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有学者认为"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的不成熟思想,后期则抛弃了这一思想;很明显,这一观点忽视了马克思<资本论>对早期异化观基本思想的直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立足于唯物史现、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早期"异化理论".  相似文献   

2.
以往国内学界对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的理解中,比较多地关注其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把马克思的思想变革阐释为一种"实证科学"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理论.这一理解方式严重遮蔽了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道德内涵.我们认为,只有从伦理和正义视角,才能把握马克思批判现实社会、构想未来社会形态的真实思想旨趣.也因此,马克思"实践哲学"包含有丰富的"政治"意蕴.本文通过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平等"思想,呈现其"实践哲学"的思想实质.  相似文献   

3.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就有了"全球化"思想,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经受了150多年的检验而被证明具有科学性,现在它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论述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的丰富内容;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当代"全球化"的新特征和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期国内有学者提出"人化自然辩证法"的概念,认为一方面古代中国的天人关系学说印证了天人的不可分离;另一方面马克思从不考虑无人的自然界,马克思总是把现实世界看作人化的自然界;因此认为,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个人观点,马克思一直反对恩格斯的这一思想,而国内学术界一直没有认识到这一"历史事实".然而,古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和所谓后现代主义"生存实践"学说都不能作为马克思"人化自然辩证法"的直接印证.更主要的是,就"人化自然辫证法"本身来说,"人化自然"如果还是指自然,那还逃不脱自然辩证法;如果是指人的活动与社会关系,恩格斯早就指出辩证法包括社会历史辩证法.因此,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自然辩证法、社会历史辩证法和思维辩证法之外的人化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5.
对"回到马克思"的"文本"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到马克思"在引用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方面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把作者不愿意出版的著作当作他的主要的真实的思想;二是把作者已经删除的话作为作者思想的论据;三是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著作当作马克思一个人的思想,不顾马克思读者对象和境遇的变化,人为地造成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对立.其思维方法仍是传统"本质主义"的方法而不是他们所声称的后现代的文本境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人民理性"不仅是马克思《莱茵报》时期明确的哲学立场,也是理解马克思早期哲学变革的一条重要线索。以往的研究中"人民理性"要么被《博士论文》时期的"自我意识"所掩盖,要么就是被德法年鉴之后"现实的人"所遮蔽。本文在梳理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思想历程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人民理性"与黑格尔"绝对理性"做了比较性研究,并分析了这种哲学立场差异背后的原因,这对于把握马克思早期思想嬗变的内在逻辑,理解把握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哲学"叙事方式合法性批判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其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上的"本质在先"与"还原论"的叙事方式批判;二是对马克思哲学当代价值的叙事方式批判,主要是对"是"与"应当".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同质"与"异质"两个问题;三是回答为何"马克思哲学"至今没有能够取代教科书体系.主要是意识形态系统有效性与批判性学术叙事方式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哲学应当定位于批判性.  相似文献   

