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证“壬午除夕”的干支是纪日干支──为曹雪芹卒于戊寅年除夕说提供一个佐证张志关于曹雪芹的卒年,季蒙先生在《曹雪芹卒年新考》①一文中提出了新说,认为"曹雪芹死于戊寅年的除夕,即乾隆二十三年除夕,公元1759年1月28日",同时"上溯47年",顺带推出"曹...  相似文献   

2.
汉代《徐胜买地券》真伪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徐胜买地券》现存于山东省博物馆,最先著录于《文物》1972年第五期。券文公布后,方诗铭先生在翌年的《文物》第五期上发表了《从徐胜买地券论汉代‘地券’的鉴别》一文。他以干支纪日是否符合陈垣先生的《二十史朔闰表》及地券的记载是否符合汉代  相似文献   

3.
《春秋》、《左传》都有些朔日的记载。《春秋》所记的只限于“日有食之”;《左传》则在日食之外,多了两则“日南至”(即冬至),一则是“僖公五年(公元前六五五年)正月辛亥朔”,另一则是“昭公二十年(公元前五二二年)二月己丑朔”。用现代科学知识加以推算,凡是“日有食之”的干支日名,基本上都正确;而两个“日南至”的合朔和冬至的日名,都是错误的。这就有了问题。  相似文献   

4.
干支纪时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纪时方法。它有其独特的纪年、纪月、纪日的方式,其原则和规律是不能随意变更的。这种纪时方法大量地反映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是当今文人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本文力图通过对干支纪时的历史追溯,阐述干支纪时的原理和方法,使读者对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汉代文献《建武三年候长匡写移燧长病书牒》展示了古代牒文种的格式,从中可以了解其演变与古代的于支纪日制度.如汉代牒文既用于下级对上级,也用于民众对官府;三国至南北朝,牒又多由私人、民众上于官府进行诉讼;唐代,将牒文用途局限于下级达于上级;宋元时期,牒这一古老文种出现繁衍、解析;降及明清,分支为上行、平行、下行的牒.而我国古代对干支的系统运用,最后综合发展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离骚》首章四句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离骚>首章四句的考释,可以看出屈原率先使用最先进的历法成果,太岁纪年、月建、干支纪日……他博学强识的大学问家的地位无可动摇.屈原以帝系王统的血脉向人炫耀,以虎年虎月虎日所生而自豪,这是<离骚>首章四句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左传》在记叙春秋历史时采用了长篇叙事文学的结构。这种叙事特征的形成,是由春秋社会。思想文化和春秋社会历史特点所决定,在全书中通过连续记叙相关史实、纵向展示公卿家族命运、描写预言与灾异、记录人物谈话和书信等方式表现出来,对后世叙事文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今本《逸周书》中共有历日材料二十五条,其中《酆保》、《小开》、《宝典》、《世俘》的年、月、干支、月龄四要素俱全。应用夏商周年代学最新成果“干支回推法”,分别以学者依据现代天文方法确定的武王伐纣之年月日干支为基点,对其逐一校验,证明四条历日材料虽经后世修正,但基本上是原始记录。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作为史书的春秋有泛称、专称之别,既可指各诸侯国史,又特指流传至今的鲁国史《春秋》,同时又存在其他形式的春秋类文著。这些现象表明当时春秋类文体的复杂性。《春秋》、《左氏春秋》、《晏子春秋》、《吕氏春秋》等相关文献文体初步勾勒出先秦时期春秋类文体演变之轨迹,即由单纯记录历史事件的结果发展到记载历史事件过程,重视历史因果关系的探寻;从记载诸国军政大事到专门记录个人言行事迹;由重视史实的载录发展到对形上理论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西周时期用以纪日的“既生霸”、“既死霸”等月相词语的具体含义及当时的纪日方法,学术界迄今无统一认识。而《世俘》与《汉书》所引的《武成》是研究这一问题的最重要的材料。作者近治《逸周书》,发现《世俘》之月相有正有误,而前人多以《武成》之误者校改《世俘》之不误者,于两篇均误者,则又均不以为误,遂悟出导致这一问题研究中出现混乱的原因,故对二篇之误进行了辨正,并对各月相词语含义及月相纪日法提出了自己的新看法。  相似文献   

