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盟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联合国环境署确定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莫使旱地变荒漠”。为呼应这一主题,展示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和行动,同时普及生态安全知识,进行环境警示教育,提高广大公众的生态安全意识和参与维护生态安全的积极性,环保总局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6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标识中,蓝色的地球象征着纯净、美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以绿叶的形态捧起地球寓意人类要对地球环境细致呵护,维护地球的生态安全标识表达了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彰显着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友好发展的理念体现了2006年世界环境日“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盟概念。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正处于以市场经济扩张、信息经济联网和生态环境互动为主要标志的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人和自然的生态矛盾,已成为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中国人和中国自然环境、资源等具体的生态矛盾及其解决,是决定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除了调整科技、经济发展战略外,还有必要提出和实施生态德育。在我国大力倡导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生态德育有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是向西开放的国家战略,也是亚欧国家特别是中东国家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中国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而中东国家经济却在动荡与战乱中艰难前行。从全球经济来看,中国经济和中东国家经济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这种差异恰恰反映出经济合作中的互补性,双方应该把握历史机遇、利用互补优势、实现双赢的合作。明确中东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中国对中东战略应该把握好拓展国际政治空间、加强国家安全、扩大经贸合作、注重提升软实力等四个发力点。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印发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年)的通知》。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将有利于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印发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1-2030年)的通知》。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将有利于加强青藏高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韩晓旭 《现代交际》2010,(9):17-17,16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生态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林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现阶段在中国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林业发展的重点。本文首先阐述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介绍我国林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揭示了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就如何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德菊  韩照波 《职业时空》2009,5(2):112-114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生态哲学、环境伦理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古代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扩充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源泉。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和谐基础上对近代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使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无论对中国自身发展还是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密切相关,必须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竞争思维确定国家重大战略必争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所产生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能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长期、广泛、深远的影响,能让我国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及军事变革中取得战略优势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系统化布局应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掀起了针对"西方中心论"的批评浪潮,强调以全球眼光重新审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复兴,重新定位前现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认识中国经济奇迹的根源,成了海内外学者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同时,历史计量学、新经济史在欧美经济史坛大行其道,通过对历史上宏观经济回溯性的定量分析,加深对长时段经济发展和演变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掀起了针对“西方中心论”的批评浪潮,强调以全球眼光重新审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复兴,重新定位前现代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认识中国经济奇迹的根源,成了海内外学者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同时,历史计量学、新经济史在欧美经济史坛大行其道.通过对历史上宏观经济回溯性的定量分析,加深对长时段经济发展和演变的认知。经济学和历史学的充分融合也为中国经济史的定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工具,现今有如下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宏观经济定量分析进行了试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根据历史演进脉络和当下时代特征,未来30年上海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将呈现五大趋势特征:全球化纵深发展步入3.0时代,世界经济增长进入博弈再平衡阶段,技术进步继续引领未来变革,城市发展新兴理念不断融入,中国战略崛起、在全球地位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2.
美国作为世界上真正意义上帝国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有效和长久地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需要对各种战略因素进行分析。美国对于欧亚大棋局的分析将影响其在全球的外交部署,中国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3.
谢思全 《城市》2009,(4):8-1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有媒体报道.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创造了三个“世界之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潮——民工潮、人类历史上增速最快的城市化率和全球各国中人数最为庞大的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14.
中美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但双方的安全竞争具有低烈度性,处于可控范围内;在中东地区,中美战略利益存在结构上的互补性,双方在防扩散、反恐、反海盗、维护自由通航、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维护海湾等中东国家的局势稳定等方面,尽管存在分歧,但拥有共同利益和认知。中东既是美国全球霸权的三大战略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大周边外交"的组成部分,是中国运筹大国关系的支点和平台。未来中美在中东的战略协作将继续在结构性互补的框架下展开。双方需要以开展中东热点外交为抓手,拓展中美在中东战略利益的兼容性,使全球视野下的中美战略合作拥有更加稳定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刘助仁 《科学发展》2009,(10):11-18
气候变暖是历史上迄今为止人类所遇到的最大范围的公共问题,也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目前,气候变暖加快要求人类在21世纪进入"气候安全呵护"的全球攻略空间,同时,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行动也备受世人关注,因为,妥善应对和减缓气候变暖事关各国的核心利益。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我国已作出长远的战略考量,并在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战略谋划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聚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奠基石,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集中展现了人类辉煌的文明成果。当今世界,面对愈加严重的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人们的视线逐渐聚焦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上,人居环境建设的问题和发展对策都非常值得关注,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很大的关联,通过改善人居环境可以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7.
水能实现着水量的天然配置,是河流生命的动力,长期的管理缺位影响了水能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序利用。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对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与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中国法律在水能资源法律地位上存在规范冲突。水能资源管理严重滞后的现状,要求切实加强管理工作,一方面满足我国能源开发和能源供应的战略需要,一方面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和永续利用。中国在如何解决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负面影响上尚存争议。因此,《能源法》应明确水能资源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8.
娄坤  雷蕾  李理 《职业时空》2008,4(5):117-117
一、传统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儒家思想作为一种政治伦理道德的教化学说,长期占据着支配的地位。作为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儒学对中国五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生态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一般是增加人文景观,减少自然景观.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人工环境的无序膨胀使自然环境和历史遗存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在享用城市的便利条件与优越经济文化环境的同时,也在破坏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本世纪初召开的第五次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与第三届世界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主题都是要建设生态城市、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并着重提出生态城市建设五个层面: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生态意识培养."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设计与规划界探讨最多的词汇,也成为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生态的城市不仅维护了植物及动物的生存环境,同样,也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渴望:在一种不被干扰、生态的条件下享受城市便利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美国石油地缘战略与中东地区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东地区在地缘政治上处于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枢纽地位,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安全机制,中东国际关系具有极强的传动性、脆弱性和复杂性.长期以来,美国在中东的首要国家安全利益是控制该地区的石油,确保美国对中东市场和中东海空战略航道的控制,以中东地缘战略为依托,实现在全球经济、政治和安全事务等方面的战略主动权.随着美国进一步实施在中东建立政治新格局,中东地区安全与中东石油安全相互依存关系也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