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宠儿》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最著名的一本小说 ,它描写的是美国黑人在奴隶制被废除前后的悲惨遭遇。然而 ,它决不是一本只描写罪恶和悲惨遭遇的小说 ,它的主题是救赎与希望。托尼·莫里森赋予《宠儿》中的植物以三重意象 ,以引导经过罪恶奴隶制劫后余生的美国黑人从毁灭走向再生  相似文献   

2.
《诗经·周南·螽斯》主题辨龙建春《诗经·周南·螽斯》的主题,至今尚无一致的看法,概而言之,主要有三:韩诗认为是歌颂贵族子孙贤良(《韩诗外传》卷9),齐诗认为是歌颂贵族的子孙众多(《后汉书·苟爽传》),毛诗则认为后妃“若蠢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毛...  相似文献   

3.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长篇代表作《宠儿》继承现代派表现手法,发扬黑人文化艺术传统,通过熔合二者,开创了美国黑人文学的新开地。  相似文献   

4.
《夜色温柔》中主人公狄克的堕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夜色温柔》中主人公狄克的堕落李冬(一)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896-1940)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作家之一,主要活跃在二十年代的美国文坛上,先后发表了《人间天堂》(1920)、《伟大的盖茨比》(1925)、《夜色温柔》(1934)等极有影响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整合历史与现实的艺术梦幻──卡洛斯·富恩特斯的文学之路聂运伟在当代墨西哥及拉丁美洲文坛上,卡洛斯·富恩特斯(CarlosFuentes,1928──)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著名作家.自五十年代以来,他的作品.如长篇小说《最明净的地区》(1958)、《好...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污染严重,水源不足——中国亟待解决缺水问题》《参考消息》,1994年7月24日。②《森林与人类》,《文摘周报》,1985年3月1日。③参见罗纳德·H·高斯:《社会成本问题》,《法律和经济学杂志》,1960年10月号,第1—44页。④保罗·A·萨缪尔和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二版),中译本,中国发展出版社,第1205页。⑤1993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报告:《环境问题的分析框架》,第9页。⑥武欣:《持续发展模式简介》,《管理世界》1990年第3期,第185页。⑦M·P·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上),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9月,第30页  相似文献   

7.
子张之儒对原始儒学的继承与偏离丁原明子张之儒,韩非列为儒家八派之首。然而,孔子批评“师也过”(《论语·先进》),孟子说他只得“圣人之一休:”(《孟子·公孙丑上》),而荀子则斥他为“贱懦”(《荀子·非十二子》)。这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其主要原因就是子...  相似文献   

8.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文学大师加尔西·马尔克斯的经典之作,被公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品,而《所罗门之歌》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的获奖小说,不少评论家认为她的作品也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就两部作品的色彩和艺术手法而言,这两部小说都是成功地将魔幻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不朽作品  相似文献   

9.
近两三年来,一个被称之为“’70后诗人”的诗人群落出现在诗坛。在“第三代诗人”和“90年代诗歌”雄居诗坛十余年之后,这一在历史夹缝中艰难生长的新的诗人群落,开始受到了读者的注意。就我搜集的刊物和诗选来看,其作品主要集中在《偏移》、《诗歌与人》和诗选《时间的钻石之歌———中国新锐诗人诗选》(2000·8)、《中国第四代诗人诗选》(2000·8)、《’70后诗人诗选》(2001·6)等中。另外,《小杂志》、《诗》、《第三者说》等刊也载有他们的部分作品。由于视线所限,有些刊物可能会有所遗漏或被忽视,但…  相似文献   

10.
一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自1970年发表第一部小说《蓝眼睛》之后,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有《苏拉》、《所罗门之歌》、《黑孩》、《宠儿》以及《爵士乐》等。其中《宠儿》获全国书评界奖提名后又获美国全国图书奖、普利策奖以及罗伯特·肯尼迪奖。1993年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荣获此奖的非洲裔美国人。  相似文献   

11.
美国黑人的双重自我--论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柏油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柏油娃》塑 造了一对固守各自文化信念的黑人青年男女,他们对生活道路的抉择折射出传统与现代的矛 盾以及黑人文化与白人文化之间的冲突。从性别、种族、文化的角度解读作品,《柏油娃》 体现了作家对美国黑人双重自我合并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审丑是对审美的解构,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首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非裔女作家,托妮·莫瑞森可以称得上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丑"艺术家。她最早发表的两部作品——《最蓝的眼睛》(1969)和《秀拉》(1973),深刻地反映了美国黑人处在当时时代夹缝中的"丑态"。莫瑞森在这两部作品中通过对外表之丑、语言之丑、意象之丑和自然之丑的描写揭示人物的人性之丑和人生之丑,并最终把矛头指向历史之丑。审丑是一种艺术手段,其目的是在认识丑的基础上,呼吁人们去颠覆和解构"丑"的社会秩序和伦理价值,重建新的社会秩序和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所引起的美学革命(苏)M·Φ·沃夫桑尼科夫王怀通译肖畲校*M·Φ·沃夫桑尼科夫─—哲学博士,教授,国立莫斯科大学M·B·罗蒙诺索夫美学教研室主任。著有马列主义哲学、美学方面的大量论文、专著与教程。主要有:《黑格尔哲学》、《美学思...  相似文献   

14.
一种特殊形式的借代格●张立平郭兵艺的小说《飞行电脑》①中有这样两段话:(1)总而言之,我不喜欢这个机长。尤其是让我有苦难言的,是在座舱,你瞧吧,一进座舱,·他·就·成·了·机·器,·成·了·一·台·自·动·工·作·的·电·脑,除了必要的飞行程序、信息...  相似文献   

15.
文言句首“盖”字说略张家英文言散文句首常见“盖”字,《文心雕龙·章句》称为“发端之首唱”,《史通·内篇·浮词》称为“发语之端”。现代常用文史工具书如《辞源(修订本)》、《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都将其用法归纳为副词、连词、发语词三类。本文考察了“...  相似文献   

16.
对象性活动·实践·生产劳动──论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思维罗辑的转换杨生平,吴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分别简称为《手稿》、《提纲》和《形态》),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三部重要的著作。目...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精读》的教育作用朱家华《大学英语·精读》(CollegeEnglishIntensiveReading)是《大学英语》(COlleeeEnglish)系列教材之一,是目前全国普通高校公共外语的通用教材。它共四册,每册分十个单元,每单元以课...  相似文献   

18.
试论亨利·劳森的文学观周俐玲段怀清⒇1982年《公报》(Buletin)上亨利·劳森(HenryLawson1867-1922)和A·B·帕特森之间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论争,很容易让人将这两位早期澳大利亚作家划归两个不同的文学流派,两人的...  相似文献   

19.
潮汕游神与南极大帝考释鲁牛在中国古老民俗中,赛神可谓渊远流长、《诗经·市田》中便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意为击鼓奏乐,往祭社神土地,表明周代已有赛神之俗。此后,《史记·封禅书》和《汉书·郊祀志》中,均有“冬塞(后衔为赛)祷词”的记载,意为“报(答...  相似文献   

20.
达·芬奇镜子说辩正陆扬(华中师大文学院副教授武汉430070)关键词达·芬奇镜子说自然第二自然小宇宙神性达·芬奇生前为写作《画论》、《力学》、《解剖学》三部未竟之著断断续续记下的大量笔记,死后为弟子继承。30年后,芬奇的弟子始从老师的手稿中编纂画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