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丽梅 《民族论坛》2012,(14):48-51
国家已经确定武陵山区作为国家扶贫攻坚试点片区,这是武陵山区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文章分析了武陵山区发展的现状,揭示了当前在扶贫攻坚中存在的若干误区,提出了武陵山区扶贫攻坚的几点策略。这有利于帮助政府制定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长远性的扶贫政策。  相似文献   

2.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演绎归纳法。探讨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定位及策略问题,旨在突显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个性特征,努力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促进武陵山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优势文化。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应当彰显区域文化特质、打造民族发展型体育文化、形成具有独特影响力的武陵山区域文化分支。  相似文献   

3.
走进大武陵     
<正>编者按本期"走进大武陵"分"文化大武陵"、"生态大武陵"、"发展大武陵"、"渴望脱贫的武陵山区人民"和"献策大武陵"五个版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武陵山区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以及相关领导和专  相似文献   

4.
任何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取决于优势产业的发展,而优势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定位是否准确。研究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州县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势产业定位模式,不仅可以加快该地区小康建设的步伐,同时,也可以为其他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借鉴。对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州县优势产业的甄别,应以“独、大、专、强”为价值判断标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武陵山区少数民族州县应:筛选、论证、储备、申报一批项目,主动对接西部大开发战略;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梯级开发几大水系,挖掘水能资源的巨大潜力;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壮大旅游优势产业;立足特殊原材料,发展资源延伸的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牧业及其加工业。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历史、自然、资源、区位等原因,武陵山区人民进一步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造成了大量的贫困人口,极生活状况之贫困让人触目惊心。以湖南为例,湖南省共有国贫县20个,其中武陵山区就占14个;赤贫县24个,武陵山区就占15个。按照初定2100元新的贫困标准,全  相似文献   

6.
《民族论坛》2013,(7X):113-113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引导广大研究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使同学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为武陵山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中南民族大学决定开展"投身实践受教育、协办共铸中国梦"为主题的研究生服务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中南民族大学挂职武陵山区12名联络员为课题指导老师,针对武陵山片区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23个专项调研。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促进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2011年4月25日至27日,国家民委副主任罗黎明率国务院武陵山区调研组一行16人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开展武陵山区发展问题专题调研。湖北省  相似文献   

8.
走进大武陵     
<正>开栏语随着武陵山区大开发序幕的开启,我们经过精心筹划的"走进大武陵"专题也从本期开始成为本刊的一个固定栏目,我们每期都会从不同侧面和不同角度,来关注和见证武陵山区大开发的重大事件、重大场面、重要人物和重要时刻,来为武陵山区大开发鼓与呼。  相似文献   

9.
2015年12月9日, 湖北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推进会在恩施自治州召开,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总目标,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推进武陵山区建设, 总结和部署武陵山区扶贫开发工作, 动员湖北武陵山区相关州、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人间四月天,天下茶香时。在连绵横亘的湖南武陵山区,这时,也弥漫着浓浓的茶香,焕发着蓬勃的绿意。湖南武陵山区的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茶叶消费市场的持续看好,茶产业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广大茶农的青睐和众多商家的追捧。如今,武陵山区的茶叶产业已有一个较好的发展,中国茶学界提出武陵山区可以建成中国优质茶、尤其是有机茶的主产区,可以打造成世界优质绿茶的金三角。今年一开春,湖南武陵山区村民采茶忙,农户制茶忙,企业销茶忙。春茶的上市,热闹的推介,让沉寂在历史深处的武陵山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正>张家界1、以旅游为先导,以张家界为集散中心,实施旅游业一体化建设,做强做优武陵山区"大旅游"产业,以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2、交通先行,加快构建区域内快速循环、便捷畅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把张家界培育成为武陵山区重要节点城市和旅游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武陵山区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效,运用文献资料和理论思辨相结合的方法,对武陵山区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内容与特征、保护背景与历程、遗产名录项目保护状况及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三步创意操作流程,即抓住武陵山区苗族传统体育文化本质的典型元素形成创意概念、描绘创意概念的优秀程度和准确的创意定位,创新出符合新时代体育生活需求的新型苗族体育文化,提升武陵山区苗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促进其繁荣发展与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3.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引导广大研究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使同学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为武陵山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中南民族大学决定开展"投身实践受教育、协办共铸中国梦"为主题的研究生服务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中南民族大学挂职武陵山区12名联络员为课题指导老师,针对武陵山片区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23个专项调研。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湖南省张家界市委书记胡伯俊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会议强调,张家界市各级各部门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湘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将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把"武陵山区"列为扶贫攻坚主战场的决策部署上来,争取走在武陵山区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15.
何蓉 《中国民族》2014,(6):48-49
位于武陵山区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处于我国中西两个经济带的结合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具有多样化、多层次、冬少严寒、夏无酷热等特点,是湖北省乃至整个武陵山区旅游资源最丰富、生态环境最优良、民风民俗最独特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底,湖南省张家界市的作者李康学自费在中国书籍出版社结集出版了《大湘西系列作品集》4卷。这部作品共计267万字,是武陵山区历史文化集大成者。李康学在《大湘西系列作品集》中,通过挖掘武陵山区传奇的历史、少数民族历史人物、民族风情,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武陵文化"。  相似文献   

17.
论武陵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陵文化是以历史上的“武陵蛮” (即今天的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 )在武陵山区创造的一种地域文化。武陵文化的生成与武陵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与相邻民族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武陵文化是一种山地文化 ,不仅源远流长 ,其成就也灿然可观 ,它具有神秘浪漫、崇尚武勇、多元融通等特性  相似文献   

18.
武陵山区生态绿茶产业品牌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陵山区是我国绿茶生产的优质核心区。本文分析了武陵山区发展生态绿茶产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该地区绿茶生产企业如何有效地开展品牌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武陵山区地跨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的湖南省三市州(张家界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湖北恩施自治州和五峰县、长阳县、重庆一区(黔江区)五县(武隆、石柱、彭水、秀山、酉阳)和贵州铜仁地区,人口1000多万,既是土家族、苗族、侗族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又是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等方面因素制约,武陵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地区,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批示。2011年2月16日,湖北省率先在全国启动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并确立了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富民稳区16字方针。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正式启动,为少数民族地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推动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促进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供重大历史机遇。为此,本刊特约记者专门赴恩施州,就读者所关心的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情况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20.
旅游产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武陵山区,抓住国家考察筹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发展机遇,通过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