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作为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系着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而学校教育作为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主要渠道,尤其是站在最前沿的学前音乐教育,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结合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成就与现状,对学前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分析和阐述,并进一步提出完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在学前音乐教育传承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是一种势,是音乐所具有的一种势,一种向度。民族民间音乐是一个民族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意识的外化现象,其最终目标就是:传承—思变—传承。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思变是共同成长着的两个最基本的向度,其二者的向度虽然最终是指向传承这一事件,根据其不同的方法会有其不同的结果。应该运用对其向度的分析,使传承有规划性得以系统的实践,以此基础作为切入点和媒介物来构建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模式,进而激发更多的人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且欣然接受,最终保证传统音乐传承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我从何处来,我又向何处去”——再论蒙族民间舞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当代舞蹈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为目的,通过探究蒙族民间舞蹈“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将蒙族民间舞蹈的文化根源、形式、传承和发展进行整体把握和梳理。  相似文献   

4.
齐鲁文化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文化形态,有着丰富历史内涵,对于音乐发展、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地域文化、艺术、文学、音乐等多方面的结合研究,分析齐鲁文化传承过程中与地域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关系,提升文化与民族民间音乐之间的良性互动,探索新时期地域民族音乐创新与传承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推动地域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和谐发展的民族音乐文化即是在人类一体前提下兼顾人类性、民族性、个体性多样发展的音乐文化。中国当代民族音乐文化思潮与实践表明,对其和谐发展进行辩证系统的思考是必要的。这是涉及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将在21世纪“世界历史性”时代怎样多重、多样一体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灿若星河的民族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以其多样的形式、多彩的内容熠熠生辉。只有当民族民间音乐这一古老的艺术与新时期的文化教育相融合、相激发时,它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放射出新的光彩。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如何将古老的民族音乐文化引进课堂,并同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相结合,在相辅相成中将音乐文化传承下去,使其焕发出勃勃生机,放射出新的光彩,已成为今天音乐教学的一个重中之重。文章重点论述了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在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中,肩负着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了解、认识及传承。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因素,一直以来该课程中国传统戏曲内容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与当前"新课标"的要求十分不相符。故此,笔者提出加强传统戏曲音乐文化在《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8.
京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京剧风格钢琴音乐创作是当代多元化艺术生态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合力”生成的新音乐形象,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原作品的艺术魅力,赋予了京剧戏曲艺术崭新的内涵。在文化语境下思考,京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遗产在当代进行的传承和演变的重要体裁,是中国传统戏曲在当代舞台呈现的形式变体,为西方钢琴艺术“中国化”提供了更宽阔的创作视野。同时,京剧艺术的钢琴化也表征着作曲家们转化中国传统音乐形态,致力于追求中国化“民族文化新音乐”的创作理念,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9.
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战略命题,其相关思考离不开对中华传统艺术关系性存在的深刻体认。中华传统艺术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母体,与“古”“今”艺术属同一文化家族,传承之思不可忽略其文化基因与艺术家族源流。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既因其内部艺术家、艺术作品与接受者等自成体系而强调传承内容的多元性,又因其依赖于政治、经济等共时的文化生态而呼吁传承语境的共生性。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冲突是中华传统艺术传承问题凸显的重要缘起和背景,从与西方文化关系的角度进行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战略性思考,更强调世界艺术的多样性与中华传统艺术的独特性。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传承的实施不仅需要建构共生机制与良好的生态环境,还需要处理好与理论、制度、组织和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最终达至深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回溯中国40年改革开放历程,其实质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过程.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就在根本上得益于整个社会向常识与理性的回归,而其间隐寓着民族民间文化认同与传统文化价值建构的深刻逻辑。尊重差异、多元共生,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最显著的文化特征,也是40年改革进程中形成的最普遍的思想共识。也正因此,民间信仰实现了从“封建迷信”到“民俗活动”再到“文化资源”以及“文化遗产”的多元次替换演进,并逐步进入了主流话语体系之中,成为40年来最引人关注的社会文化事象之一。民间信仰的“新生”,撬动了乡村社会的内在原动力,在大转型时代建立了主流社会与草根群体之间关系的缓冲地带,也拓展了关于中华农耕文明未来的想象空间。在中国改革进入新时代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的历史阶段,传承民间信仰优秀基因和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势在必行,并且成为民族民间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内在要求,更是当代学人理论探索和学术思考的应然使命,要着力活化民间信仰价值观,在积极推进民间信仰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现代化国家价值观的融会贯通中,推进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培育、塑造及弘扬。  相似文献   

