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何光岳,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湖南岳阳人,1939年生,农民出身,7岁丧父,家境贫苦,小学毕业后即务农。1956年参加1作,先后在岳阳基层任农技员、秘书、文化干事。1978年以特殊人才调湖南省社科院从事古代史研究,现任该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日前,本刊记者登fi访问了他,现将谈话略加整理。本刊记者:很久不见,刮目相看。何光岳:岂敢,岂敢,有何贵干?本刊记者:最近在书店里看到您出版的《中华民族源流史》几种专著,不知先生至今到底出版了多少文字?何光岳:做学问的人不该孜孜于自己的著述,但如今实…  相似文献   

2.
著名民族史专家何光岳光生的《周源流史》(上、下册)近期已由江西教育出版社推出。这是何先生《中华民族源流史》系列著作中最大的一项骨干工程。周自后稷兴起于山西南部的稷山,在汾、浍之间发展了农耕经济,成为衣业发达的氏族,在黄帝故里周昌故地的周阳立国,逐渐发展成为部落、部族和民族,最后形成国家。经几代君主发奋努力,到商朝已成了强大属国。商王文丁感到了威胁,便袭杀了季历。商纣王时又囚姬昌于美里,险遭灭国之厄运。姬昌回到周原后,即脱离商朝独立,被尊为文王,励精图治,北伐西并,又东进统一了今关中地区,并把都城…  相似文献   

3.
冼周 《民族论坛》2012,(16):110-112
何光岳先生的遗作《炎黄源流史》以读音相近之故,论述俚人源于炎黄时期的方雷氏,其论证方法有误。关于俚人的名号"俚",何先生认为是源于方雷氏之"雷",这种观点与图腾的涵义不符,但我们不可否认俚人的文化有很深的雷崇拜的烙印。俚人铜鼓上的蛙饰不应看作是青蛙图腾,而是雷崇拜的一个因子。  相似文献   

4.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1917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写下的充满斗志诗句。1939年,出生湖南岳阳农家的何光岳同志,少年虽然无缘步入长沙高等学校深造,但他却以湖南人的志气和豪气,以小学毕业的低微学历,刻苦自学,获得了博士毕业生的学历,摘取了研究员、历史地理学家、民族史学家等桂冠。立下撰写“中华民族源流史”的鸿志,  相似文献   

5.
《娘氏教法源流》是12世纪的重要宗教史籍,藏文原名《教法源流·花蜜精粹》。本次译文为《娘氏教法源流》第三章"宣说吐蕃"中,第十节,迎娶尼妃墀尊公主与汉妃文成公主等。(藏文版第192页第二段至第233页第二段)  相似文献   

6.
《娘氏教法源流》是12世纪的重要宗教史籍,藏文原名《教法源流·花蜜精粹》。本次译文为《娘氏教法源流》第三章"宣说吐蕃"中第十一节赤松德赞与堪布、阿阇黎的事迹与第十二节白若杂纳的历史。(藏文版第276页第二段至第315页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娘氏教法源流》是12世纪的重要宗教史籍,藏文原名《教法源流·花蜜精粹》。本次译文为《娘氏教法源流》第三章"宣说吐蕃"中第十节迎娶尼妃墀尊与汉妃文成公主及第十一节赤松德赞与堪布、阿阇黎的事迹。(藏文版第233页第三段至第276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娘氏教法源流》是十二世纪的重要宗教史籍,藏文原名《教法源流·花蜜精粹》。本次译文为《娘氏教法源流》第三章"宣说吐蕃"中的第四节支贡赞普至第十节迎娶尼妃墀尊与汉妃文成公主等。(藏文版第148页第二段至第192页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百越文化是一个国际性的学术课题。近年来,研究百越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论文论著纷纷问世,例如蒙文通的《越史丛考》、蒋炳钊等的《百越民族文化》、陈国强等的《百越民族史》、董楚平的《吴越文化新探》、彭适凡的《中国古代南方的印纹陶》、何光岳的《百越源流史》等,或通论或专题探讨了百越民族源流、时空分布、社会状态、文化内涵及百越与  相似文献   

10.
概述《弟吾教法源流史》中论涉《五史册》内容的部分像《伯希和敦煌藏文卷子》NO。1038一样,《弟吾教法源流史》的作者在论述了十二邦国之后,着手处理有关国王出身的三种不同的神话:隐秘的、公开的、极端隐密的。(P.226)根据极端隐秘的传说,国王是太郎鬼(the’u-brang)的后裔。在波沃什波密)这个地方,姆尊(MO-btsun)氏族中有九个兄弟,其最年幼者叫“玛聂乌比热”(taa-snyau-be-ra)。该地舌大可覆面,指间有模相连(即建指),有刚毅冷酷的性格和巨大的法力,而其被逐也肇因于此。苯波和佛教徒(!冲精于宗教仪式者举…  相似文献   

