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五年间,襄阳地税局收入实现翻两番,增幅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如此井喷般的充沛税源,既源自于襄阳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大好局面,亦源之于襄阳地税部门改革创新所进发出的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2.
《咨询与决策》2014,(10):40-41
襄阳是农业大市,农业在全省有重要位置,在全国也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襄阳市坚持抓粮食保供给、抓加工增效益、抓统筹促和谐、抓创新增活力,有力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粮食产量居全省第一,畜牧业生产全省第一,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全省第二,家庭农场数量全省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全省第二,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八年两位数增长,连续五年增幅超过城镇居民,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试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示范市”。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是全省首批“四化同步”和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是宜昌特大城市重点组团,农行三峡分行与夷陵区政府互动对接,积极支持龙泉镇打造“山水酒城、田园龙泉”建设,助推“四化同步”进程,实现产城共荣、企地共建、强企反哺,共同把龙泉镇打造成经典的龙头带动型、产业集聚型工业重镇。  相似文献   

4.
襄阳市地税部门紧紧围绕“四个襄阳”建设发挥职能作用。不畏艰难,不辱使命,不敢懈怠,在推动襄阳经济礼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地税事业快速推进,连续几年实现“四提”目标,即税收规模提升、税收增幅提速、财政收入占比提高、全省地税增幅排位提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七五”期间,我市农业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坚决贯彻了中央“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坚持抗灾夺丰收,狠抓科技兴农等关键措施,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得到了较大发展。在全国、全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多年出现徘徊和泸州五年中三年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条件下,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四年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村经济的其他主要指标都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襄阳文化旅游业发展正处在承前启后、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推动襄阳文化旅游业跨越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坚持以自然为基础、特色为根本、文化为灵魂、市场为导向;坚持建设旅游强市与服务全省旅游发展并重、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并重、传承借鉴与改革创新并重、差异化竞争与开放合作并重、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深入推进“二次创业”,形成文化与旅游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真正把“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落到实处,还要坚持“两增同步”,即做到农业增产增量、农民增收同步推进,这是省委省政府根据湖北省作为农业大省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那么湖北的农业发展状况如何,现阶段湖北农业存在哪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十二五”湖北农业有什么样的远景规划呢?“十二五”开局之年,我省农业部门又将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期间采访了湖北省农业厅厅长祝金水。  相似文献   

8.
社论社评     
正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各地各部门要持之以恒强农业、富农村、惠农民,做到思想不放松、政策不减弱、改革不停步,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2014年12月24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社论人民日报多年以来,农业现代化同我们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一起,走过了辉煌的征程,正期待着新的飞跃。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农业部出台《关于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的意见》,决定从2011年起。在国家、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内创建一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以发挥龙头企业集群集聚优势。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十二五”末。力争实现“四大一创新”,即做大龙头企业、做大农业生产基地、做大农产品品牌、做大农产品流通、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
策划人语 稻花香经验表明,龙头带动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抓手。稻花香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将企业发展壮大与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积极带动龙泉镇城镇建设。实现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融合、共同发展。“四化同步”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需要具体的实现载体,市场经济体系下,最具活力的主体是企业。  相似文献   

11.
【策划人语】汉江流域农业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的重要粮仓之一,也是我国经济作物主产区之一,在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位置。因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得天独厚。潜力巨大。2013年10月,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作出了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大决策,将“两圈一带”战略丰富拓展为“两圈两带”战略,要求襄阳在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中发挥战略引擎作用。这对襄阳来讲既是重大历史机遇,也是重大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2.
王永苏 《决策探索》2009,(14):13-15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当高度重视,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不能孤军奋进,必须与工业化、城镇化有机协调,相互促进,这也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农业是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础,必须加强而不能削弱这个基础,这是世人公认的常识:工业化、城市化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前提是工业、城市的发展壮大,对这方面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强化。深入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工业化、城市化,通过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之间的有机协调、相互促进,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决策通讯》2001,(11):32-33
“九五”期间,乌鲁木齐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情况。“九五”期间,乌鲁木齐市农业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农业现代化建设开始起步。特别是市委七届八次、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从“大城市、小郊区”的特点出发,提出并确定了乌鲁木齐市发展城郊农业现代化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力度,为乌鲁木齐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对河南省农村改革与发展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玉国 《决策探索》2009,(14):37-38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给全省的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抓牢这一良机,结合河南农业生产发展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探索、丰富和完善河南省农业生产新模式,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确保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此,对河南省农村改革与发展问题提出以下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洪银兴  杨玉珍 《管理世界》2023,(5):1-8+53+9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其理论范式也是中国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以农业高质高效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以乡村宜居宜业为目标的乡村振兴;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的农民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发展范式的创新或转变:由非农发展的带动转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由追求农业剩余范式转向品质加附加值模式;农业发展基本要素由土地和劳动力转向科技和人力资本等现代要素;城市化的内涵转变为在农村城镇创建相当于城市水准的现代生活条件。发展范式这4个转变在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同时能够实现农民的富裕富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范式可以溯源到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但中国的农业农村发展范式的创造体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拓展,是中国发展理论对发展经济学新进展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6.
吴筠 《决策通讯》2002,(12):15-15,14
小康,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梦想。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把“小康”这个令人十分向往的词汇写进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的战略中。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二十年磨一剑,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成功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相似文献   

17.
我省农业的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折的关键时期,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而畜牧业,因为其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土地密集的特征,其发展程度好坏既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理应在建设现代农业进程中承担开路先锋作用。我省畜牧业在“十一五”期间,抓住市场机遇和政策机遇,以规模化和标准化为突破口,实现了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中共河南省委七届五次全会规划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向全省人民发出了“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号召,确定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这是造福于河南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做贡献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河南经济呈现出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开局。但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尤其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人均占有资源少.人们受传统生产观念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宋宏 《决策》2004,(10):26-27
“三农”的现代化发展问题,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与难点。国际经验表明,解决或完成“三农”现代化,绝不能指望在几年或十几年时间内毕其全功,而一般耗费近百年时间的倒是各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基本轨迹。作为现代化“后发”国度,我国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加快了“三农”现代化进程,但离现代化目标还有相当漫长之路。时下人们关心的是,在“十一五”时期我们的“三农”现代化前进步子将会走多远。为此,笔者不久前专访了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研究员。  相似文献   

20.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问题,“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将是下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点。《农民日报》2012年12月24日发表编辑文章指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已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完成的时代课题和重大战略任务,“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农业经营体系已成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刊现将该文核心观点摘要编发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