11.
刘天华先生是五四时期杰出的音乐教育家、革新家,也是我国近代史上优秀的民族音乐作曲家和民族音乐的奠基人之一。在北大的六年中,他在国乐研究、创作、演奏、教学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果,为后人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经验,为整个民族音乐及其音乐教育谱写了新的篇章。他对我国近代民族音乐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音乐教育、音乐创作、乐器改良、音乐思想以及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扬等。研究先生的学术思想、历史功绩,有助于加深对他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乐既是我国古老悠久的传统文化,也是能代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音乐形式,其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涵深刻,旋律优美,是极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弘扬中国民乐,不仅是我们新一代年轻人的历史使命,也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因此如何从民乐发展的角度找到民乐教育的路径值得人们关注,文章以北京科技大学民乐团为例探索如何以民乐团来促进高校民乐教育,为我国高校民乐教育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略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分析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状况为基点,从现代音乐创作手法,现代音乐与民族音乐和传统音乐的融合,声乐将成为乐音表现的主要方式三个不同的侧面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趋势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4.
从《诗经》到现在的《中国民歌集成》都真实地反映了许多历史故事、人物及人民的生活。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风格及丰富的内容,了解和学习民歌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形式和风格,更重要的是深含在其中的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出一种不屈、乐观和奋发自信的民族精神,了解和学习民歌是陶冶情操,加深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结合早已有之,本文无意驻足于某一个发展时期,而是希望在这些流行音乐创作的语境下,推演出一些传统音乐元素的嬗变方式或规律,观察在现代意识下的流行音乐中如何阐释中国传统民歌、戏曲、曲艺、民族器乐等昔日的"民间流行乐"。  相似文献   

16.
工尺谱刍议     
工尺谱是我国历史上主要的几种乐谱形式之一,因使用工、尺等汉字为符号记录音乐而得名。工尺谱历史悠久,在民间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被广泛使用。时至今日,许多民间艺人依然用工尺谱来演唱和记谱,它对我国民间音乐传承和音乐遗产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学校教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领域,必须在当今多元文化的世界音乐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为了与世界音乐教育发展趋势相协调,我们应树立以民族音乐教育为本的观念,深化学校音乐教学改革,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育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真正求得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与人类音乐文化某种程度的“回归”与“统一”。  相似文献   

18.
运用现代声乐理论理解、分析我国最早出现的声乐理论专著——元代燕南芝庵纂写的《唱论》,研究其在我国民族民间歌唱艺术理论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作用及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9.
宝卷包罗宏富,广涉宗教、文学、音乐等方面。欲更客观、完善地认识宝卷及其价值,应从民间宗教、文学曲艺与音乐仪式的整体视角去关注。古月斋藏《鹦儿宝卷》堪为善本,是大陆所存最早的本子。它扩大了鹦鹉行孝题材的影响.与其它同题材文体一起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鹦鹉行孝话语体系.丰富了中国文学。同时.它所兼具的民间宗教经卷与通俗文学的特征.反映了宝卷由民间宗教经卷向世俗文学作品过渡的发展态势。此外,它对道情等民间曲调的独特运用,也证明了当时民间宗教经卷与宗教音乐在世俗化层面实现融合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王志信民族声乐作品对原生态民歌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信多年来一直耕耘于民族声乐创作的领域,他的一些以原生态民歌为素材创作的大中型民族声乐作品,受到当今声乐界的广泛关注,除了在音乐会、大型声乐比赛中被作为常用曲目外,还被大量的编入高等艺术院校的声乐教材中,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青睐。原生态民歌的保存与发展问题,是当今音乐界争论的热门话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志信的民族声乐作品是对中国原生态民歌厦民间音乐的一种保存、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