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他而言,“无我”更多地体现了责任、热游口包容。“有我”则是没有迷失自己,守住自我。正所谓.畅游于“有我”与“无我”之间,方得通达人生  相似文献   

2.
佛教认为人的存在就是痛苦的存在。痛苦来源于人的世俗之见,即“我见”“我执”等方面。世俗之人正是由于执着“我见”等思想,从而产生各种痛苦,不能得到解脱,生命价值无从体现。佛教认为生命的价值就是不断地超越痛苦而获得解脱。那么如何超越痛苦,了脱生死呢?佛教认为要获得人生的根本解脱,首先要认识自我,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再超越于自我,破除自我,破除“我执”,进而达到生命存在的至高境界,获得人生的终极解脱。只有最终认识到“法无我”“人无我”的“无我”的境界,生命才进入澄明之境,众生才能得到解脱。  相似文献   

3.
“无我”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是契入佛教哲学的关键。世亲在《俱舍论》中分别从五蕴观、因缘观等方面对“无我”思想作了严密、全面的论证,并形成了一套从微观到宏观,从理论到方法的立体有机的“无我”理论体系。这为研究者深入“无我”理论提供了便捷的入口,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意境是中国诗歌最为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艺术观照方式。王国维将中国诗歌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陶渊明奠基中国诗歌“无我之境”的艺术境界 ,这也是陶渊明对中国诗歌艺术的一大贡献。陶渊明之所以成为“无我之境”的奠基者 ,有其深刻的美学及文化的背景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的“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叔本华的优美、壮美说的“中国特色”的表述,其目的在于区分中国古典诗歌不同类型的美学意境。“我”特指意志认知主体或主体的意志认知,存在“美术”中的认知主体从结果看均属“静观”纯粹认知主体,即无意志认知主体,也即审美认知主体;“优美”与“壮美”是两种不同的认知观审心理经验过程,它们构成了“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不同审美内涵。仅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解释“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未免失当。  相似文献   

6.
1978年以来的当代中国国家发展,可以首先还原为对中国国家“自我”的认知过程.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中国国家认知的重要探索者.文章确立国家“自我”主体性意识的认知前提,以“他者”来反观自身的认知方法,确定中国处于“被切断的后半截”的认知定位,最终得出在教育、学习和行动中型塑“新中国”的认知结论.通过对邓小平国家认知思想的初步探讨,以期丰富“后邓小平时代”国家发展方法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以物观物”是邵雍整个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这一思想贯穿于邵雍的诗歌创作。“以物观物”关键在“无我”,“无我”故“静”,“静”则无情物之滞累,进而在他的诗歌创作申才提出了“八因”、“四不”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繁荣时期,表现了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独立创造。文章指出,以“仁”为本,以“礼”为用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它构成了孔子美学思想的理论前提。文章既评述了孔子乐为礼用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兴观群怨”与“思无邪”的艺术审美标准,又剖析了孔子的美善关系论和美感思想,并指出孔子开了人类欣赏自然美“比德”的先河。文章认为,孟子发展了孔子儒家美学思想。孟子提出的“与民同乐”的美学思想和关于美感普遍性的思想,以及“充实之谓美”和“浩然之气”的美学命题,都是对儒家美学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王国维“无我之境”的阐释往往脱离《人间词话》这一文本语境,以中国古代传统的思想观念或是西方理论资源为指引灯甚至为目标,断章取义地进行生发,而忽视了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原文表述和总体审美取向。笔者认为解释文本不能完全以解释者的“先见”来代替或歪曲文本语境以及作者本人的思想和生存境域,对《人间词话》还原式解读可以帮助我们切实地理解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说。回到文本本身才是文艺美学研究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以“物”向“心”倾斜、“天”向“人”倾斜的中国“心学”文化哲学影响下 ,中国传统美学所崇尚的“内重外轻”、“贵神贱形”、“心融万有”、“无我之境”等思维取向模式 ,带有浓重的“向心”文化色彩。中国翻译理论受传统美学影响 ,并从传统审美文化精神中汲取养分 ,吸收了其由表及里、由实及虚的思想 ,强调审美主体的自我人格欣赏 ,提出了相应的“三似”论、“神似”论、“离形得似”、“心神交融”、“感应”、“意境”、“妙悟”、“化境”说等翻译观 ,不可避免地具有传统美学的“重心”特色和“向心”文化痕迹  相似文献   

