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中国文学中的莲荷意象孟修祥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中,有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意象莲荷。从《诗经·郑风》中的“山有扶苏,隰有荷花。不见子都,乃见狂且”,以山上的扶苏和水中的荷花来映衬情人幽会的温馨环境开始,到周敦颐《爱莲说》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  相似文献   

2.
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侯敏泽同志在讲授先秦文学理论批评时论到中国古代意象论问题。他认为向来以为“意象”一词来自国外,其实是我们传统中所有的。 中国古典意象论有两个源头:《周易》和《庄子》。《周易》中认为“言”“意”是不能完全被表达的,可以由“象”来表达。“象”比“言”、“意”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庄子》要求舍“象”求“意”“言”、“象”仅是“得意”的手段。《周易》重、“象”,《庄子》重。“意”,但这时“意象”还设有作为一个词组出现,仅仅具有对“意”与“象”的关系的论述,但对后世的“意象论”发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师汉语言文学教程中的《文学理论教程》是一门文学理论性强,教学内容抽象,教材难度较大的课程,其中《文学意象论》又是教程中的一个重点。在去年五月的中青年教师赛讲中,一堂《文学意象》课引起笔者的关注。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合理地使用了幻灯、投影、影碟机、视频展示台、计算机多种媒体,将现代教学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多媒体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课堂教学得到整体优化。一、创设增境、激发兴趣、启发想象多媒体辅助手段是多功能的.具有高度的集成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在黑板上或…  相似文献   

4.
夏之放教授 ,1939年生于河北省临西县 ,196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曾任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汕头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审美文化研究所所长 ,现任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 1993年被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其传略被收入英国剑桥《国际人物传记辞典》等。夏之放教授长期从事文艺学美学教学与研究 ,多次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国家教育部、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出版专著5部、合著 6部、联合编导电视片 1部、主编专业书 3部 ,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报…  相似文献   

5.
《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评介何云波曾艳兵新著《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分为四大编:作家论、文本论、接受论、社会──文化论,总计22万字。我认为:一本书是否有价值有深度,就看它被一节一节地分解后还是否经得起挑剔检视。...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石头」意象孟修祥石头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从先秦史传文学记载“灵石崇拜”现象开始,到后来的志怪、传奇小说及诗、文、辞、赋等文学形式中,都有大量的石头意象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观念的变化、文学形式的演进,石头意象的意...  相似文献   

7.
曹植是魏晋时代的著名文学家。他的特殊人生经历,造成其作品善写愁思。曹植通过意象的创变,对于愁思进行了细致感人的描写,创作了《洛神赋》《赠白马王彪》等作品。曹植将这种愁思与意象营构巧妙地融合起来,通过比兴手法创构意在言外、高度概括的意象类型。曹植晚期的诗赋还表现了逍遥游放、摆脱愁闷的心态,从而开启了正始文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说的意象,不是指在作家的头脑中出现的没有独立的审美意义的零碎意象,而是指作家的审美意识物态化(语言符号化)的产物——文学文本中的特殊“形象”——整体意象。 任何文学形象都是客体主观化与主体客观化交融渗透的产物,文学文本中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的意象的产生过程也是如此,但是当它以整体意象在作品文本中出现的时候,从“物”与“我”的关系来看,就是客体主观化了的。诗歌意象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庄》、  相似文献   

9.
紫色被作为与外国文化和政治密切相关的因素引进到日本,用来生产紫色的紫草也因此有了不同于其他四季花草的特殊地位。紫草在《万叶集》时代即已进入日本文学视野,但不同的是,和歌文学与物语文学中的紫草意象自始至终与政治毫无关联。《万叶集》、《古今和歌集》、《伊势物语》、《源氏物语》是上代和中古文学的代表作,这些作品中的紫草是恋情的象征,多用来喻指男性心目中所爱恋的女性,并具有优美、高贵、娇艳、华丽的意象。  相似文献   

10.
在《论中国现代童年母题文学的反思品格》一文(《中国文学研究》1989年第3期)中,我曾指出中国现代作家对自我人格反思的普遍兴趣,是童年母题文学各种变体在精神内质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致性,是这一文学现象在内部联系方面显出的独特品格,那么,现代童年母题文学在结构形态、叙事方式、意象选择等外在联系方面是否也具备某种特殊品格?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如乌尔利希·韦斯坦因所说“母题的第一个意义属于内容的范畴,第二个意义属于结构布  相似文献   

11.
我最初认识李赛时,他是云南一个地区师专的青年教师,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一些诗歌作品。我欣喜地陆续读到了他在《诗刊》、《人民文学》上发表的诗。他的长诗《圣母》在1995年第9期《人民文学》刊出后.曾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被称为“具有史诗精神的佳作”更令人高兴的是,在教学岗位上的彝族青年诗人李春,不但学诗,也积极从事文学的研究和评论。1994年,我读到了他24万字的文学评论集《作家的艺术世界》(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集子中,既有大量研究和评论云南各民族老中青作家作品以及全省文学发展态势的文章,也有放…  相似文献   

