,并为弟子们制订人生规范及做人标准,其中有四条既是他教导学生,也是他自己一贯奉行的准则,这就是:首先是“毋意”,即不要悬空揣测,… 相似文献
2.
《论语》的“信”字和《中国古代文学》课的《论语》教学有密切关系。教学大纲对《论语》教学明确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理解孔子的思想及伟大的人格;二是掌握《论语》语录体的特点。在《论语》教学中,应以孔子“诚信”教育思想为教学核心,通过对《论语》“信”的剖析解读,从“信”中领会孔子的思想,从“信”中看孔子的伟大人格,从而完成教学大纲对《论语》教学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3.
张振兴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3)
王力先生主编的全国高校《古代汉语》统编教材(以下简称教材)里,对于《论语》“侍坐”篇(第一分册第三单元文选部分)中“撰”字的解释,值得商椎。孔子的弟子子路、曾晳(点)、冉有(求)、公西华(赤)侍坐时,孔子让他们“各言尔志”。继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发言之后,曾晳在孔子点到他的名字(点,尔何如?)时, 相似文献
4.
《说文》教部云:敎,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孝。”又云:“攴,小击也。”攴,经典隶变后通作“扑”。由于《尚书·尧典》有“鞭作官刑,扑作教刑”一类话,因此,有的人便以为教之所施的对象是被统治者,甚至在研究《论语》一书时还进一步加以引申,认为教与诲有别:诲的意义是“教育”,其对象为“贵族”;教的意义是“军事教练”,其对象为“奴隶”。这种解释既不符合文字训诂和历史事实,且于《论语》本文亦扞格难通。为此,我拟在这篇文章里专就教字古义及《论语》书中出现的七个教字,提出一些初步考释意见,供关心这一问题的学者们讨论、商榷。 相似文献
5.
《论语》中的“何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中的"何有"吴丕"何有"在《论语》中出现7次:1."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2,"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3."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4."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5...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论语》了中两个性字各自的含义。性相近,习相远之性更多地有生之谓性的意义,为是其所是之性;而性与天道之性是说礼义内化为自身生命内容之后成就的德性,为是其应是之性。前者是孔子成德的起点,后者是孔子成德所达到的境界。而作为第一个性向第二个性的过渡,即是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即是一完整的成德进路。这一进路中,从学到立达至不惑是成人之道,而知天命以后则是成圣之道了。 相似文献
7.
8.
<正> “侍坐”章是《论语》中涵蕴最丰富、文字最生动的一章,其义理难以把握。原因在于曾点的述志不象子路、冉有、公西华那样直抒胸臆,而是委婉含蓄地描绘了一幅“画”:“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于舞雩,咏而归。”其寓意,孔子是心领而神会的,而后人就很难捉摸,于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有人说曾点描绘了一幅具有尧舜气象的太平盛世蓝图,符合夫子的政治理想;有人说它是一幅隐逸者的行乐图,符合孔子在政治上屡遭挫折后产生的寻取自我解脱的心境。笔者以为探索此章的义理应联系孔子的人生态度、从政原则以及他所处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孔子乐论作为儒家乐论的奠基,是历代学者最为重视的研究领域之一。而其中关于《论语》中"乐正"一词的界定,对于孔子乐论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但学界对此从来没有统一的定论,其中主要存在"正其篇章"、"正其乐曲"和"乐官之长"三种说法。笔者通过对《论语》文本自身对"乐"与"正"两字阐述的分析,认为"乐官之长"说最为符合孔子的原意。而这样一种对"乐正"的界定,说明孔子并非完全的保守派,他看到了艺术之"乐"具有政治道德之外的意义,此为孔子乐论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0.
"孝"较早见于殷商之际,追溯其意识的产生,离不开氏族活动和血缘亲情,但其规范化、抽象化及提升离不开先秦儒家。在《论语》中,孔子赋予了"孝"一系列的伦理规范和社会价值,但是也遇到了一定的价值冲突和自我价值取向的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今社会环境中,理解并把握孝的现代价值,及时行孝,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扬孝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义常训为宜。宜本义为杀和杀牲而祭之礼,安宜乃引申之义。义字在《论语》中凡24见,时作名词,时作动词,时作形容(副)词;但基本涵义即是合适、合宜,具有道德评价、道德要求、道德标准三重道德职能。从更深层次说,义是由仁循礼的实践途径,内圣外王的修养方法,其哲学境界就是中庸。 相似文献
12.
