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起源、观念以及政教关系等方面,古希腊宗教和希伯莱宗教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得希伯莱人在信仰方面,希腊人则在理性和科学方面,分别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各自特殊的贡献。二者后来通过基督教汇合成为影响深远的西方传统。  相似文献   

2.
佉卢文是起源于古代犍陀罗,后来流行于中亚广大地区的一种古文字。就目前所知,这种文字最早见于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统治犍陀罗时颁布的摩崖法敕,最晚见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鄯善王国君主元孟(Vasmana)时期的木牍文书。其流行年代约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至公元四、五世纪。不过,佉卢文的字体及其流行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表明,这种文字的创立应始于公元前五世纪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统治犍陀罗时,废弃于公元五世纪中叶鄯善王国末代君主真达亡国之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征服雅典而后向外扩张,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帝国的建立对希腊古典艺术却起了很大影响。希腊古典雕塑改变了原来的审美观念,萌发了新的艺术思潮。这是社会背景对艺术影响的结果。 西方历史学家称这段时期的文化为希腊化时期(公元前三至一世纪)。美术史通常指希腊化艺术的范围则是: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叙里亚的塞琉古王国,小亚细亚的珀加摩斯,  相似文献   

4.
埃及,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持续数千年的古代埃及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伟大文明的发展记录。据公元前三世纪的埃及历史学家曼涅托记载,古代埃及先后经历了三十(或三十一)个王朝的统治,其中又可以分出三个具有高度成就的发展时期,这就是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曼涅托的记载,得到了早期历史资料的部分证实。  相似文献   

5.
线文B的译读     
已故的年青学者文特里斯译读线文~B成功满十周年了。线文~B是爱琴海地区青铜时代文字的一种,最初在克里特的诺萨斯,后来又在希腊半岛发现。现有的材料有诺萨斯泥板约1800片,属公元前十五世纪;迈锡尼泥板约50片,属公元前十三世纪;派罗斯泥板约900片,属公元前十二世纪;此外有底比斯、奥昆门、厄柳西斯、太林斯出现的刻有线文~B的容器五十多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当那块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地下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大河光石",被当地农民刨出地面时,一个湮没在历史烟云中的古老王国—中山国被惊醒了。公元前414年,活动在今石家庄、保定一带的鲜虞人创建中山国于顾(今河北定州),公元前381年复国并迁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公元前296年被赵国所灭。中山国历代国君贵儒学,尊贤重士,在思想文化上与汉文化融合;开疆拓土,以致疆域"方五百里",百座城池,是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中山国是嵌在燕赵之内的一个小蛮夷之国,历经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被  相似文献   

7.
北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我国各族人民心向往之的地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就见诸文字记载;而现今的北京城,则是在元朝大都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元前一一二一年,黄帝后裔某受封于此,后来成为我国北部一个叫做“燕”的小奴隶王国的统治中心。它最早的名字叫作蓟城。随着地位的变化,名字也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诗学”本是公元前三世纪希腊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亚里斯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称,后来西方一直把它作为文学理论的别名,因此“诗学”可以等同于“文学学”或“文学理论”。近年来,比较文学理论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比较诗学”作为比较文学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便提了出来。它的对象是两个国家、两种民族以上的文艺理论;它的目的在于探寻世界文学的共同规律。“比较诗学”也叫“共同诗学”。一中国“比较诗学”的源头可以上溯到1904年王国维的《尼采与叔本华》,特别是鲁迅1907年的《摩罗诗力说》和《文化偏至论》。鲁迅在他的文章中通过比较各民族文学发展的特色,研究了文学的作用。他指出印度、希伯莱、伊朗、埃及等文化古国,由于政治上的衰微带来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栽培荔枝最早的国家,在我国又以广东较早.在古文献中,荔枝最先名为"离支",见于公元前二世纪后期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后来又写作"荔枝".  相似文献   

10.
(一)基督教的历史背景基督教是从犹太教的反对派开始的。以色列——犹太民族的历史,可以从一般的古代史著作中找到它的梗概。大体说来:(1)4000年前的巴勒斯坦,本是苏美尔——巴比伦文明影响之下的诸古代民族并存的地区,其中,兴起了以色列——犹太民族。这个民族征服了迦南,有过一段同民族内诸部族不相统属的时期。后来,强有力的部族经过征服吞并,建立了以色列——犹太的统一王国,即《旧约》着重描写的扫罗、大卫、所罗门三王时期。  相似文献   

11.
古代日本的吴越移民王国王勇公元前3世纪前后,在日本列岛绵延了数干年的新石器文化淬然而止,先进的金属文化伴随水稻农耕出现在九州北部,并迅速扩散至列岛各地──这便是绳纹时代与弥生时代的历史性交替。突如其来的弥生文化,绝非绳纹文化自然演进的产物,而是高度发...  相似文献   