11.
族群源流史研究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对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材料和方法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除了传统的文献材料,出土文献、考古发现、人类学材料、语言学材料等均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而自然科学的介入则揭示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分子人类学在体质人类学的基础上将研究触角深入到基因层面,从而为解码族群源流提供了新钥匙.《岭南民族源流史》一书是分子人类学真正走入人文科学领域的系统性论著,标志着传统人类学与分子人类学开始进入系统结合的阶段.《越文化发展论》一书同样重视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其对於越族源的讨论在材料运用上的综合性以及看待问题的全面性,都堪称族群源流史研究的典范.这两本专著为我们重新看待秦人源流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根据藏族史籍载述,吐蕃第八代赞普即止贡赞普时期有个重要人物,即罗昂古史家都认为:他弑杀止贡赞普,篡权称王,一度操纵国政,最后被止贡赞普之长子夏赤和茹莱杰等杀死。但是,此人是何许人也,诸古籍的记录却不一致。比如《贤者喜宴》、《西藏本教源流》、《娘氏宗教源流》、《汉藏史集》说罗昂是《红  相似文献   

13.
由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波·少布撰著的《蒙古风倩》一书,已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1月出版发行。全书共分8章,27万字,并配有168幅插图与照片。第一章重点介绍了蒙古人的起源及其历史编年;第二章对蒙古人特有的生产方式及保存下来的生产遗迹作了翔实描述;第三章重点介绍并考证了蒙古族的尚白习俗;第四章介绍了蒙古人的人生礼仪,包括诞辰、婚丧及生活礼仪;第五章重点介绍了蒙医蒙药、传统节日、歌舞服饰等草原文化;第六章则记述了蒙古马的源流、生产管理等;第七章介绍了蒙古人的祭祀习俗;第八章主要介绍了萨…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民族史学家、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林斡教授新著《东胡史》一书已于1990年11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继《匈奴通史》(前曾出版《匈奴史》)、《突厥史》之后,第三本关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专著,也是我国民族史学界系统研究东胡史的第一本专著。全书218000字,除“前言”和“内容提要”外,共分十四章:早期东  相似文献   

15.
新书浏览     
《蒙藏关系史大系·文化》 陈庆英、丁守璞主编 丁守璞、杨恩洪著32开 377页 292千字 平装 定价19.90元 西藏人民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ISBN 7-5600-2181-6/H·1161 责任编辑冯良、图亚 《蒙藏关系史大系》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8章,第一、二章分别介绍蒙古族、藏族历史文化源流;第三、四章则探讨了蒙藏文化交流的动因——战争、宗教;第五一七章选取文学、语言、艺术、医药学、民俗等侧面探讨蒙藏文化之间的交流;第八章概述了中华文明之中蒙藏文化。另有《蒙古族藏文著作家简介》一文作附录。  相似文献   

16.
<正>《嘉绒藏族历史明镜》(以下简称《明镜》)是由2009年藏文书籍《■》(2)(《嘉绒藏族历史》,2002年)编译而来的,原著由嘉绒藏人白湾·华尔登历时十年的材料收集、实地调查写就。在保持原著主题的基础上,编译者经过适当剪裁和少量史料补充,将原来的29章编译精简为11章,主要内容未变,大体仍旧按照远古、古代、近代的编年顺序,叙述嘉绒藏人和嘉绒藏区历史的源流和演变。11章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嘉绒与象雄和吐蕃的渊源考辨,嘉绒地区的历代政治形态、宗教与文化,与宗教相  相似文献   

17.
歌墟源流──壮族歌圩与其他民族歌场之比较(一)潘春见关于壮歌圩的源流问题,潘其旭的《壮族歌圩研究》、梁庭望的《歌圩的起源及其发展》、昭民的《广西壮族歌圩》、农学冠的《壮族歌圩探源》等,都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可以肯定,壮族歌圩在起源上与远古氏族的生产生...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西藏远古史一“博”称谓的由来吾侪之境域,最初便唤之为“博”。此称呼如何形成,其内涵又是什么,在西藏王朝史和宗教源流史中没有发现对此术语之解释。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根顿群培在其所著《自史》中,对此称呼作了最初考证。详细论述参见该原著。其中指出:“所言‘博’一词,诠显何义耶?或是此乃随意立名,无意义可言也。”继而又说:或是将王名立为地名也。如依“雍仲本”教派所见,“谓初名本境,后渐转变成博境。”此等说法尽管作为参考材料提出来,并未断言,然而更使我们赞同这位学者的用意。何况,根据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以来,中国回族史的研究,通过一大批学者们探幽发微,聚精囊粹、呈现百花争妍的态势。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了由答振益、许宪隆主编的《中南地区回族史》,就是回族史领域新近开放的一朵奇葩。《中南地区回族史》系国家民委八五重点资助项目的结集成果,全书共分八章,从中国历史整体角度俯瞰中南地区回族,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南地区回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的发展变化。通观、纵览全书,它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开拓性中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许多民族流徙的历史通道,各民族不断地南下北上、东走西行,造成…  相似文献   

20.
严谨翔实求真—《土族(蒙古尔)源流考》评介孟维不囿旧说,勇于探索,观点新颖,论据确凿,材料翔实,说理清楚,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显示出严谨缤密的逻辑思维,最终得出令人心服的科学结论。──这,便是我对《土族(蒙古尔)源流考》一再咀嚼、反复推敲之后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