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宗旨 ,是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促进社会的进步。实践证明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资源开发仍然是我国民族地区的主要经济开发方式。依据生态经济模式 ,建立生态资源产业 ,是促进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键。本文将从民族地区的特点出发 ,探讨生态资源、生态资源产业的概念 ,并对民族地区建立生态资源产业的调控机制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使民族地区经济得到持续发展。为此必须:一、深化改革,推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二、调整经营结构,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推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四、加强科学管理,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具有市场属性、地域性、民族文化以及生态与可持续的特性。在生态视角下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就是把特色资源、地理区位、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等优势转化为经济、市场优势,是实现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径有以"产业生态化"模式发展资源型特色产业、以边境口岸优势发展低碳型口岸经济、以特色自然与人文资源发展休闲养生和旅游度假等第三产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以及以民族传承和特色资源和环境优势发展民族医药、健康产业、绿色产业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为例,分析发展循环经济对青海省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和破解"资源诅咒"方面的价值,阐述发展循环经济是维护国家生态屏障、实现我省可持续发展、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及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认为应当通过完善立法、建立循环经济公益诉讼、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健全责任机制等途径推动我省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中国民族地区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在加快,但是,总体上民族地区工业化水平还是比较低,主要是依靠政府投入形成的以资源开发及以初级产品简单加工为主的资源型产业,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既不平衡又不协调.为提高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综合效益,需准确定位主导产业、结合创新与增强竞争力提高工业经济效益;扩大就业与制定民族利益分享机制提高社会效益:建立节能减排激励机制及循环产业链提高生态效益.只有全面提高工业的综合效益,才能促进中国民族地区工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诸因素中,人才问题无疑是关键性因素。当前,民族地区的经济管理人才与当地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经济管理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川既是我国水电资源富集区,又是我国西部国土空间规划生态屏障区。在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指引下,四川民族地区发展水电产业、建立绿色能源基地,对全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文章以公平理论为指导,从公平视角出发探索包括社会公平、区域公平、代际公平的四川民族地区水电开发生态资源有偿使用之路。提出了建立公平、系统的四川民族地区水电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补偿制度,对建设生态屏障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气候资源的典型性、生物资源的独有性、草地资源的特异性和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是西部地区农业地域资源的显著特点。然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市场容量相对狭小 ,市场化程度低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生态环境普遍脆弱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市场机制不很完善限制了地域资源优势开发和利用。据此 ,树立经济全球一体化意识 ,积极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建立民族医药产业、草原畜牧产业、观光旅游产业是实现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地区拥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但由于保护不足、开发过度,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受到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其中有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和生产方式落后的原因,也有污染产业转移和考核机制不合理的原因。为了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民族地区应结合自己的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低碳产业,发展具有优势的农畜产品加工产业、矿产品加工产业、旅游产业、中医药产业和水电产业。  相似文献   

10.
资源型产业是带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西部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面临着四大挑战:中国总需求结构调整、陷入“资源诅咒”的困境、开征碳税、生态环境恶化。西部民族地区只有通过转变资源型产业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途径,才能有效应对挑战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实现四川省政府提出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我省应该以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为前提,强化我们的市场意识、树立全新的资源观、优势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时改革我们的制度体系,为经济活动创造适宜的社会空间和制度环境;以"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突破口,建立与集约化、现代化、市场化生产相适应的农村经济新体制;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供给效率、增强竞争力;实施"极化"发展战略,建立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联动格局.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明显,西部民族地区特别是像恩施少数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等基数低,因偏远而落后,因此,加快发展就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突破偏远的劣势,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树立注重实现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观,使民族工业化、产业化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树立与时俱进开放性的发展观,把民族经济资源优势发展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  相似文献   

13.
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长足发展的领跑者。在沿海地区经济崛起过程中建立民营科技企业以知识资本为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体系,构筑企业基于创新网络的动态区域竞争优势体系,构造民营科技企业制度创新的源动力优化体系,创造企业基于发展优势的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模式,是保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4.
熵值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个复合系统,其核心就是在保证城市经济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使自然资源的消费和环境污染最小化,使社会、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与信息得到高效利用,保持生态良性循环持续发展。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成经济、社会、环境和支撑四个子系统,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镇江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当前镇江正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向强可持续发展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加快各子系统的快速协调发展,从而使城市发展取得质的飞越。  相似文献   

15.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循环经济的重要标志 ,是优质资源总量包括优质生态和环境总量不减少或增加。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还可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 ,要想建立一个资源环境低负荷的社会经济体系 ,走“循环经济”之路就显得更为迫切。如何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是本文研究的中心。  相似文献   

16.
开发利用三峡旅游资源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资源具备一定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长江三峡融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资源、工程资源、影像资源、旅游资源于一体;旅游资源和水力资源一样,十分丰富,是旅游资源富矿。开发利用三峡旅游资源,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整合旅游资源,真正把三峡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尽快实现三峡旅游业突破性发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7.
试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基础薄弱、体系结构性倾向突出、覆盖面小、城乡失衡等若干问题。因此,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确定与民族地区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政策,构建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社会保障模式,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中,大多数居住在中西部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加上历史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偏低和法律、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大多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差。中央西部大发战略的提出,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这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文章从立法、司法与守法等方面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环境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力图通过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环境,从法律方面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