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李万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8,(1):144-145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现代概念,它以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教学目的。800多年前虽然没有这个名词术语,但在陆象山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与之相通的朦胧理论和实施雏形,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对我们今天是不无启迪的。淳熙十四年(1187)陆象山先生登贵溪应天山讲学,一不建斋舍,学生自己结庐而居,裹粮而食;二不立学规,从容讲道,启发人心,四方学徒大集。居山五年,来见者逾数千人,甚至乡村父老也策杖来听,可见其讲学之盛。陆象山的教育思想和他的哲学思想一样,其中心在于“心学”,而“心学”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何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66-74
陆象山对 《论语》 《孟子》 等经典的解释, 表现出高度的自觉与自信。 他通过把握主旨、 还原 语境、 质疑拣择三个环节, 构成了自成一体的解经方法。 把握主旨强调对经典大纲的理解优先于对细目的把 握, 还原语境强调在具体语境中体会经典的立言本意, 质疑拣择强调依循本心而反对对经典的盲目信任。 总 体而言, 把握主旨可谓是象山解经的目标。 象山的解经法虽然也沿用汉唐经注的训诂章句, 但只是作为初级 手段, 他的解经根本上是作义理的阐明。 在这个意义上, 象山的解经法已完全跳出经学的窠臼, 而进入了分 析的批判的理学形态。 相似文献
4.
5.
華山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Z1)
(一)陆象山(1139—1192) 南宋思想界朱陆并峙,朱倡理学,陆倡心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戶,几如冰炭”(宋元学案卷58象山学案黃梨洲按语)其后朱学日盛,陆学消沉,不绝如縷。到明代中叶,阳明崛起,接陆学之余绪,发揚而光大之,称为“王学”,成为新兴的一大学派,一时有压倒朱学之势。从此陆王并称,与程朱派,成为我国近古唯心主义思想的两大派别。 相似文献
6.
华启和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24(1):48-50
追溯“心学”体系的闪光点,阐发陆象山“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是理充塞宇宙,天地顺此而动”,“宇宙内事乃已分内事,人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极”之说,洞察其朴素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为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价值资源,是一种智慧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龙跃牛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8,(1)
中国哲人在哲学的内容上是把自然界和人本身作为人伦价值来思考,这种思维不属于对象论;在方法论上陆学的“发明本心”和学而“知至”仅仅是涉及修养方法问题,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理论。 相似文献
8.
顾厚顺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5,24(1):45-47
陆象山的人性论源于孟子,但又有“心学”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人性论思想体系。概略地说,一是以“心即理”致思路线构建其人性论的基本观点,二是以“本心’’论证其人性为善,三是以“物欲,,和“资禀”观论证其具体人性的善恶和差异。 相似文献
9.
陆象山心学感悟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世泉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9,(2)
多角度地分析了象山心学的生态环境,揭示特定时空象山心学产生的必然规律;从“人心(性)本质说”、“人心同一说”、“人心蒙蔽说”、“人心自救说”、“人心开发说”五个层面论述了象山心学的基本内容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评说了象山心学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所投射的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南宋礼乐有述仁义、宣扬德教化的思想 ,其复古周礼乐的意识与强烈的复古思想倾向成为社会主流 ,陆象山的礼乐思想继承孔孟礼乐仁义德化传统 ,其“易简”与“本心”学术论点是从荀子礼乐论述中演绎而来 相似文献
11.
黄春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8,(1)
本文阐述陆象山在“心即理”的哲学命题下的为学之道。在为学要“先立乎其大”的前提下,除了运用“易简功夫”和独立思考外,着重探讨了陆象山“千虚不搏一实”的求实精神和治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听思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8,(1)
文章从陆象山的理想人格的道德柱石及立志说起,论证了理想人格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进而对陆象山“须大做一个人”、“与天地并立”的大宇宙关怀意识进行了多方位的梳理和综合。 相似文献
13.
刘雪影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4-6
陆象山从儒者的立场出发,对当时的社会风俗予以批判和解构。他主张学者应当超拨于流俗之外,“脱俗以修身”。同时,学者也应当担当改造风俗的重任,并通过改造风俗达到教化百姓的目的。荆门之政,恰好说明此点。 相似文献
14.
曾子鲁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9,(2)
议析陆象山《与辛幼安书》和《与徐子宜第二书》,指出“两书”针廷南宋社会弊端,可谓独具只眼,而重点在于揭露吏治腐败,寻求解决途径;它既是象山为政的重要借鉴,又是后人了解象山思想、行为的可靠依据。但它对辛弃疾的评价与指责,则有偏激与不公之嫌;原因虽较为复杂,但今天读它时,以历史的眼光,正确对待,仍然有其必要。 相似文献
15.
陆象山主体性教育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光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9,(2):68-71,77
在陆象山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与现代主体性教育相通的教育思想及其实施雏形,他的主体性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提出“自作主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三是倡导“存疑,问辩”,“启悟”,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四是推行“敬敷五教,在宽”,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这些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加强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3)
步杰同志:惠书和大著《古汉语言语入门》三大册,昨天接到。看信中所叙,约略想起二十年前尤先生交来大稿的事。今天我看了《入门》上册的《黎序》两篇《自序》和《导言》,粗浅地知道了这部书的作意,就给您写信。您这部书是“举一隅”的意思,不是浮泛地举,举得颇扎实,让人家通过这个而自己去“反三”,去阅览古汉语的书。我这样说,您认为有几分对吗?古汉语的书不必人人都看,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可要学,学 相似文献
17.
在上下尊卑的礼治社会中,陆象山以平民哲学家的目光,注视着下层黎民,并提出了许多哲学思考,体现了他的君权民主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18.
第一代新儒家中的熊十力被认为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而梁漱演的直觉说则与象山的思想方法有内在的密切关系,贺畴的“新心学”更与象山学说相关。第二代新儒家的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对象山思想有相当深刻的研究。牟宗三在根本上指点出象山的“成德之教”,达成为我们把握牟宗三的象山学之前提,牟宗三还认为从陆家山到刘藏山这一段是儒家内圣之学的最高峰;唐君毅则视陆学为尊德性致广大极高明之学滁复观认为要把握象山思想,必先把握义利之辨的总枢纽。 相似文献
19.
雷德鹏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应当重视目的范畴研究雷德鹏一在西方思想史上,目的论占有突出地位。整个中世纪,目的论是宗教统治的思想基础。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上半叶。恩格斯说:“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最高的普遍的思想,是关于自然界安排的合目的性思想。是浅薄的沃尔弗式的目的论... 相似文献
20.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8,(1)
金溪重修仰山书院孔凡章北京露有遥从剧邑颁,乡贤遗址换新颜。立身构桧君臣上,治学程朱伯仲间。足下六经嗤泥古,胸中一簧譬如山。后人仰止应犹忆,慷慨宫门对策还。谒乡贤陆象山墓吴德润金溪旷代儒宗百世师,辩香何敢献芜词。鹅湖会讲昌心学,边郡临民有口碑。五论陈君明教化,六经注我见操持。乡贤墓下拜秋色,不尽幽情酒一危。奉题金溪陆象山研究会象山学刊吴柏森北京光耀垂新纪,儒林竞景从。宏篇聆木锋,哲理发晨钟。德范千秋仰,风华百代宗。鹅湖同论道,雄辩起双龙。贺陆象山研究会成立张昌琪金溪象山学会喜新成,哲理深宏任探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