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岁,年轻绝不能压抑自己 卞晓妍,24岁半,以前是杂志编辑,现在的职业更新闻一点、更严肃一点--写分析评论新闻的报告.  相似文献   

2.
他们不是作家,却靠稿费吃饭;他们是作家,却每天捧着发表自己文章的报刊羞愧难当;他们喜欢自我标榜——自由撰稿人。一位在京城一家综合类杂志干了大半辈子的老编辑说:“在京城,大约活跃着六千多位自由撰稿人;如果他们停止写稿,京城的一大半报刊将陷于瘫痪。”这不是危言耸听。在老编辑周围,就活跃着一批自由撰稿人。老编辑的杂志,每期二分之一的内容要靠自由撰稿人供稿。一旦稿源不足,老编辑就会向这些人“求援”。而自由撰稿人一经应允,即会当天采访、连夜赶稿,第二天一早就会准时赶到编辑部门  相似文献   

3.
岳勇 《女性天地》2005,(1):12-13
商机来临时,打工妹适时把握,开了“水桶广告”的先河,让自己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一4年前,唐韵中专毕业,在湖南老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便草草收拾了一包行李,南下广东闯世界去了。在广州,她凭着自己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学生时代发表在省级报刊上的十余篇文学作品,顺利地谋到了一份杂志编辑的工作。进了杂志社,唐韵才发现这份编辑工作与自己想象的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4.
张鹏莎  木子 《职业》2012,(34):64-67
职业生涯教育在本土化过程中不断创新、创造,不仅提升了全人类的幸福,还赋予了精神财富的自由.但随着社会的剧烈转型和快速发展,带有西方社会文化特点的生涯教育理论在中国渐现"水土不服".在第二届中华文化生涯教育论坛上,《职业》杂志记者汇集了专家们的精彩观点,希望能给予大家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5.
深夜12点了,黄修源还坐在电脑桌前,把一个字一个字敲进电脑,然后在浏览器中检查,核对后又开始不停地编辑。黄修源是“俺自己”电子杂志分享网www.anziji.com的CEO。这个网站是为用户提供免费的电子杂志分享、上传自己喜欢的杂志、交流感想以及提供制作电子杂志工具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6.
美术编辑工作是杂志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就要求美术编辑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至知识储备量,更需要具备对时尚、艺术、美观等方面的捕捉能力以及对新鲜事物的洞察力和观察力,不断提高自身和杂志的艺术造诣,提升杂志整体水平。除此之外,作为一名优秀的工作人员也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和人文修养,以尊重和礼仪为前提进行编辑工作,使读者在阅读杂志中从每一个角落里都能感受到美术编辑人员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品质,对杂志社长期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三年来我一直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见证了杂志设计,编辑及图片风格逐渐具有时代感的过程。作为一名记者,杂志中的一些信息成为我工作的重要资料。同时我也发现,贵刊涉及中国妇女面临的问题时,一些批判性的、分析性的观点,以及详细指出有待改进的问题的文章越来越少了。希望今后能在贵刊中看到妇联或其他机构所作的社会性研究及近期的调查结果。另外,我认为一些关于中国传统、农村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类的文章比较吸引人。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家庭信息化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家庭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的延伸,而且是家庭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使家庭信息资源充分方便的共享呢?笔者在此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结合城乡土地管理、土地制度改革谈三个观点:第一,统筹城乡土地管理是当前实现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当前实现中国发展的最根本因素。中国的二元土地结构和从理论上研究的二元土地结构不同。因为国外  相似文献   

10.
戴表元为"东南文章大家"(宋濂语),他的史论文都以春秋战国时人为主,观点新颖,一反故常,论证逻辑严密,笔深意长,"而且行文起伏转折颇有波澜。他的文中多带有自己的感情抒发和议论,为文清深整雅"(袁桷语)在思想上受浙东理学影响较深。  相似文献   