王云力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78-80
仁,是相人偶,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所应该恪守的一种伦理。做为儒家核心思想的仁,在论语中多有述及。通过对论语中孔子及弟子仁之论述的分析,来说明儒家这一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3.
"君子"文化在<论语>中得到了充分论及,学界历来众说纷纭.在梳理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周易>、<尚书>、<诗经>、<仪礼>等文本材料及<孟子>、<苟子>等后续材料溯源探讨<论语>中"君子"词义的文化内涵,不难看出,"君子"一词仍重其"位",是实现孔子政治追求和文化理想的代表人物,是完成孔子社会理想的历史承担者.<论语>"君子"文化体现了一个时代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张华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47-48,51
<论语>是孔子的言行录,更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它最能反映孔子的思想.实际上我们更可以将它看成是孔子的一本教材,是对弟子的传道、授业和解惑.这本教材涉及面广,几乎包括人生的各个方面:政治、思想、为人处事、择友等.为了能将这样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形成一个系统来研究,我们挑选了其中的一个高频词"君子"作为研究的主线,通过它来探求孔子的学说. 相似文献
15.
《论语》中孝的起点是个人的修养,家庭领域的孝是家国同构中的重要基础,所以重点分析了孝在家中的合法性以及行孝的具体表现。认为在现代社会,孝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应使孝回到其家庭道德的本来和应有的地位,其合理性还是在家庭之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论语》的介词"以"以及"以"的固定搭配进行了穷究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其用法和意义进行逐一解析,作为介词的"以"用来表示引进依据、动作行为的工具、方式或方法、对象、原因、时间等等,既可以位于谓语中心词前,也可以位于谓语中心词后,同时其宾语也可以省略。 相似文献
17.
《论语·先进》第二章记述孔子困于陈蔡之事,但此章“德行”以下部分是否应该与之前部分为同一章,至今并无定论.郑玄《论语注》与皇侃《论语义疏》就存有不同观点,后朱熹认为是一章,刘宝楠、程树德、杨伯峻却认为是两章,即从“德行”开始,当另为一章.后一观点虽得到学界广泛认同,但与《论语》成书情况不符.笔者立足于《论语》成书过程,通过考察全书中孔子对弟子的称呼方式,判断章中材料有不同来源,认为《论语》一书虽成于众手,但体例谨严,一章之内主题、时地、人物集中,非随意杂凑.故《陈蔡章》当为一章. 相似文献
18.
陈洪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93-99
文章从直、仁性、直道、觉诸范畴之间的微妙缘契,寻绎《论语》直的义趣,指出:《论语》中的直以仁性为端始,以直道为应然,以觉为契机;在礼乐之文沦为敝害的衰周,孔子对直的珍视,乃出自对一种富有生机的以仁为旨归的文化创造所不能没有的直心、直情的珍视。 相似文献
19.
《天下》是20世纪上半叶由中国人所办的一份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英文文化期刊,先后传播由外交官、传教士、汉学家所翻译的三个《论语》英译本,即Leonard A.Lyall的The Sayings of Confucious、苏慧廉的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与阿瑟·韦利的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分别代表了中国典籍西传时的三种翻译主体:在华外交人员(Lyall)、传教士汉学家(苏慧廉)、职业汉学家(阿瑟·韦利)以及两种译本性质:前两者为通俗读本,后者则体现出严谨的学术色彩,以公平性与思想性为原则,向天下传播中国文化元典《论语》。 相似文献
20.
《齐鲁学刊》2019,(4)
《论语·先进》"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一章,历来众说纷纭,难得确解。旧解多谓"先进"、"后进"或"先进于礼乐"、"后进于礼乐"各自成词,联系上古时期的语言特点,"先进""后进"以及"先进于礼乐""后进于礼乐"皆不成词。此处"进"当为"进献"义,同"荐","于"义同"以","野人"为孔子时代居于城外的殷代遗民,那么"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即"(祭祀时)先施礼奏乐的是城外的殷人,后施礼奏乐的是国都里的贵族",如此理解,正好可以和《礼记·郊特牲》"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相互印证。孔子对殷周礼俗的态度是择善而从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