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意象是客观物象与审美主体情意的组合,审美主体的独特情感使得意象具有了无尽的审美意蕴。唐宋诗词中出现的夕阳意象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被诗人借以抒发自己的人生领悟。由夕阳意象营造出的意境展现了一种历史的阔大,在生动明晰的夕阳图景之外,隐约呈现出诸多层次的缥缈空灵的意象情趣,给读者创造了一个"境生象外,意发其中"的广阔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2.
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确立现代大学理念,重拾人文精神传统,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逐渐淡薄、遮蔽,对社会长期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唐宋诗词雅俗共赏,家喻户晓,蕴涵着积极进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救治天下的责任意识,诚挚友善的情感体验,追问生命内核的终极关怀。该文试图将潜藏于民族文化沉淀中的传统人文精神激活,使之潜移默化同新世纪人文精神建设相承接。  相似文献   

3.
梨花自古以来以它洁白无瑕的品格和曼妙的芳姿,使人们在赋予了梨花人性光辉的同时借梨花抒发思乡、悲春、伤别、怀人等情怀。本文从诗词解读入手,探究梨花在古代文人笔下的象征形象以及梨花在诗词中特有的内涵,从而挖掘梨花在唐宋文坛的地位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月亮与中国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千百年来,文人们对明月倾注了太多的情感。他们将月融于人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使月与人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不同的文人,不同的心境,各有不同的感受。在不同的古诗词中,月亮意象表现出的意蕴往往不同,体现出其意蕴的丰富性: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以唐宋诗词为例,分析月亮意象的情感内涵和深沉内涵。  相似文献   

5.
月亮是唐宋诗词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意象,由于诗人的情感观照,使月亮意象承载了多元而丰富的象征含义,从而也使月亮意象在涛词意境的构造上显得美丽而忧伤。  相似文献   

6.
唐宋诗词中的成都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时期,成都自然环境优美,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涌现出大量城市景观诗文,形成蜀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归纳分析唐宋诗词,从中可以窥见成都城市的绿化建设状况,有助于传承发扬城市文脉,为当今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论唐宋诗词中“雨”的审美意象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宋,是古典诗歌意象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在唐宋诗词纷繁的意象中,让人涵咏不尽的是多姿多态的“雨”意象群。诗词创作中的“雨”意象,始终不脱离它作为客观物象固有的自然特征,同时,在反复运用和沿袭不衰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审美感情和审美趣味长期积淀下来,使之固定地带有纤细绵柔、明丽清润、朦胧迷离、凄清冷寂、迅疾狂骤等审美特征。心物相契的“雨”意象具有生动的艺术表现力,诗人们用情感的链条将它与其他意象组合,构成具有内在生命的完整形象,用来烘染氛围、寓含象征、营造意境等,以追求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唐宋诗词的鉴赏中 ,找准作品鉴赏的切入点 ,往往能很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 ,甚至直契诗作灵魂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将唐宋诗词鉴赏的切入点归纳为十种 ,并举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怀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金陵怀古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金陵有"六朝古都"之誉,历来是文人吟诵的对象,唐宋诗词中凡涉及金陵者都与怀古有关。唐宋文人怀古追昔,寻找沉痛的历史沦亡教训,同时也抒写个人无尽的伤感,使得金陵文化更添一份感伤的底蕴。  相似文献   

10.
隋炀帝下令开凿的"大运河"始终是唐宋时期连接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交通大动脉,与当时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现实社会中发挥着难以估量的作用。这一时期又是中国诗词发展的高峰期,因此,这一时期的诗词创作中,必然会出现为数不少的反映、描写运河的作品,也必然会有因运河开凿与通航影响而产生的作品及文学现象。总体地看,运河开凿与通航对唐宋诗词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出现了不少反思、总结运河开凿、运行功过的作品;其次,出现了较多的描写、吟咏人们行进在运河上的感受与心绪的作品;再次,对诗词创作中的体式与表达产生过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宋人对待唐诗的态度着手,对宋代唐诗学在宋代各期的不同表现以及宋代唐诗学的演进轨迹作了详细的探讨,主要从诗话的流传、宋人的选唐诗、宋人对唐诗别集的整理等角度作出了深入的论证,并在宋代唐诗学的层面分布与演进轨迹的棵索中去分析和总结宋代唐诗学的总体特色.  相似文献   