11.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汉族农历(以下简称汉历)中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得六十数作为历法中的纪时周期,是为一花甲(或称甲子)。每一花甲通常以甲子始,顺序为乙丑、丙寅、丁卯直至第六十癸亥止。 用干支来纪时间,在汉历中有悠远的历史。早在甲骨卜辞中,即已使用干支纪日,夏代帝王中有以天干取名的,如孔甲、胤甲、履癸,可见那时已有天干了。有人作过研  相似文献   

12.
《春秋左传》是记录鲁史的史传文学。以它为起点,历代史官极其重视对灾害的记录流传,后世文学更加注重对灾害的反思创作。在书写方面,《春秋左传》是目前有关春秋时代灾害记录的最权威资料。它囊括了灾害发生时间、地点以及防灾、救灾、灾害预警等多方面内容,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灾害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是《春秋》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其《春秋序》是对以往《春秋》与《左传》研究的理论总结和整理,其“经”、“传”合一使《左传》成为真正意义上阐释《春秋》的著作。杜预在集解集中阐发了他的哲学、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有无零年是跨入21世纪前应解决的。有零年,是人追求科学真善美的必然①;无零年,如儒略历等②是不明白零的特殊性引来的遗憾。本文侧重对《史记》干支论的破译,及干支轮和干支坐标的引入;最后,以年轴的存在作结论  相似文献   

15.
在《春秋》三传中,《左传》以阐述《春秋》的历史事实为主,《公羊传》与《谷梁传》则是以解释《春秋》经文为主。纵观近二十年来有关《春秋》三传的研究成果,《左传》明显盛于《公羊传》和《谷梁传》,但二传作为解释《春秋》经义的经典著作却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对封建时代的政治、思想、宗法、礼制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兹此,笔者将对近二十年来有关《公羊传》与《谷梁传》的研究成果作以总结阐述,以期学界给予二传研究以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6.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它记录了春秋以前历代的许多重要史料,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学、哲学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荀子·劝学篇》说:“《书》者,政事之纪也。”司马迁《太史公自序》也说:“《书》先王之事,故长于  相似文献   

17.
屈原生辰一直是学界的热点问题,答案不下十余种,时间跨度逾30年,且即使求出夏历干支生辰日,仍未得出准确公历日期。若依屈原夏历生辰日期,又据最新出版之《中国古代万年历》,可得出屈原公历生辰日为公元前351年2月26日。  相似文献   

18.
《春秋穀梁传》、《春秋公羊传》是对《春秋》的解说,包括对《春秋》所记载的史实的补充和评论,所以《春秋穀梁传》、《春秋公羊传》是历史著作。《春秋穀梁传》、《春秋公羊传》以各自自己的思想阐发孔子关于《春秋》的微言大义,所以《春秋穀梁传》、《春秋公羊传》又是政治著作。  相似文献   

19.
《楚辞·九章·哀郢》“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鼌吾以行”句,叔师《章句》云:“甲,日也。鼌,旦也。屈原放出郢门,心痛而思,始去正以甲日之旦而行。”洪补曰:“鼌、晁并读为朝暮之‘朝’。冯衍赋云:‘甲子之朝兮,汩我西征。’”两说并无分歧。以往治《骚》者,白朱子至郭老,均因王说,殆无疑义矣。《杭州大学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三期刊载薛恭穆《<楚辞>解诂》云:“古人用干支纪日,甲之,即‘甲子’。之、子古字通。”为示不掠人之美,又把此项发明权归于洪庆善:“视洪氏此语,意在说明鼌字之词义,实际上却已将‘甲之鼌’即冯衍赋之‘甲子之朝’的消息传告给读者。”薛文认为:“冯衍赋此句内容与句式显然是模拟与糅合《九章·哀郢》这句‘甲之鼌吾以行’与《招魂》:‘汩吾南征’两个分句而成。所以‘甲子之朝’一语,正好可以作为此句的注脚。”又引《左传·僖公五年》:“八月甲午,晋侯围上  相似文献   

20.
目前通行的孔子诞辰9月28日是缺乏依据的,子夏传授《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都有孔子生日的明确记载,两传所记实质也吻合,参照其他文献,再参照天文学相关记载,可以确定孔子生年生日为公历公元前552年10月9日。其他说法应该摒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