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在讨论粮食安全概念及其实现机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粮食安全评价进行了客观、具体的述评.建立了新的更加符合实际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我国在减少营养不足人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粮食安全风险具有显著的周期波动特征,但耕地压力处于紧平衡.  相似文献   

2.
中国各省份耕地资源社会价值及省际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区域,在界定耕地资源社会价值内涵的基础上,采用统一的方法对耕地资源社会价值进行了测算.测算内容主要包括耕地资源的最低生活保障价值、就业保障价值和粮食安全保障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在31个样本中,耕地资源社会价值平均为14.80万元/公顷,最高北京市43.42万元/公顷,最低黑龙江省2.66万元/公顷.在耕地资源社会价值构成中,最低生活保障价值所占比重最高,全国平均比重为86.67%.在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大背景下,耕地资源仍承担着保障农民基本生存的功能.(2)区域发展水平和耕地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与耕地资源社会价值有较强的相关性.(3)耕地社会价值的体现,其中心环节是耕地资源的培育和保护、开发与整治.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能忽视耕地资源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土地整治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杨祥禄 《四川省情》2010,(5):38-38,32
粮食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而耕地质量是确保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到2012年四川要完成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要用五年时间新增1000万亩高产稳产农田作保障。四川人多地少、人增地减矛盾突出,切实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有效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在四川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4.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充分利用和发展好农村耕地流转,不仅能强化耕地保护,防止土地撂荒,守住耕地红线,更有利于优化农村生产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为客观反映当前农户耕地经营变化新趋势,2021年11月下旬,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开展了农户耕地流转情况专题调查。此次调查对象为21市(州)48县的235个行政村,户籍户数为24.3万户,其中承包耕地的普通农户为20.6万户;耕地面积65.7千公顷,承包(确权)耕地面积61.47千公顷,其中实际经营耕地面积44.9千公顷。  相似文献   

5.
所谓耕地反贴转让是指原耕地承包农户(以下称转让户)将所承包口粮田、责任田转包给他人(以下称承包户)耕种期间,转让户根据双方协约,贴付耕种费给承包户。这是近一、二年时间在我省少数经济较发达的农村耕地流动中出现的新事物。南昌县麻丘乡是耕地反贴面较广,反贴耕种费较高的典型地区,我们对这个乡调查后,得到了启发。目的是想为研究耕地合理流动、遏制耕地撂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粮食安全的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口众多、耕地减少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区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2004-2010年连续8年粮食产量保持在300亿斤以上,每年向国家提供100亿斤以上的商品粮,自治区的粮食生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论证,使人们能够客观、充分认识自治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挖掘全区粮食生产潜力,给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用经济计量模型测算了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消费需求增加和耕地保护政策及其执行力度对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青岛市的粮食安全的影响。针对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河南等13个省市是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均占全国6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国70%左右,粮食商品量占全国95%以上,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粮食产量十连增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怎样才能保证粮食持续增产?是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一、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为深入剖析农民收入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本文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细分为种植业、林牧渔业和二三产业收  相似文献   

9.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依然是我国粮食安全最为稳固的制度保障,然而以SPSS、EXCEL、MATLAB为工具构建和解读的粮食产量理想回归模型显示,基于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条件,在保障并提高粮食产量方面一味扩大耕地经营规模或分田细化都不是最佳的选择,我国耕地经营规模的合理区间宜为(4.89~6.93),理想最佳值是5.91亩/劳动力.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要以政府为经、以第三部门和企业为纬渐次展开,其主要方式是耕地的使用权流转,其关键是对劳均耕地面积“度”的把握,其前提是要严把土地审批关、坚守耕地红线,其保障是有关部门及公务员要积极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0.
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当前,粮食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粮食形势不容乐观,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粮食安全这根弦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坚持粮食供给基本立足国内的方针。”温家宝总理也强调指出:“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和政府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科学论断,粮食安全概念不仅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央五年计划的建议文件中,也是第一次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正式文件之中。这说明粮食安全问题已被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突出的地位,并越来越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中国即将加入 WTO,粮食生产必将面临新的国际环境,如何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是摆在各级领导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ARMA模型及Eviews软件对2007~2020年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978~2006年,辽宁省耕地压力指数呈现总体下降趋势.预测结果显示:2007~2020年,耕地压力指数波动趋缓.但始终维持在1.1左右,耕地严重超载,粮食安全问题仍将十分突出,形势严峻.据此提出降低耕地压力、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宝新 《山西统计》2001,(11):16-17
“要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 ,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这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 ,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科学论断。粮食安全概念不仅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央五年计划的建议文件中 ,也是第一次出现在党和国家的正式文件之中。这说明粮食安全问题已被放在国家和社会发展突出的地位 ,并越来越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一、粮食安全标准的界定(一 )粮食安全的内涵粮食安全的概念不单是一个生产问题 ,还包括生产、流通、储备、进出口 (调入调出 )的调剂…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及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粮食安全指标客观评价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结果表明粮食安全形势严峻,提出应建立合理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4年,国务院为了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遏制掠夺圈占耕地的无限度蔓延,作出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了九条要求,提出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依法严格土地管理,防止乱占滥用耕地和盲目投资,促进节约用地,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与控制征地是一以对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一对矛盾,既不滥占用耕地,又不影响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是发展我省区域经济工作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那么,怎样解决经济发展与控制征地的矛盾呢?根据最近随从省科技顾问团课题组在省内外调研、考察的思索,提出一些看法。充分挖掘…  相似文献   

16.
我国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粮食安全是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消费大国。研究中国的粮食安全既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也不同于发达国家。我们认为对粮食安全的实质和评价问题的研究不仅是政策判断和把握粮食安全形势的基础,而且是国家制定粮食安全政策的基础;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粮食宏观预警监测模型,对粮食市场供求形势进行预测,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化解国家粮食安全风险。因此,研究和制定新时期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十分重要。一、我国粮食安全特征和目标(一)基本特征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粮食生产走出长期短缺的阴影,粮食供求出…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利用结构复杂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正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变化巨大,尤其是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耕地、城镇等重要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程度极高,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迫切要求及时掌握耕地、城镇的动态变化信息。如何获取耕地、城镇的动态变化尤其是年际变化数据,不仅涉及到相关技术手段,同时也涉及到各项社会经济指标,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由于现阶段我国特有的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使得采用传统方法需要大量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和评价我国粮食产业在系统均衡性、适应性、稳定性、流畅性四个方面的安全水平,识别出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并对粮食安全度进行评价和预测,指出我国粮食安全度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同时提出强化国家资源安全观念、推动系统间动力机制协同、健全粮食发展综合决策体系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9.
粮食产后减损--我国粮食安全新的战略选择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意义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1999年以来,全国粮食播种面积逐年明显下降,粮食产量由1998年的51229.5万吨下降到2003年的43069.5万吨,下降幅度达15.9%。2004年在一系列鼓励措施下,粮食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达到46947万吨,2005年预计会进一步增长到48000万吨,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