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珞琳 《经理人》2012,(4):10-10
电子商务与线下消费抢食,就连奢侈品网站也来争吃这块蛋糕。奢侈品销售真是谁都能来做的吗?答案没有张彩英说的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2.
成华 《经营管理者》2008,(4):122-123
<正>一般来讲,劳斯莱斯不会跟普通人发生什么关系。只是,如果不说得那么绝对,在媒体里,很多普通人也能从了解名贵奢侈品以及它们的来龙去脉中得到乐趣。比如,看—下新款劳斯莱斯出炉亮相的照片,或者知道一下某巨星给其太太送了一辆劳斯莱斯作生日礼物……诸如此类。  相似文献   

3.
于丹 《领导文萃》2012,(4):101-105
这个时代,梦想对我们每个人来讲,到底是一种奢侈品,还是一种必需品呢?可以说梦想人人有,但是每个人对梦想的判定很不一样。很多人说现在现实压力太大,梦想真奢侈,其实把梦想当奢侈品的人就会觉得梦越来越奢侈,因为关注现实越多,梦  相似文献   

4.
尽管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仅去年一年的奢侈品消费就高达600亿美元,但新兴市场的奢侈品消费正以迅雷速度增长,大有与美国分庭抗礼之努。其中势头强劲者诸如巴西、印度以及俄罗斯等国。  相似文献   

5.
朵朵 《领导文萃》2005,(12):159-163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人们说,要有奢侈,于是有了奢侈品。也许,人们无法拒绝奢侈品的诱惑,就像无法拒绝光的照耀一样。根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杨清山秘书长的研究:中国目前的奢侈消费人群已达到总人口的13%,并且还在迅速增长中。杨清山对此做出了解释:“一个国家奢侈品的消费增长大概是其G D P增长的两倍左右。”因此,当亚洲人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关于消费的故事故事一:向名牌看齐“我平时工作紧张,也没有特别的嗜好,…  相似文献   

6.
旅游     
《领导文萃》2012,(18):136
中国游客撑起欧洲奢侈品业"几年前,本人曾说过:稍不留神,整个欧洲很快就会成为中国游客的露天博物馆。如今这种状况基本应验。"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公司瑞士历峰集团董事长兼CEO约翰·鲁珀特曾对投资者如是说。受欧元区的经济危机影响,各大行业高管正疲于应对低迷的消费需求,正是拜中国消费者所赐,才使得整个奢侈品行业  相似文献   

7.
一斤茶叶     
郑能新 《领导文萃》2007,(1):180-182
赵明从那张破藤椅上站起来,冲女人说:“我得跟主任说说,那样的茶叶送给他,还不如不送呢,那是他喝的?”女人说:“咋就喝不得?”赵明说:“喝得也不能这个时候给他喝啊。”女人知道赵明瞄准了科长的位于,就不做声了。  相似文献   

8.
何三畏 《领导文萃》2007,(7):153-155
前段时间,新闻爆出某些官员热衷整容,有“送礼就送整容”一说。这是一个新现象,媒体上出现了不少调侃的言论。严肃的评论主要是担心这成为腐败的新方式,认为整容的费用不菲,不论是花公款还是“送整容”,都涉嫌腐败。  相似文献   

9.
送礼     
正得知林局长母亲去世的消息,我问办公室的羽欣姐准备送多少礼。羽欣姐说林局长是单位的领导,起码送五百元才有点面子。她问我送多少,我笑着说送两百元意思意思就行。自从买房后,收入并不高的我就给自己定了个送礼标准,单位不管谁家办喜事或丧事,我一律送两百元。  相似文献   

10.
今天,奢侈品在中国已成为代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经典象征。国内由于奢侈品市场正在发展演进,整个市场瞬息万变,如何准确地把握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脉络,是国外奢侈品在进驻中国市场之前的必要功课。本文根据对麦肯锡、贝恩等咨询公司对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最新调查报告,就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群体、市场现状和消费特点进行了阐述和浅析。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奢侈品在我国的销售额同比上涨了20%,达到121亿美元,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按照这样的奢侈品消费增长速度,我国在未来几年极有可能取代日本而成为全球第一。但由于高昂的关税使得我国消费的奢侈品一半以上从境外采购,  相似文献   