12.
创造社作家成仿吾以日本作家夏目漱石《文学论》的基本理论为内在话语,质疑、批评了“五四”文学一度出现的非写实潮流。他不仅以《文学论》关于情绪为文学中心的话语质疑“五四”初期诗坛尤其是小诗热.而且借《文学论》关于智的要素难以引起人之情绪的话语质疑、批评“五四”初期文学注重思想的哲学化倾向.还用《文学论》关于文学的真实性不同干科学真实性的话语质疑、否定“五四”文坛在自然主义文学影响下开始出现的庸俗化写实倾向。  相似文献   

13.
提到《白狗秋千架》,相关研究者知道这是莫言受《雪国》影响而创作出的短篇小说,却很少有人重视白狗意象在莫言小说动物意象的转折点处所承担的重要作用。白狗意象是莫言小说动物叙事的一个新起点,之后才有《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蛙》等作品对于动物意象的扩展,甚至以动物指代人类进入小说故事、推动情节发展,体现了莫言文学的魔幻主义。在动物意象的创作上,秋田犬的启示意义固然不可忽视,但也不能否认莫言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这是莫言的动物叙事具有批判精神的文学来源,是莫言文学动物叙事的特色。基于川端康成的影响,白狗和秋田犬的意象关联作为其切入口,展示了莫言文学中动物意象从神秘性到魔幻性再到批判性这一流变的具体过程,同时也为解读莫言文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周作人与日本文学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周作人将“余裕”作为漱石文学的特色,最为看重和推崇的也是以《我是猫》为代表的能够体现“余裕”特色的前期作品。其闲适文学观深得“余裕”论神髓,但他对于“余裕”论的片面理解则消极影响了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5.
在模因论视角下研究《道德经》翻译中文化意象的传递。分析翻译活动实质是通过语言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利用模因论合理地处理归化与异化的关系,并实现文化意象持续有效的传递。首先揭示模因与文化意象、模因与翻译的关系以及模因在翻译过程中的传播过程,分析模因论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的内在关联,探讨在模因论下文化意象传递的原则,最后研究《道德经》文化意象传递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任何研究如果没有切近当下的问题意识,那么就行之不远。王泽龙教授的《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以下简称为《意象论》)就是带着鲜明的问题意识来切入研究对象的。新诗发展到现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关于新诗的争论却从未停止过。现在新诗的发展的确处于低谷时期,诗坛上经常涌现出各种各样的“诗歌革命”思潮,其中不乏对白话诗低潮的焦虑。  相似文献   

17.
北周自武帝宇文邕开始,共举行了11场三教论衡。从逻辑上看,论衡聚焦在三个议题上:卫元嵩的以儒融佛思想、佚名道教徒的夷夏之辨思想、释道安的内外二教思想。这三个议题都与南朝佛教文化密切相关。卫元嵩的以儒融佛思想借鉴了释慧琳的《白黑论》,佚名道士的夷夏之辨思想继承了顾欢的《夷夏论》,而释道安的内外二教思想也是在吸收南朝相关宗教关系论和形神之辩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此可言,北周三教论衡是对南朝三教论衡思想成果的继承、融汇和改造。  相似文献   

18.
嵇康是魏晋文学和学术的代表人物,他的论体文既负载了他个人的学术理念,也是整个魏晋时期学术思想的生动反映。该文在分析嵇康思想特点的基础上,以其《养生论》和《声无哀乐论》为主要论述对象,揭示了其论体文的学术内涵以及在思辨方式和写作艺术上的特点,试图为探索魏晋文学的学术特性或魏晋学术的文学特性,提供一个值得关注的边缘视角。  相似文献   

19.
由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师范大学、齐鲁书社联合召开的《文学理想论》讨论会于1993年4月24日在济南举行。来自省内外26个单位的60多名专家、教授参加了讨论会。与会者对李衍柱教授的新著《文学理想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高度肯定了该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与会者认为,该书研究的课题尽管在中外文学实践中早已提出,但在我国理论界却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该书第一次将文学理想作为文艺学的重要范畴提出,并对它的内涵、特征和中外历史上出现的不同理论形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表现出该书的开拓性和独创性。它以新的视角和方法将典型、意境、意象、形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意象论徐洪火,胡伟文《红楼梦》在运用意象方面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取事为象,种类万千从楚辞的香草美人到唐诗的忧愁似水。中国古代文学积累了许多脸炙人口的“取象”典范。《红楼梦》的取象范围显然更广更有深度,有自然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