12.
唐诗宋词中有不少的"红楼"诗词,这些诗词中的"红楼"意象内涵丰富,尤其"红楼"意象中鲜明而浓郁的悲情美与<红楼梦>凄迷的悲情意境有密切联系.可以说,曹雪芹是以个人的生命体验"介入"到了唐诗宋词的解读,自觉地将唐诗宋词中"红楼"意象所涵括的各种意态情志融入他的艺术创作之中,这更有助于形成<红楼梦>诗化的意境与风格.  相似文献   

13.
游仙词是唐宋时期道教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古代诗歌中游仙传统,尤其是中晚唐艳情游仙诗的延续和发展,又与词体功能的扩展相关.唐宋游仙词创作较为繁荣,大致经历了一个形成、成熟到繁荣的过程,其创作特点也由艳情化游仙发展为以梦游仙.同时,唐宋游仙词呈现出鲜明的文体形态:词作主旨的隐喻特征,即词人往往以游仙寄托人生之感和隐逸之思,借游仙隐喻艳情事迹或体察道教义理;虚构和梦幻化的游仙意象使词作表现出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文人通过游仙来获取精神愉悦和心境的清雅之趣则是游仙词功能的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重要概念。在诗歌翻译中是否能传达意境也是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唐诗英译意境传达的三种有效方式:体现真情,挖掘意象,激发联想,对此作出了例示。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诗词意境阔大,蕴涵丰盈,表现了艺术的高度概括性。诗人在创作中使主观思绪与客观物境交相融渗,达到了情景合一,神形兼备的境界。我们可以从潜能巨大的抒情特色、虚实交融的结构特色,描述具体的真实特色,概括性强的形象特色等四方面来把握毛泽东诗词意境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唐宋诗词作为承前启后的传世之作,其传播是极具典型性的。作品依托帝王、名士、歌者这几个关键的传播介质,在不同场合和渠道进行着动态的组织、互动与传播,并以题壁、题红、题扇等方式实施着静态的转换、保存与传播。在大量的诗话、词话、笔记和作品等史料的基础上,对不同传播环境和传播介质的特点与效果进行对比,着重分析唐宋诗词的动态创作活动及其由动转静的过程,并试图从通过传播模式的研究,探求其传播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谭仲池先生的《东方的太阳》,把抒情建立在与客体的心灵对话之上,结构穿梭在“求谒”的且歌且行之中,语言紧贴智性化的生命律动,作品以感悟的方式丰富、拓展了政治抒情诗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诗歌:意境营造与意象的拼接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靖 《南都学坛》2009,29(6):71-74
对于诗歌而言,意象是取自客观事物表象、蕴含诗人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用语言文字显现的诗意形象。意象的拼接组合直接影响诗歌意境的生成。诗歌中意境营造与意象的拼接组合分三方面:直接拼合,即并置——在横向的空间里拼接组合意象;间接拼合,即流动——在纵向的时间内拼接组合意象;立体拼合,即叠加——在交错和跨越的时空中拼接组合意象。因此,在诗歌创作过程中,诗人要用意象营造意境,就必须对意象与意象之间的拼接、组合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梳理。只有掌握了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组合规律,出神入化地对意象进行磨合、拼接,才能使诗句生辉、意境灿烂。  相似文献   

19.
1917年南社内部的唐宋诗之争,在新文化运动的介入下文学论争演变成文化事件。南社在新旧文化冲突下地位尴尬,以至于陷于解体之危。新思潮对传统文学的摧颓相生相离,既有决绝式的告别,又连而不断,作为一种传统保留在新文学中。而胡适、陈独秀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急于打破旧时代框架,对旧文化之评价,则多了思想史意义上的道德性批判。  相似文献   

20.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重要美学范畴。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审美意象。中国新诗作为从中国古代文化中生长出来的异质文化,在呈现纷繁意象的同时,缺失了古典诗歌天人合一的意境美。朦胧诗在将意象化语体进行到底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反意境化倾向,但艺术上的反意境并不能阻止他们心灵上对意境的深深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