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与哲学人类学的创始人普莱斯纳之间有一段不太长的师生关系。由于普莱斯纳在他学习的一开始就已经具备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因而对胡塞尔的现象学持有怀疑与批判的态度。胡塞尔对普莱斯纳的首要影响在于撇开所有理论,面向实事的要求;其次在于意识的意向性和先天本质方面的主张。此外,胡塞尔的哥廷根讲座“自然与精神”也对普莱斯纳哲学人类学思想的形成有启示作用。尽管哲学人类学曾受到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批评,从现象学到哲学人类学的发展也仍是《逻辑研究》发表以来胡塞尔现象学及随之形成的现象学运动的两个主要展开方向之一。这个方向带有舍勒、普莱斯纳的思想踪迹;另一个方向则带有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的思想踪迹,即从现象学到解释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胡塞尔认为现象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即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他提出意向性构成理论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全新思路.胡塞尔的意向性构成理论经历了由强调"使某物显现"到强调"对象构造"的发展过程,这是意向性构成理论本身的自我完善,实质是方法论的创新.它构成了胡塞尔现象学由早期静态现象学即本质的、描述的现象学向发生现象学即构造的、解释的现象学转折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3.
胡塞尔认识到了欧洲科学危机的根源——物理学的客观主义及其演变形式实证主义,从而把对哲学的研究转向了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胡塞尔后期现象学方法的根基。胡塞尔后期现象学独特的范式是先验还原的方法。胡塞尔后期现象学方法作为一种综合思辨的哲学方法,为哲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方法论视野,现象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为人类赢得了新的思想发展空间,能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结合,为人类的思想危机提供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胡塞尔现象学有三层技艺概念,最高为哲学的层次。因重视技艺概念,其哲学深具艺术性的内涵,虽然这点不为胡塞尔本人所强调。藉助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与形而上学,可解读出德性为一种技艺,以及技艺扮演着从人为到自发再到自然生成的角色。前者引发出胡塞尔的纯粹或形式伦理学,以及哲学是一种高层次的技艺;后者发展出艺术作为合自然目的理念。生活世界两层科学性与技艺三层次间的对照关系,更能显示技艺的哲学性一面,而胡塞尔《观念二》里蕴含的深意——现象学方法作为一种技艺,企图让实事本身在自然态度中显现——则可引导出胡塞尔哲学理论的艺术性义涵。  相似文献   

5.
对于自我问题的思考与胡塞尔对现象学的自身反思相伴,可以说,自我观念的演变标志着现象学运思的进程。胡塞尔的自我观念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进而从纯粹性到习性的发展过程。他在《观念I》中对纯粹自我的反思,暴露出纯粹自我观念在现象学上的理论困境,而纯粹自我观念在《观念I》以后的演进,则凸显出习性自我观念形成的必然性。习性自我观念的开显构成胡塞尔从前期的静态现象学向后期的发生现象学转变的动机。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胡塞尔的《算术哲学》是一部失败的作品,1900年问世的《逻辑研究》才标志着意识哲学的突破和现象学运动的开端。然而,胡塞尔的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转变的端倪和新思想的雏形早在1890年就已显现。他于该年写就的两篇论文“论符号的逻辑(符号学)”和“普遍算术的概念”首次实现了意向对象与表象的分离,初步找到了意向行为与意向对象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初次完成了从单个的心理行为出发向算法系统的转变,这意味着胡塞尔意识哲学突破了近代以来的意识理论,同时也标志着现象学运动的真正开端。相应地,国外学界对早期胡塞尔的片面评价也应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7.
现象学学派和分析哲学学派都是20世纪哲学界的显学。本文认为独特的方法论原则往往能使哲学家在哲学探索中独辟蹊径,现象学学派和分析哲学学派的成就与两派各自独特的方法论原则息息相关,因此,本文试图追寻哲学史发展的脉络,比较研究充当“领头羊”角色的两位哲学巨匠胡塞尔和弗雷格的方法论原则,以加深对现象学方法和分析哲学方法的理解,洞察二者思想的精微之处。  相似文献   

8.
"意向性"概念作为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核心概念,以之为钥匙,可以打开其现象学哲学的视野。但是,"意向性"概念的提出并非胡塞尔的首创,但却是胡塞尔使之成为哲学讨论的核心概念。作为进入现象学意义上的"意向性"的条件,有必要对之进行历史发生考察,梳理清楚这一问题的理论逻辑,并特别探讨了布伦塔诺心理学中的意向性问题,从中辨析出胡塞尔对"意向性"理论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塞尔早在前现象学时期就专注于数学的哲学基础探察,指明数学意义上的流形概念需要哲学上的彻底阐明,而不是从纯形式概念本身阐明。正是在扩展黎曼流形概念基础上,经由现象学还原,胡塞尔开启其空间现象学基本思路,甚而也展示其现象学起源的一般引导线索。借此空间流形概念成为其空间哲学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恰是对空间流形的探讨,借助于观念直观和理念化来表明空间构造不同层阶的现象学关联。  相似文献   

10.
洪谦是我国研究维也纳学派和逻辑实证主义的第一人.洪谦立足于语言学转向之后的哲学新理解,分别从隐蔽的先验主义、知识的逻辑构造、直观主义、现象学命题的无意义性角度,对胡塞尔现象学提出严厉批评,强调语言分析是哲学的首要任务,驳斥了胡塞尔观念主义的意识哲学.分析洪谦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评及其失误,有助于重新审视逻辑经验主义在分析哲学运动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