11.
食指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是一位具有分野性的诗人,他的创作分开了“失去自我”与“表达自我”的两个时代。他的诗歌既具有时代性,也具有传统性,散发出一种革命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紧密结合的气息,体现出狂热激进的思想与理性节制的形式并行不悖的诗学特征。思想情感上的先锋性、反叛性与艺术形式上的传统性、保守性构成了他的诗学悖论。  相似文献   

12.
儒、释、道三家哲学的共同特正是“无我相”;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根本精神也是“无我相”,代表儒释道三家精神的诗人屈原、王维和陶渊明三派诗歌,以艺术手段显现至高无上之境──“物我皆忘”,“物我一体”、在此境界之中,诗歌作为艺术家心灵的外化,绝不是中纯的语言文字对情感的渲泄,而是生命中修炼境界的极致,通达这种“无我”的人格境界和艺术精神,正是中国诗歌艺术的根本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中华民族历史观和“四个共同”的论述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贡献,“四个共同”论述中包含着深刻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国家发展、大一统思想及其实践和“华夷共祖”民族思想及其实践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观与“四个共同”的内在逻辑,以“四个共同”为前提追溯中华各民族的动态关系,可以避免对中华民族进行简单“一体”的讨论,从而强调中华民族超越差异性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深刻把握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协同推进“两个革命”的前提与基础。从理论逻辑层面看,“两个改造”相统一的辩证原理构成了“两个革命”辩证统一的深层哲学底蕴;从实践进程层面看,统筹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克敌制胜的重要保障;从现实层面来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在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在党的建设面临巨大挑战的形势下,进一步协同推进“两个革命”需要把握基本的经验原则。 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后人评价说:无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我”的存在和“我”的观点都是无法抹去的,它们能够做到绝对的主观,却无法做到绝对的客观……换句话说,好的写景都是要融进自我的。  相似文献   

16.
康德哲学虽然恢复了人在其生活世界中的立法者地位,但仍面临着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的统一问题。赖因霍尔德有关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应植基于一个最高原理之上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费希特,费希特对康德哲学展开体系化重塑以统一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的尝试,正是以寻获自身学思体系的最高原理为前提的。在《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中,费希特基于对形式与内容关系的深刻理解,运用反思和抽除的方法对人的意识活动展开先验还原,最终获致了那作为哲学最高原理的“本原行动”——自在之“自我”。自我的自相同一的内在本质赋予其在现实的创设活动中以一种自我眷顾、自我静观的“反思”性状,“反思”构成费希特由“绝对自我”演绎“实践自我”和“理论自我”,并据此构筑整个知识学体系的内在理路。费希特正是借助于“反思”概念阐明了实践自我与理论自我系同一瞬间自我创设活动的两种不同状态,两者间存在着一种既相区别又相依存的关系,从而实现了知识学语境下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王氏哲学美学思想的考察,首次明确指出“无我之境”乃是一哲思审美境层。它把境界论所需求的写真景物真感情推到了宇宙人生的深处,在中国意境理论发展上首次提出真实性的深度问题,并反拨了“诗言志”的传统,从而成为王氏境界论的精华所在。  相似文献   

18.
青年毛泽东价值观可追溯为以“无我”为核心的价值观、“唯我”价值观和“大我”价值观三个时期,其影响因素与各个时期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无我”为核心的价值观形成同他早期接受儒家学说的本体论观点和最高道德原则密不可分;“唯我”价值观的形成源于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充分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意义;青年毛泽东的“大我”价值观依然是他寻求“大本大源”的“宇宙真理”和实现“内圣外王”之业的思想模式,它不同于前两种价值观的关键是:“无我”、“唯我”价值观实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价值观,而“大我”价值观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明代美学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晚期形态,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产生了以“自我表现”为核心的“唯情论”美学思潮.在中国古典美学的传统运动中,道家以“自然”超越“自我”,儒家以“礼法”禁锢“自我”,而佛禅则将“自我”化入“色空”的虚无.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探讨并揭示明代美学的历史语境和作为美学生产主体的明代文人如何从传统“入仁”的士夫转变为“不仁”的“自我”,并在此前提下,梳理明代美学以自我为中心的主题确立.  相似文献   

20.
<人间词话>的精华"无我之境"即"以物观物",体现了道家体道的人生境界.本文通过对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及陶渊明的山水诗,阐述了"无我之境"的道家思想内涵,折射出庄子的人生哲学对中国文化格局和中国文人人格模式的影响和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