12.
《领导文萃》2012,(22):135-136
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加上官员消费方式开始受到公众监督,中国的送礼者不像以前那么大手笔了。汇丰银行发布一份报告称,中国包养情妇的有钱男性长期以来一直推动着奢侈珠宝和手袋的销量,不过最近"包二奶"的现象似乎逐渐减少。用奢侈品送礼的行为——中国商界人士和官员之间的通常做法——被公众放到了显微镜下。里昂证券有限公司的分析师阿龙·费希尔说,这种监督抑制了珠宝和手表等高辨识度商品被购买用来送  相似文献   

13.
资讯     
《经理人》2007,(12)
奢侈品为身份所需不得不说几乎奢侈品是为人的身份需要而存在,因为奢侈品和普通商品之间的惟一区别就在于它的身份诉求,对此,奢侈品制造公司在它的高端消费者中已经得到了无数次验证,只是今天,包括老牌的奢侈品公司在内的所有品牌都懂得了让自己的形象看起来更年轻、低调和含蓄。  相似文献   

14.
吕春 《秘书之友》2011,(9):12-13
在求职过程中,写求职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求职信中,如果你能够将自己最吸引对方的东西写出来,把自己的特长、能力恰到好处地说出来,从而吸引和打动对方,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15.
漫画三幅     
据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名下级军官因被一名士兵冒犯而恼怒,他带着满腹牢骚向最高统帅林肯倾诉。林肯听后笑着说:“这个问题不难解决,你只要写一封信痛骂他一顿,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军官立即把痛骂那名士兵的信写好,准备送邮局发信,林肯亲切地说:“你既然把憋在心中的怒气已经发泄出来了,骂也骂了,这封信就不必发出了。这名军官按林肯的劝告,把信烧掉了,心里埋藏已久的怒气大消,心情顿时舒畅起来。  相似文献   

16.
《经理人》2011,(8):128-128
在全球奢侈品市场疲软的大背景下,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消费的热情不减,而且奢侈品消费在中国呈现不断更新换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体验经济下的奢侈品价格与成本明显偏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奢侈品的消费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情感消费的,与成本无关。奢侈品和奢侈服务的定价与金钱无关,因此,一旦当我们抛弃金钱观念而注重于价格所体现的体验价值,那价格就能成为我们奢侈品营销中的重要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点基于价格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告别汽油     
汽车问世后.石油就如同诅咒一般紧随其后,直到今天.比亚迪终于站出来说,如果没有汽油.汽车一样的奔驰他们说了,也做到了于是有人大胆预测,若干年后,世人讨论的热点将从油价改为电价  相似文献   

19.
染指于鼎     
《韩非子》一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鲁国的宰相公孙仪非常喜欢吃鱼,当时鲁国许多人都争着买鱼送给他,可是他却一条也不肯接受。他的弟子感到奇怪.就问他:“夫唯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公孙仪说:“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心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虽嗜鱼其谁给之?”公孙仪的意思简单而又明白.正因为喜欢吃鱼,所以自己才不能要别人送的鱼,因为受了别人送的鱼,就必然会在行为上迁就别人.而在行为上迁就别人,就必然会歪曲法律,歪曲了法律.就一定会受到处罚.到时候自己的宰相职务就要被革掉。免掉了宰相,就没有人给自己送鱼了,再加上没有了俸禄,自己反而不能像现在一样常常买鱼吃了。  相似文献   

20.
赵越 《管理科学文摘》2012,(26):133-133
目前市场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国外大量知名奢侈品牌涌入我国高端市场,我国奢侈品企业与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在统一市场中竞争,这同时也是品牌之间的竞争。金融危机后,现如今我国的奢侈品市场行情形势非常好,但是非常欠缺本土奢侈品牌。本文探讨了我国对奢侈品的政策及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