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族地区多有浓郁的宗教信仰氛围与悠久的信仰历史,如何处理好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宗教信仰问题,对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至关重要。对于民族地区农村的宗教信仰,要予以实事求是的分析,一方面,要认识到宗教信仰对于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能够起到一定的助推助用,要发挥宗教人士的积极作用,调动信教群众的力量,推动他们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宗教信仰对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不利影响。因为它影响到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挤占了新农村建设的文化空间,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农村的基层政权。  相似文献   

2.
王冬丽 《民族论坛》2011,(7X):89-92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宗教信仰问题。这主要基于民族地区多有浓郁的宗教信仰氛围与悠久的信仰历史,而现阶段民族地区农村的宗教活动现状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另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吸收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调动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是制定新农村发展战略,指导各地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我国不同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着理论上的一致性和实践上的独特性,四川省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差异性,其新农村建设应该具有符合该地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进一步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任务和强化措施等方面,论述了全面推进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楠 《中国民族》2007,(3):62-63
2006年初,《中共中央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提出,标志着新农村建设正式起步。这个一号文件是近几年来第三个中央一号文件,是对“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6.
渝东南是重庆市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区,更是一个集"老、少、边、穷、山、库"于一体的欠发达地区.本文重点探讨了渝东南民族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等原因导致的教育底子薄,发展迟缓,观念陈旧,基础教育条件差,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学生流失严重的问题.并在新农村改革逐步深化的背景下,结合渝东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呈现出的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湖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民族文化发展的相关问题,阐述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湖北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潘丽琴 《民族论坛》2007,(10):20-2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民族地区的农村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存在着一些制约本身发展的劣势,同时,由于这些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为其开展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本文在分析民族地区劣势、旅游资源优势、旅游特征、旅游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合理发展旅游,以促进民族地区新农村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7年以来,益阳市民宗局高举团结进步的旗帜,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年初各区县(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各乡镇选定1至2个村级经济基础较好、经济发展有一定后劲、村级班子团结务实、村民勤劳、村风淳朴的村为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按照这个标准,益阳民族地区一乡四村很难达到,根据实际情况,益阳市民宗局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地方推荐民族地区条件相对较好,又基本上符合要求的两个民族村进入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行列,并与当地党委政府充分协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新农村建设又提出了新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可见,新农村建设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民族地区小康建设与民族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和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距离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民族地区教育要想发展,改革体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体制的改革应该遵循将"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换;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使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也掌握一定的技能;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要,大力发展中低级职业教育,以适应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近期需求";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受惠于党和国家"民心工程"——农村公路建设的怀化市,自2004年实施"通达"工程、2006年实施"通畅"工程以来,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经济社会有了进一步发展。然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也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宏大建设工程,需要长期不懈奋斗才能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考验,又是机遇。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群众必须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紧扣立足点,寻求对接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找准切入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少数民族地区的落后,实质上是思想观念的落后。因此,要出色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项历史重任,必须从转变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和…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发展机遇,指出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充分发挥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经济、民族干部、民族文化等政策的功能,才能实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民族关系是一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相互影响的重要因素。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关系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是我们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在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而在小康社会建设中,首先应该正确区分经济问题和民族问题,不能因为经济问题涉及到民族成员而使一般的经济问题的解决带上民族问题的色彩;其次是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平等的民族观;再其次是西部民族地区要确立正确的发展观;最后,应该建立有效的民族关系预警和防御机制,保证西部大开发与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刘松枝 《民族论坛》2009,(10):62-62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时代制高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由之路。文化是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各级党委、政府肩负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千帆竞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占全省国土面积28%的民族地区如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规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  相似文献   

18.
略论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民族地区图书馆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提出民族地区图书馆建设应结合当地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把重点放在本馆读者利用率高和本馆重点需要的核心馆藏,以及本馆的特藏方面;实现民族地区图书馆资源共建与共享;发挥图书馆的社会功能;提高专业队伍的素质;加快实现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9.
徐婷 《民族论坛》2013,(7X):75-78
自古以来,自然资源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民族地区具备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文化资源等,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时,随之带来的是资源破坏的代价。就民族地区而言,我们应客观全面地评价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对于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自然资源一直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民族地区具备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文化资源等,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时,随之带来的是资源破坏的代价。就民族地区而言,我们应客观全面地评价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对于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