8.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第十条中,马克思把"人类社会"作为其"新世界观"的理论基石."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1].不过在以往学界的理论探讨中,这一论断的思想内涵未能得到应有的阐发.我们认为,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理解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关键点,需要结合相关文本进行仔细辨析.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性的理论,在方法论上暗含着后来由胡塞尔阐发的"意向性"思想;海德格尔由"意向性"到"超越性",实现了从先验现象学到解释学现象学的发展,其真理观也达到了胡塞尔真理观不曾到达的高度;马克思的"实践"是海德格尔的"此在"实现"超越"的坚实基础,而海德格尔的"超越性"思想则客观上进一步深化、推进了马克思的"对象性"观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梳理哈耶克、伯林、哈贝马斯等人对马克思"社会"概念的种种"诘难",展现理解这一概念的思想背景和现实境遇,进而依据马克思的思想文本,辩驳和澄清这一概念的真实内涵,同时批判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传统解读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王东  林锋 《中州学刊》2007,4(6):136-138
长期以来,国内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流行观点认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观的第三个规定——"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以下简称"类本质异化"),是应用费尔巴哈的"类本质异化"思想来考察私有制条件下人的生存状况的产物,是《手稿》中的"费尔巴哈思想遗迹";他创立唯物史观后,就根本抛弃了这一旧哲学思想,代之以唯物史观的科学观点。实际上,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类本质异化"思想其实是马克思自青年时代以来一以贯之的基本思想,将其认定为他早期著作中的"费尔巴哈思想遗迹"是不符合事实的。在《手稿》之后的马克思科学著作中,这一思想并未被抛弃、否定,而是得到了继承和深化,成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研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诠释疏漏"、"诠释错误"和"过度诠释"等问题,因此,结合马克思的文本,这一问题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世界历史"一词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中共计出现在22个段落中29次,仔细甄别各个出处其具体含义,由此可以概括和抽象出全书关于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即"世界历史"不是观念史、思想史和哲学史,而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运动;它也不是以往所有事件的记录、罗列和展示,而是经过"过滤"的世界发展重大趋向的表征和体现;其推进力量是"现实的人"所进行的生产活动与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它的当代发展打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使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都打上"世界性"印记.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世界历史"思想的评价需要在三个维度下进行:还原回文本的整体思想结构,梳理这一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放在人类实践的格局和思想史的进程中以透视其地位、演变、得失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凌新 《江汉论坛》2003,2(10):93-96
人们在评价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他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理论分期上,而忽视了他在其中所提出的关于马克思理论范式(总问题)转变的问题.马克思通过对德国哲学的批判和对政治经济学科学性的确认的双重路径实现了由哲学范式向科学范式的转变,而这一范式转变的关键环节就在于马克思科学劳动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社会"概念是一个为人们所"熟知"的概念,在马克思的思想变革中占有基石性地位.但"熟知并非真知",在人们不断"重复"这一概念的时候,对其真实内涵却大多没有进行深入追究,这导致了对这一概念的诸多"误读".本文对当前业已形成的关于马克思"社会"概念的"常识"和"原理"进行了反思,旨在现代性视域中重新理解这一概念,进而揭示这一概念在解决现代性问题上所具有的重大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否弃了马克思思想当中的一些经典概念,以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批判为切入点,可将马克思思想的核心精神还原为"批判"与"革命"两个概念。在与青年黑格尔派的鲍威尔思想的对比当中,凸显了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所带有的康德色彩。马克思与康德的"批判"哲学的契合点在于:一是强调了主体的有限性;二是拒斥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思维与存在的分裂,导致了理念与现实之间存在永恒张力,革命的行动及其激进性需要保持这种张力。因此,马克思对于统一性原则的破除成为其革命理论合法性的哲学基础。正是这一哲学诉求决定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任务:一是凸显必然性的断裂;二是基于偶然性,对革命主体的批判及其重构。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巩固执政党地位的角度来运筹谋划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这一重大历史课题的思想理论成果."三个代表"的思想突出了马克思建党理论及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中深深蕴含的人民性主题.人民性是"三个代表"思想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李成旺 《河北学刊》2006,26(6):15-20
西方哲学传统尤其是近代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这一理性主义传统,作为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批判对象,无疑是其内生性理论逻辑出发点,但马克思哲学的独特智慧恰恰离不开恶劣生存境遇下无产阶级的悲惨现实以及马克思置身其中的波澜壮阔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可以说,马克思所面对的现实社会背景始终是其独特哲学智慧的"原动力";马克思哲学对现实解释和剖析力度的深化及其哲学思想的不断成熟,并非他在书斋中抽象地研究"哲学"从而其逻辑体系和理论建构不断完善的结果,而是首先来自于他对其所处时代和社会实际感知与认识的加深;在马克思哲学经典文本的当代阐释渐成"显学"的当下,要全方位廓清产生于多重复杂背景下的马克思哲学范式革命,就不能不对马克思哲学得以产生的"外史"予以深刻关注,这也将对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存在的"唯逻辑化"倾向起到另一种"纠偏"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哲学研究者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不是"重建"了"哲学",而是"终结"了"哲学"。果真如此,那么所谓"马克思哲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将丧失合法性。这种观点赖以确立的两个理由是:马克思并不谋求构建一种哲学,而是回到实践本身;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有关于哲学"终结"的明确论述。事实上,这两个理由都不能成立:马克思不是一位盲目的实践家,共产主义运动内在地包含着一个反思的层面;马克思所谓"哲学的消灭"是指"哲学的实现",它不是"哲学"的"终结",而是"哲学"的"完成"。  相似文献   

19.
袁祖社 《学术界》2005,3(5):17-26
"公共性"追求本身首先是一种文化合理性理想的表征,同时更是有史以来进步人类所憧憬的一种真实"共同体"本位的主体性、合目的性价值生存信念;马克思的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它的诞生,是西方文化之公共性目标自主性变革的完成.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在于从实践的社群本位的"文化公共性"的视野,实现了对以往旧哲学尤其是近代以来自由的个体理性主义公共性主张的有效遏制、深度矫正和根本颠覆;"公共性"理念与追求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深度、思想高度,而且提升了新哲学的本体境界,体现着马克思哲学的内在品质和"真精神";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对"公共性社会"或人类"公共生活"--人类共处一体艺术的实践性基础孜孜以求的结果,使马克思最终形成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并依托此,真正实现了对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市民社会"共同体的超越,为人类提供和展示了一种新的、更为合理的生存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20.
1.马克思通过在自己的哲学建构中复活"历史"这一奠基性的工作,实现了由对时间性的不信任到对时间性的信赖这一意义重大的转折,其中隐藏着马克思终其一生所致力于的事业--意识形态批判--的全部合法性.因为真实的历史既是解释意识形态之生成的锁钥,同时也是揭示意识形态得以祛除的现实可能性的依据.在历史的语境中,意识形态的秘密不再是一种"秘密",而是变成既能够被合理地诠释又能够被现实地超越的东西.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最集中地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①"费尔巴哈"章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