11.
本文来自“金融危机下的劳动关系的现状与问题、思路与对策”研讨会。需要说明的是,我们集录的只是部分与会者的观点,原因有二:其一,部分参会专家学者已经单独撰写论文,并收入本期杂志;其二,金融危机下劳动关系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研讨内容的丰富性和论者观点的开放性,强行编纂未必合适。因此,适当缩减言论的编选范围,不但有利于更好地体现编辑意图,而且这种慎重的态度本身也是我们对研讨会以及会议参与者表达敬重之情的最恰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陈敬 《职业》2002,(4):17-19
有人说:人生就像饺子,岁月是皮,经历是馅,酸甜苦辣是味道.我就是一个皮薄、馅足、味道浓的饺子. 和以往一样,每周五我都会如约地打开自己的电子信箱,去倾听读者们的心声,可是今天我意外地发现了一封约稿信.打开一看才知道是<职业>杂志编辑让我撰写一篇自己的成长故事--  相似文献   

13.
杂志不仅体现出我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更是引领时代潮流和前沿时尚的标志性刊物,而编辑工作者需要在工作中通过对理念、知识和设计不断创新,提高杂志整体水平和质量的同时促进消费者对时代、时尚以及政治思想的了解和掌握。编辑创新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对推动杂志社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体现出编辑创新的地位和作用,是本文中将要讨论和分析的主要话题。  相似文献   

14.
我退休后才回到长沙,偶然读到《老年人》杂志,不想一见钟情。它雅俗共赏,很符合我的阅读口味,因此,在生活中偶有所感,我便会写下来给《老年人》编辑部送去,慢慢地便与《老年人》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次去送稿,我不仅受到编辑们的热情接待,而且常常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受到启发。有一次,我和刘伟辉编辑谈论自己近年来读书的三大收获:一是读《实践论》,培养了我的务实精神;二是读《孟子》,心里有了个"天下";三是读《论语》,发现"仁"是源于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正>《新天地》杂志的编辑:我是济南的一位读者,5年前无意间看到《新天地》杂志,从此结缘。我今年60岁,虽然年纪不大但疾病缠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2009年在朋友处看到了《新天地》杂志,被它深深吸引。《新天地》是一本综合类杂志,既有人物情感又有健康保健,都是我喜欢的。我是个感情丰富的人,常常感悟伤怀,人物情感类的文章常常使我心潮澎湃,唏嘘不已,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健康保健类的文章,我每篇都看,并且针对自己的病情自我保健,令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6.
苏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池子华先生,是国内专门从事东北移民研究的学者,著有《中国近代流民》等书,详尽阐述了东北“流民”文化和“流民”的历史。针对发生在新时期的东北人向内地“回流”的大潮,池子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霍瑞珍  王粤华 《职业时空》2008,4(4):117-117
编辑学者化是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观点,其间经过了10多年的大讨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对此问题的赞成与否及编辑学者化的内涵辨析上。笔者认为,编辑学者化的实质是倡导和鼓励编辑进行学术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编辑学者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培养编辑素养、学术素养的过程,其最终目的就是使编辑成为学者型编辑。  相似文献   

18.
叶梦 《老年人》2012,(10):35
小时候多病,我老以为自己活不到60岁。当60岁生日来临之际,我还是有一种惶惑与感动。我结婚迟,生命中等于没有中年,感觉是一下子就从青年跨入老年了。当年承蒙《老年人》杂志编辑馈赠杂志时,我的孩子还小。我读了多年《老年人》。儿子长大了,我也加入到老年人行列,成为当龄的读者了。60岁是一个生命时段的开始。我应该开始一种新的生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期刊是以学术论文为发表文献的杂志,其所承载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传承功能是其他杂志所无法比拟的。学术期刊编辑,是学术论文发表的"把关人",也是学术纯洁性的"捍卫者"。学术期刊对编辑的学术水平、知识结构、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又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通过深度阅读实现不断学习、提升个人职业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谈了本人的创作动机,思路和一些对于创作的想法。结合创作还谈了本人对于创作的一些认识体会和对于艺术创作的观点,看法和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