12.
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17世纪,南俄草原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延续2000余年的民族大迁徒.纵观其民族变迁的发展历程,包括上古时期的金麦里人、斯基泰人、萨马尔人和匈奴人;中古时期的阿瓦尔人、可萨人、保加尔人、马扎尔人、佩切涅格人、波洛伏齐人以及后来的蒙古人及其后裔.这些游牧、半游牧民族先后登山历史舞台,从而构成了一幅令人眩目的历史场景.公元6-12世纪南俄草原民族变.迁是这一幕历史大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各个民族之间相互碰撞、交融以及迁徙的过程,其历史影响以及与基辅罗斯国家的兴衰关系都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13.
莫玉梅 《理论界》2009,(4):205-207
一般说来,犹太人在中世纪的西欧遭受了许多歧视、迫害和驱逐。相比较之下,12世纪的英国犹太人却因享受到了王室有力的保护政策并与基督徒邻居甚至当地的教会机构和睦相处,这是犹太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透过12世纪犹太社区的柘殖、犹太借贷业的空前发展及其财富的大量积累可探寻促使犹太社区兴旺繁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夫余原居住地与乌桓相邻,在今大兴安岭中段东麓,可能在南起绰尔河流域、北达甘河流域、东至嫩江河谷的范围内。约于公元前188年至公元前128年之间,夫余人东迁进入原减人居住区立国。朝鲜史书《三国遗事》称北夫余于公元前59年东迁并不可信。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在地中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活动.黑海地区的殖民活动是其殖民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依据最古老的希腊英雄传说,早在公元前13世纪时希腊人就与黑海有所联系.但相关的考古资料证明,公元前1千纪时才出现希腊与黑海零星的交往与接触.尽管这种联系是小范围、小规模的,却为希腊以后大规模前往黑海地区殖民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原为波斯帝国一个行省的帕提亚摆脱塞琉西王国,建立了阿萨息斯王朝(即我国汉文文献中的安息国)。并迅速扩张,逐渐成为统辖全部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西亚大国。汉武帝遣使张骞第一次通西域时,听说西部有个安息大国。待他再次出使乌孙,特派遣副使抵达安息都番兜城受到非常热情的欢迎。据载:  相似文献   

17.
康居国是古代中亚锡尔河中游北部一游牧政权,位居中亚游牧民向河中迁徙的必经之地.公元前2世纪势力弱小,分别隶属于河中的大月氏和东部草原上的匈奴;公元前后两个世纪成为中亚一大国.公元3世纪开始走向衰落,4世纪时国家不复存在,其部众或迁入河中与当地大月氏人混居,或留在草原上继续游牧,先后隶属于其他民族游牧政权.  相似文献   

18.
张铁山 《西域研究》2007,(3):124-127
回鹘原称回纥,是构成现今维吾尔、裕固族的主要族源之一.其族称词义有王朝说、自食其力说、同盟互助说、归依说、森林民族说等不同观点,其中"同盟互助"为大家所普遍接受.回鹘于744年取代突厥,在蒙古高原建立漠北回鹘汗国.840年因内乱和天灾,在黠戛斯人的攻击下灭亡.后除一部分留居原地外,余部向西、南迁徙.南下长城附近的回鹘人,后逐渐与当地的汉族及其他民族融合.一支西迁到河西走廊,建立甘州回鹘王国,成为今甘肃省裕固族的主要族源.一支西迁到吐鲁番盆地,建立高昌回鹘王国.另一支进入中亚草原地区,活动于葱岭以西,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回鹘文除了为回鹘人所广泛使用外,13~15世纪也曾用作金帐汗国、帖木儿帝国和察合台汗国的官方文字.  相似文献   

19.
新疆地处欧亚交通冲要;居民种族多源、民族复杂;多种文化会聚、异彩纷呈;19世纪初、20世纪前期成国际竞逐的焦点。相关历史、考古、民族、语言、宗教、文化之研究,呈现十分复杂的面貌。目前,学界关注的"吐火罗"问题堪为显例。吐火罗,是里海、黑海北岸古代游牧民族之一,自称"Tochori"。公元前2世纪以前进入阿富汗北部。唐代玄奘译称它为"覩货逻"。公元8世纪前后,在回鹘文《弥勒会见记》题跋中有"Toχri",德国学者据音读相近,指其为印欧语西支中早已失落不见的"吐火罗",并与古欧洲人南下挂钩。近年发掘之孔雀河青铜时代考古文化,被个别学者假想为"吐火罗人"遗痕。有美国学者更将这一"假说"作为结论,并扩展指称塔里木盆地自青铜时代至唐,诸多不同王国、不同民族,均是"吐火罗",甚至与新疆现代民族联系。涉及古族、古国,必须关注特定时空背景;语言、文字不能与民族等同;种族与民族不能等同;它们又都必然在交融中发展。考古遗存必须总体把握,才可认识其民族个性,切忌抓住点滴枝节,就与民族联系。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文化的多元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希腊文化的多元透析刘爱兰本文所论及的古希腊文化是指从荷马时代(公元前11──前9世纪)至古典时代(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中叶),主要由希腊人创造的,并在古代世界达到高度发展的文化。古希腊文化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是欧洲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