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技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交织于科技发展的进程之中,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必然的联系,成为了科技文化发展的形式维度;科技文化的弘扬是以创新文化为方向的,科技文化是创新文化的基础与前提,创新文化是科技文化发展的归宿,创新文化的生成是科技文化发展的目的维度;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是人类文化两大支柱,两种文化正从分裂走向融合,以人文文化为引导的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是科技文化发展的内容维度。  相似文献   

2.
职工文化和工会文化是代表职工群体的文化.前者侧重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后者主要是维护职工权益.企业文化是代表企业整体利益的文化.在一定的企业范围内,企业文化往往涵盖着内部的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但又不能代替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而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工会文化又涵盖着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同时职工文化又有其独立的部分.为此,要加强企业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形成以人为本的优秀企业文化,这不仅是维护职工权益的需要,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唱响新时代工人之歌,构建和谐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共时角度看,多样性是主要的,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从历时角度看,文化趋同是次要的,是文化的表层结构。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相辅相成,成为文化的统一体。外语教学应以多元文化主义教育理念为指导,利用“中介文化”促进文化融合,运用移情提高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从而实现表层文化向深层文化的过渡。  相似文献   

4.
科技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交织于科技发展的进程之中,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必然的联系,成为了科技文化发展的形式维度;科技文化的弘扬是以创新文化为方向的,科技文化是创新文化的基础与前提,创新文化是科技文化发展的归宿,创新文化的生成是科技文化发展的目的维度;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是人类文化两大支柱,两种文化正从分裂走向融合,以人文文化为引导的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是科技文化发展的内容维度。  相似文献   

5.
从地名解读天津地域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本文从水文化、城厢文化、寺庙文化、移民文化、军旅文化、漕运文化、商埠文化、码头文化、租界文化、慈善公益文化等10个方面,对天津城市文化的形成及多元化、兼容性的特点,进行剖析。另外,从地名与市俗文化、地名与典雅文化等角度,对天津城市文化的品位进行阐释与评价。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全球传播打破了以往文化各自发展的局面,把全球文化纳入到一个公共文化平台,促成了全球化文化的形成.全球化文化不是文化的一体化,而是文化的多元化.只有化解文化间的冲突,实现多元文化的对话,才能真正促进全球化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积极引导消费文化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中有文化,文化中有经济,产生于消费活动并指导人们消费行为的文化,可称之为消费文化。消费文化的主要形态为消费观念。当前,应该大力倡导健康消费文化,反对奢靡消费文化;鼓励积极消费文化,限制无度消费文化;加强自主消费文化,弱化趋同消费文化;主张平衡消费文化,避免极端消费文化;坚持和谐消费文化,抵制失衡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8.
文化法学的首要问题是文化之内涵。法学语境中的文化不应做太过宽泛的理解,作为文化法调整规范对象的文化,应当限定为与物质文明相对的人类精神文明成果。文化法治化源自国家文化利益、民族文化利益和个人文化利益需要法治加以确认与保护。目前,我国文化法治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文化立法建设阶段,尚需国家根据立法难度和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安排、先易后难,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实施后续文化立法工作。我国文化法包含文化基本法、文化事业法、文化产业法三个层次。其中,文化基本法是总则部分,文化事业法是分则中的公法部分,文化产业法是分则中的私法部分。文化法的目标旨在实现文化传承、文化发展和文化价值,充分发挥文化在社会发展进步中的功能。基于此,我国文化法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多样性原则,促进文化创新原则,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  相似文献   

9.
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链上的终端环节,它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动力,也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引导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文化消费存在的七个方面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文化消费引导的六点对策与措施:加强文化消费教育,提升文化消费能力;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延长文化消费链条;健全文化消费政策,鼓励民众文化消费;加大农村文化事业投入,增强农村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加强文化消费监管力度,构建和谐文化消费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东营作为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区,黄河文化、石油文化、孙子文化等在这里汇聚融合,其文化发展具有很大潜力。但是,东营在文化行政管理、文化人才建设、文化投融资管理、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等体制机制上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为此,东营应从战略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加快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完善文化人才管理机制,拓展文化投融资渠道,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健全区域一体化文化发展交流机制,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外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已经成为广大外语教师和研究者的共识.然而,在如何融入文化教学、融入的原则和内容方面却存在不同观念和看法.以具体的教学案例为基础探究外语教学融入文化教学的原则和内容,以期进一步促进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文化与语言关系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这两方面入手,引出了外语文化主题教学法,通过对文化主题教学法概念的阐述、文化主题选择即教材选择的介绍以及外语文化主题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论证了外语文化主题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化学反应工程学科特点介绍,综合培养目标及学生就业方向,在现有教学背景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力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教改探索,为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人才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严重而又尴尬的现象,以及中国外语教学长期以来对母语文化教学忽视的现状,立足于母语文化教学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从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母语文化的教学模式构建,探讨了切实可行的中国母语文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探讨教学中文化的重要性和性质问题。外国人学习语言,必定离不开文化的学习,语言教学也离不开文化的教学。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但都是不可替代的,各有各的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把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寓于语言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之中,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这两个方面阐述导入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就如何将文化教学导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提出三方面的思考:教材的选择、文化教学的方法和文化教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是对交际能力的提高。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对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文化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试论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原则.认为文化教学应贯穿于语言教学的全过程,与语言教学相融合.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教学原则以实用性为主,并与汉语文化教学相结合,以期培养21世纪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错位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外语教学在全球化的新语境下面临新的挑战。依据布朗(H.Douglas Brown)的移情说和教育心理学的动机说,对当前中国外语教育中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评析,可以看出在强调目的语文化和忘却"母"文化的一元论教育思想中,中国的外语教学出现了在一种虚拟的跨文化交际中逐渐丧失自己的文化、淡却自己的文化身份的现象,不知不觉走进了文化全球化所挖掘的陷阱。因此,外语教学的文化介入需建立在文化平等的基础上,既要避免文化教育西化,也要避免母文化本质化和绝对化,应该在两极中寻求新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简要论述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定义,外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作用以及中国文化融化英语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最终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